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杨其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文记述的补鞋匠,姓劳,我称之为“劳师傅”。至于名字,我全然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与他相识,始于擦鞋补鞋。然后有了交流,进而交往,甚至可以说有了交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是温州人,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嘴巴一圈圆圆的黑胡子,是他特别的印记。每一天,他都蹲坐在广东茂名电白水东街人民路汽车站附近路段。一布袋材料,一架手摇缝针机,补鞋擦鞋是他的日常,早出晚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与他的相识,始于需要,也始于随机。当时是1990年左右,我住人民路,骑摩托车上下班。路过他的档口时,停下来擦鞋,一来二去,慢慢熟络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喜欢听他讲自己,有时他聊他的不易,有时聊他的家庭。我知道他来到水东好几年了,老婆孩子也过来一起生活,加开了一个档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十年光景,都说时光会冲淡记忆,但我对“劳师傅”的印象尤深,这主要是三件事情让我记住了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抽烟,我有时候摩托车座斗里有香烟,路过或者逗留时随手送他一两包烟。改天再逗留时,我看他不抽我送的烟。问他为何,他说不好意思啊,你送的是上等靓烟,我只能在家里抽,在大街档口上抽,别人看我一个摆街边擦鞋的,抽这么好的烟,不合眼呢!这是一件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件事,补座垫。我的摩托车座垫皮破裂了,他用皮革、胶水粘贴好。不久,与我同单位的同事看到了我修补过的座垫,也想去补他的摩托车座垫,并问我在哪里补好的。我如实相告,同事沿街找到了劳师傅的档口,可是,劳师傅婉言拒绝了。同事问他为什么不补,他只是笑着说对不起。我知道此事后也不理解,当我再问劳师傅时,他说,我知道补贴上的皮革不经久耐用,好容易脱落的,如果帮他补了,他看到结果之后,会埋怨我。而你不一样,我们是朋友,好沟通,质量不保障,你也不会埋怨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三件事情,劳师傅死了,死于一场意外——火灾。时间大约在2008年左右,有一天我上班,临时接通知参加一个安全生产的会议。会上通报了两天前水东镇人民路某租住楼里一宗火灾事故,死亡一人。经核实,死者正是劳师傅,我心头一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城市管理模式的变迁,近十几年来,我开车经人民路劳师傅挡口路段时,已经看不到劳师傅了。搬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甚至上一次见面时间也回想不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悲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劳师傅离世十几年,我现在用文字记述一下这个普通人,也是寄托我对他的哀思。我想,劳师傅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他一个外地人来到一个陌生小县城,坚持用手艺活养家糊口,不容易。他的工匠精神,他处世态度的平静、祥和、虚心和真诚,正是记述的价值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11月24日,配图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