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咏雪》集体备课</p><p>制作人:杨巧明</p> <p>我们小组的技术员在指导本组成员认真学习信息技术2.0文件。</p> <p>这一周我们春华中学语文第二组对七年级上册《咏雪》进行了集体备课。</p><p>主备人:杨巧明</p><p>参与者:粟建清、简恩、谭灿、蒋音、吴中意。</p><p><br></p><p>1.集体备课过程</p><p>主备人 杨巧明主持发言: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们一起对《咏雪》进行集体备课,希望各位对我的备课提出宝贵意见。</p><p>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p><p><br></p><p>《咏雪》教学设计 </p><p>一、[教学目标] </p><p>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短文。 </p><p> 能力目标:</p><p>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p><p>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p><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p><p><br></p><p>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p><p>三、[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p><p>四、[教学方法] </p><p>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p><p><br></p><p>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p><p><br></p><p>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p><p><br></p><p>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p><p>六、[课时安排] 1课时 </p><p>七、[教学过程] </p><p>(一)、导入激趣 </p><p><br></p><p>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p><p><br></p><p>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p><p><br></p><p>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p><p><br></p><p>(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p><p><br></p><p>多媒体显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p><p> </p><p>(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p><p>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p><p><br></p><p>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p><p><br></p><p>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p><p><br></p><p>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p><p><br></p><p>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p><p><br></p><p>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p><p><br></p><p>(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p><p><br></p><p>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p><p>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p><p><br></p><p>(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 </p><p>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疏通大意,探究文本。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p><p><br></p><p>(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p><p><br></p><p>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p><p>(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p><p><br></p><p>(2)教师归纳问题。</p><p><br></p><p>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p><p>1.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p><p><br></p><p>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p><p><br></p><p>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p><p><br></p><p>(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p><p><br></p><p>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p><p><br></p><p>五、作业</p><p>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用笔圈画出文中的人物,借助注释梳理人物关系,通过人物对话,你读出了什么?你认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p> <p>板书:</p> <p>2.小组研讨:</p><p>谭灿:导入非常新颖,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p><p>粟进清:《咏雪》:根据古诗文教学特点,注重词语的积累,重点突出。</p><p>简恩:初一的学生要逐词逐句的讲解。</p><p>吴中意:初一的学生要注重实词虚词教学。</p><p>谭灿:文言文朗读教学和现代文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听读,认读,让学生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这些基本的要求。</p><p>谭灿:这篇文章的比喻句非常重要。</p><p>吴中意:本文要着重分析两个比喻句。</p> <p>小组成员在积极讨论发言。</p> <p>3.总结:</p><p>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生。作为一名老师,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新技能,才能赶上教育的发展。</p><p>在信息技术2.0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小组通过学习,研讨,坊主和技术员的耐心指导,Get到了不少新技能。活到老学到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一定能紧跟时代步伐,奋勇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