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18px;"> 作为德州市第二期名师培养人,我于2020年11月19日至20日,参加了德州市教科院在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四楼报告厅举行的“德州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师科学使用统编教材和整本书阅读课堂实施能力。两天的时间,活动安排丰富而紧凑。</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专家报告明思路</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第一天,听取了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语文学科带头人、部编语文教材编写参与人穆聪老师的讲座《用好统编教材,促进专业发展》和北京八中语文教研组长刘艳的讲座《整本书阅读有效实施》。</b></p><p><b style="font-size: 18px;"> 两位老师分别细致解读了统编教材的使用和整本书阅读有效实施策略。我边听解读分析边反观自己的教学,不禁深深喟叹:我离语文的本真教学还差很远。</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平日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教教材中的单篇课文,只注重了古诗文言文教学,忽略了写作,忽略了单元探究活动,对名著导读缺乏系统的安排和指导,偏离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没听专家解析前,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对语文教学还算精通和专业。专家一席话,我才清晰的了解到现行部编新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以及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等方面留给了教师以足够的空间。</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教师在运用新教材教学时,需深入研究教材,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课堂教学要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解决什么问题;对学生要时刻加强读与写的训练,一切的阅读活动和探究综合性活动,最终的落脚点都应归于写作;教学设计时数量要合理、梯度要恰当,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习真正发生。</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做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守住我们的语文学科本质,回归原点,做读书的种子,让学生因我们的存在,生命变得与众不同,生命的质量而更加有意义。</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名著教学开眼界</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第二天听取了来自不同县市的四位老师的四节名著阅读课:《游戏笔墨 悄然成趣》《智乎?愚乎?》《三把火,点燃了整个三国》《三国演义-----结义密码》。从西游记之孙悟空到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从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到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不管分析人物,还是回味故事情节,四位老师激情澎湃,口若悬河,宛若刘兰芳说小说,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我当自愧不如。这种名著阅读教学非一日之功!我离之甚远……</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名著阅读是统编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初中三年教材要求师生必读的名著有12部,推荐阅读的名著有24部。而我们在名著教学中,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对名著的研读不够深入,整本书的教学不成体系,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有断层;学生的情况则是: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读名著,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随意、肤浅、低效……</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听取了专家报告和四位老师的名著阅读课后,掩卷沉思,对下一步的教学也试着做了思考和打算:我们将努力实践“读前指导--读中推进一读后总结”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实验,着力解决上述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规划,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实现真阅读。</b></p><p><b style="font-size: 18px;"> 名著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持续指导、推进学生阅读。</b></p><p><b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将以不同课型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学生的阅读。</b></p><p><b style="font-size: 18px;">1. 读前导读课。</b></p><p><b style="font-size: 18px;">目标: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内容:以关注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文学地位、人物关系等为主。</b></p><p><b style="font-size: 18px;">2. 读中推进课。</b></p><p><b style="font-size: 18px;">目标:了解内容,熟悉人物,体会情感。内容:以梳理情节、经典赏读、人物形象等为主。</b></p><p><b style="font-size: 18px;">3. 读后提升课。</b></p><p><b style="font-size: 18px;">目标: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内容:以人物探究、思想意义、社会影响、艺术价值等为主。</b></p><p><b style="font-size: 18px;">4. 读后展示课。</b></p><p><b style="font-size: 18px;">目标: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内容:以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分享阅读收获,可在课堂上以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会、课本剧等形式展示。</b></p><p><b style="font-size: 18px;"> 老师从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上进行宏观调控,把名著阅读化整为零,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推进阅读。让课外阅读从放任走向明确,从随意走向规范,让学生喜欢读名著。让名著阅读教学进入课堂,成为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践行,从学到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本次研讨活动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一位与会语文老师的心田,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践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风光无限。</b></p> <p> 2020年11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