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云老师,你究竟是谁的骄傲

海东青

<p>夜很深了,我却仍处于激动与亢奋中,即便躺下了,还是觉得想说话,想有一种如鲠在喉的那种憋屈般,因何会这样呢?因何会这样呢!还是因为今天中午在饭店与王老师一起吃饭并且合影的缘故。我这把年纪,已经不是追星的青年,况且这辈子也没有追星的故事,为何老了反而追星的冲动反而与日俱增呢?说来话长,听我一一道来。</p><p>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国家央视举办歌手大奖赛,凤云老师在全国第七届(双汇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说起,实在说,我并没看,几天后街头巷尾人们争相转告说我们山西人在央视拿奖了而且是一等奖,可为我们山西人争光了,一时间我都感觉特别开心,那个年代,能让山西人在全国如此影响力媒体拿冠军,绝对是爆炸新闻,也正是那届全国歌手大赛让我的脑海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王凤云。然,好事总是接踵而至,后来又有人说,她在又一个重量级的节目中为山西人争得荣誉,一时间王凤云就是山西人最喜爱的歌唱家了,可是我似乎只是偶尔在电视中看到,却从未在实际生活中见到过她。几年前因为孩子在天津上学,我去陪读,偶尔在街头剧场听当地人都在传唱《西口情》,听说我是山西大同人,都说西口情许多人唱,却都没有王凤云的西口情唱的那个味道,骄傲再次让我对凤云老师产生强烈的好感与敬佩,甚至当地那些比较活跃的音乐人,都还知道凤云老师是大同大学声乐系主任声乐教授,问我认不认识凤云老师,哈哈,我回答他们说,我曾经在大同举办的一档节目《妈妈来了》拍摄照片见过王老师,但是我认识她,她不知道我。天津的那些声乐爱好者向我流露出对王凤云老师的那种真正的欣赏与喜爱,这让我格外的留意也十分的骄傲,试想一下,一个歌者或者说歌唱家,她的歌会让异地的声乐爱好者如此动容动情,可见这歌唱到骨子里了,绝对是唱出灵魂的高度才会如此,也就那一刻,我内心一直希望有一天见到王老师一定转达天津人对于她歌唱的情感。</p><p> 上帝眷顾了我的渴盼,这个机会终于在放歌准格尔奇付林老师从艺50年聚会中首次近距离接触到王凤云老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近乎有些抓狂般的跑到凤云老师面前谈及在天津的感受,并且直播于那些歌唱团体,因为我心里最清楚他们的感受就跟我当初对于凤云老师的崇拜一样的。也巧,那次凤云老师登台演唱的歌曲就是她的首唱原唱《西口情》,回来后,我无比激动的写了一个美篇《永远的西口情,魅力的王凤云》,这似乎满足了一个追星人的内心的一个愿望,并且我与王老师首次合影,然,美篇发出有人留言说风云老师是内蒙兴和人的骄傲?咋回事,不是我们大同人的骄傲吗?怎么会是内蒙人呢?于是我才重新去翻看百度,发现,凤云老师真的是内蒙兴和人?百度中是这样介绍:王凤云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全国第七届(双汇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得主。原成武县四平调剧团团长,现任大同大学音乐学院教授,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成立25周年文艺调演中,表演的东路二人台小戏《秀姑劝夫》和《光棍娶妻》担任女主角双获优秀表演奖。1989年在内蒙、山西、河北三省区联合举办的“山丹杯”戏剧电视大奖赛中获二等奖。1991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人才之春”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1995年在山西省举办的“乐府琴行杯”暨纪念聂耳、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全国声乐比赛山西选拔赛获第一名,</p><p> 这些只是笼统的介绍,直到前两天看了一段由武力平与王凤云在乌兰察布市主演的二人台,想不到凤云老师的表演功底如此炉火纯青,当时我就惊掉下巴了,怪不得她在大同大学建立学术研究用情景假设教唱中国民歌方法受到国家顶级声乐专家的一致好评认可。甚至我联想到在河曲二人台剧团门前专栏看到凤云老师指导工作的照片,如此,我才真的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原来不是一夜成名的事情,凤云老师无论是西路二人台还是东路二人台以及表演,这是真的是厉害啦!我一下子从过去的脑海印记歌唱家中又多了一个印记,表演艺术家吧?你看那些生活中的细节在整个节目里,凤云表现的活灵活现,那就是一个贤惠明理的农村媳妇啊!</p><p> 中午的饭已经让我感觉没有味道了,更感觉凤云老师的每句话中都是那样令人难忘,譬如她说,现在的年轻演员演出前问多少钱,而在她们那个年代,无论三九还是三伏,外面的演出台上一个曲目下来两个钟头,冬天冻个死,夏天热个死,还哪有钱这一说呢?啊呀呀,年代让我眼前这位低调而平易近人的艺术家显得那样不可思议,从而更加敬佩,我有些激动的走到老师面前,恭敬的敬了她一杯,竟然说不出一句话。</p><p> 无论她是哪里人,或许她对艺术的执着与付出才是我们每一位与她有缘人的骄傲。</p> <p>这是我与王老师的再次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