闲聊“府学里”

王发枝

<p>【闲聊“府学里”…】:忙里偷闲,顺路走到了位于延安中学边上的府学里。或许应了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之缘故,在今天福州市众多的里弄巷路中,与三坊七巷或者是上下杭相比较,府学里显得十分的短,约莫只有四五百米之长。但就是这么一条小巷弄,据史志记载在古代府学里包括与之相邻的府学弄,是古代州一级的官办学校的地方,而府学里则是旧府学的射圃,射箭是儒学的六艺之一。查百度旧府学范围很大,北至今延安中学,南至圣庙路,东至花园路,西至南街(八一七北路),孔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或许正因此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的纪晓岚曾经在此出任学政。在隆武(1645—1646)的时代,府学里曾经建有陈北山、黄勉斋、董见龙三先生祠。其实无论陈北山、黄勉斋,或是董见龙仨人,在福州历史上都是名倾一代的人物:陈北山即是指陈孔硕,大名鼎鼎的芙蓉园就出自他父子的手笔;黄勉斋,本名黄榦,是朱熹的得意门生和女婿,诗咏寿山石的第一人;董见龙(董应举)是明代的进士,最高官至工部右侍郎兼户部侍郎。他在福州期间,疏浚西湖,致力于省城内河事务,还撰写了《省城山川水利议》。但历经时代变迁,迄今在府学里我只有在5号门额墙上见到嵌有一块石匾,横排阴刻楷书“董见龙先生祠”,上方还有两行直排小字楷书:“奉旨重修”。而其他二先生祠不见踪迹。甚憾!尽管在府学里,我没有见到陈北山与黄勉斋俩先生祠,却在不经然之间却发现一座福涧麻王庙,悄然的“屹立”在这里。据了解,我国古代天花、麻疹等疫病流行,“痘神、痘娘”的信仰应时而生,而“麻王”就是福州版的“痘神”。更让我匪夷所思的是这座小小的庙堂,竟然是全省仅存迄今唯一的福涧麻王庙。 难怪有人说每座城市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记忆,这些过往的记忆都悄然地隐藏在这座城市各个不曾意的角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