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蕴藏着一块平均海拔三千多米的土地。这里地域广阔,风景壮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为这块藏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交接处的秘境,除了添加出更多神秘之感,更造就了这里山高水长的神奇景观。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p> <p>这里是木里藏族自治县屋脚蒙古族乡乡政府所在地,因为摩梭人不是独立的民族,这里的居民生活方式、习惯、传统文化和文字,与蒙古族相似相近,故摩梭人被国家确定为蒙古族人。</p> <p>屋脚村、利家嘴村是传说中的“女儿国”、母系社会的族人—摩梭人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网红“杜基民宿”就在屋脚村,我们一行12人慕名而来,遇见了创建“杜基民宿”的主人公杜基先生。</p> <p>目前,“杜基民宿”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名声在外,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其中资本、管理、人员、宣传和客源等方面还没到位,杜基本人比较努力勤奋,到各地学习同行业的管理经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的“杜基民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办的有声有色,为远方的游客提供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p> <p>脸色黝黑,透着坚定的眼神,标准的摩梭汉子杜基,收获一拖斗的马铃薯,开着拖拉机回到家,知道我们来意后,立即给我们介绍创建民宿、宣传木里、扩大影响、建设景区的基本目标和良好愿望。</p> <p>摩梭人居住的房屋是以木材为主而建的大四合院,平时是女主人与姊妹一起居住,她们主要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等,男人一般都是与兄弟住自己的父亲家,各自的丈夫晚上过来。</p><p>这位是杜基的姐姐出门迎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 <p>随即杜基带着我们参观了大四合院,讲解了各个房屋的用途和功能。</p> <p>房檐上挂着木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批准的“杜基传统民居”和“木里县文化旅游母系部落特色保留建筑”的标牌。</p> <p>房檐上还贴着他侄女和侄子在学校获得的各种奖状。</p> <p>门外挂着动物的头颅和哈达,是他们对神灵的敬重。</p> <p>祖母,是对家族里辈分最高的女性的敬称。祖母屋通常门楣很低,门槛很高,要弯着腰小心地跨进去。因为祖母屋里有火塘、有神龛,既供着菩萨、宗族的图腾,也有往生之人必经的生死门,这一特定的修建法式,提醒来人需要尊神敬祖。</p> <p>我们跨入高高的门槛,首先看到摩梭人家家户户都有的神柜上堆放风干的整猪肉,越是在下面的时间越久(据说最长的已存放七、八十年之久),也就越值钱,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当地称为琵琶肉、猪膘肉,对摩梭人来讲,也是象征家庭富裕的特色美食了,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者家里来了贵客才会吃猪膘肉的。</p> <p>家里都有敬神的牌位。</p> <p>他的姐姐将烤熟的土豆招呼我们吃。</p> <p>每天烧水煮茶的火塘。</p> <p>这是一家人烧饭、晚上围着烤火取暖的火塘。</p> <p>非常适合他们生活的各种器具。</p> <p>存放奶制品的壶。</p> <p>他的侄女很善于与我们交流,讲述她所在学校的环境、学习成绩和自己的特长等,为自己能在校运动会上取得名次和奖励很高兴。</p><p>与一休妈妈谈兴正浓时。</p> <p>姊妹俩与妈妈的合影。</p> <p>领队紫笛子、一休妈、小雨点、路路和杜基的侄子侄女合影。</p> <p>一休爸、胖弟、忠哥和开朗当然也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机会、难忘的时刻。</p> <p>杜基的舅舅,今年八十多岁高龄,得知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从自家屋里出来,一路陪着我们,令人感动。</p> <p>与杜基的舅舅临别合影,紧紧握手,久久不放。</p> <p>杜基非常热心的陪同我们游览了同村的几户人家,村民真诚邀请我们到家做客,讲述了政府定点扶贫给他们得到的帮助,建立新的创业项目,提高大家就业和赚钱的能力。</p> <p>我们来到一户三姐妹的人家,房屋是政府帮助建造的全新四合院,院外还建有自用卫生间,类似城里的公共卫生间。</p><p>年轻人都在外面劳动,三姐妹留守家中带孙子孙女,生活安逸,感到非常幸福。</p> <p>大姐今年76岁,二姐72岁,妹妹68岁,共同管理家庭,一大家子三十几口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p> <p>小孙子见到这么多陌生人,眼睛睁得大大的观察我们。</p> <p>三蓝配三黑,这张合影具有保存价值。</p> <p>当地生活资料主要靠拖拉机运送,现在正是收获土豆的季节,男人们负责运回到家,女人们负责整理加工。</p> <p>玉米也是当地的主要口粮。</p><p>一休爸摘了一颗大包谷在那里显耀。</p> <p>外场堆着生活备品。</p> <p>每户人家种植各种花草,显示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p> <p>当地政府和家庭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村与村相隔较远,所以每个村建有小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p> <p>在村里給我带路的孩子,笑起来很好看,眼神是那样的纯真。</p> <p>我们当晚住宿乡政府所在地的一家民宿,这里民居的特点是木头垒建而成,木与木之间无缝相接,冬暖夏凉,住宿设施,一应俱全。</p> <p>由于没有预约,冒然来了15人(12+3个司机)吃住,主人没有任何准备,于是,主人临时紧急采购土鸡等食材,我们就自己动手采摘蔬菜,自己当厨师,烧了一桌丰盛的特殊晚餐。</p> <p>最值得一提的是,土豆炖土鸡,久违的香味四处漂溢,大家想不起来有多少年没有领略真正的土鸡的味道了。</p> <p>席间大家又吃又喝,又唱又跳,三个藏族汉子(嘎玛 恩珠 哲嘎)能歌善舞,每当我们的队员唱完一首歌,恩珠就会蹦出他的专用语“你唱得那么好听”,那带有藏族式的普通话,而且最后还拖了长长的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有趣和暖心,这顿不平常的晚餐,相信会时常勾起美好的回忆。</p> <p>恩珠的演唱最真诚、最动听。</p> <p>嘎玛的演唱风格最活跃。</p> <p>哲嘎的演唱是藏族式说唱,别具一格。</p> <p>三位藏族汉子同台献唱,将晚餐推向高潮。</p> <p>晚餐过后,主人还为我们准备了篝火,我们15个人绕着篝火,载歌载舞,疯了一晚,圆圆的月亮看着我们,舍不得眨一下眼睛,一直陪着我们,夜深人静时,送我们进入房间……。</p> <p>民居主人的妻子和女儿合影,我们的到来,让她们忙前忙后大半天,特别是他女儿,美丽漂亮,知书达礼,笑脸相迎,有求必应,笑起来很甜。</p> <p>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面临离别,在屋脚乡屋脚村、利家嘴村的一天,让我看到了许多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体会到村民生活的艰辛,更让我惊讶的是,他们乐观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总有一天,改变现状,完全脱贫,将以崭新的乡村民居,迎接天南海北的游客,展示高原山村的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