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2px;"> 漫漫家访路 浓浓师生情</b></p><p> ——大洪校区五年级组家访活动</p><p><br></p> <p> 趁着“家校协作”的东风,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们五年级组于11月2号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家访活动。本次活动组内教师全员参与,累计走访了800多名学生,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与家长促膝相谈,交心谈心。家长对老师的到来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有的迫不及待的打听孩子在校的表现,有的向老师讨教教育孩子的良方…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深深的打动了此次参与活动的所有教师。通过家访的深入了解,教师与家长形成了教育合力,促使我们日后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p> <p>五(1)班</p><p> 走千家、访万户,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这次家访活动,使得我们对孩子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对于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p> <p>五(2)班</p> <p> 家访,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责任,一份牵挂,更是一种信念,将教育与爱植入学生心中,遍地开花。</p> <p>五(3)班</p><p> 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p> <p>五(4)班</p><p> 两周的家访,所到之处,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热情接待和欢迎。体会到老传统不能丢,体会到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零距离,面对面,亲切的交谈,共同探讨如何教育问题,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和一些隐形问题,找到学生不良行为构成的根本原因,为后期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p><p> 家访,感触颇多,感动颇深。庆幸自己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关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引领他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一个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追逐梦想的有为人。</p> <p>五(5)班</p><p>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孩子一道桥梁。我们要用一双慧眼时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加以发扬,缺点想法改正!我们更要用一颗爱心时刻浇灌我们祖国的花朵!</p> <p>五(6)班</p><p>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老师。学生张驰宇航见到我和杨老师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p> <p>五(7)班</p><p> 有一种追求叫奉献,哪怕以青春为代价。有一种追求叫忠诚,哪怕以生命为代价。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p> <p>五(8)班</p><p> 斑斓的深秋迎来新一年的家访季。</p><p> 我们班总共六十八位学生,为了能尽早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家访,我们两位老师按照学生家庭住址进行区域集中访问。为期半月的家访在午饭后、晚饭后结束了。我深深体会到:通过家访,能更好地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取得更好的效果。</p><p> 一把钥匙开一把心锁,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次成功的家访,能够使许多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能够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p><p> 秋色斑斓,家访之路如歌如画!</p> <p>五(9)班</p><p>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要想读懂孩子必先了解他们的家庭。倾听家长的心声,做家长和孩子们的贴心人。聆听家长的教育需求,更好的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通过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实现心与心的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感受到教育的力量。</p> <p>五(10)班</p><p> 家访应该是一种最为传统的家校沟通的方式,也是最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架起心灵沟通桥梁的一种方式。十月,我班的家访工作拉开序幕,主要分三个阶段全面展开:首先,规范家访流程。什么时间去家访、家访时间的长短都要跟家长进行事先预约;其次,探索家访模式。学业式、访谈式、献爱心式、沟通式、报喜式都可以;最后,构建反馈机制。为孩子制定一个预约式的培养方式和内容,班级老师线下的面对面的家访,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有温度。整整30天,我们用脚步丈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鸣点,也为我们的家校合作搭建最温暖的纽带。</p> <p>五(11)班</p><p> 家访季,如期而至,孩子们一听说要家访,纷纷举手向老师发出邀请,满脸兴奋热情。白天快节奏的学校生活,晚上披星戴月走街串巷,虽然有些辛苦,但能真正架起家校共育的心灵桥梁,让孩子感受到学校、家庭双重的关爱,健康成长。</p> <p>五(12)班</p><p>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故事,有欣喜,有心酸。有学为人师的喜悦,也有震撼心灵的触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寄托。我们的双肩承载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p> <p>五(13)班</p><p> 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杯暖心的热茶,一份沉甸甸的爱,家校之间的感情在家访这一刻升温,家校之间的关系在家访这一刻融洽。用行动将爱延伸到每一个孩子家中,在家校之间筑起了坚实的桥梁,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p> <p>五(14)班</p><p> 我们揣着满满的爱心走进了一个个家庭,走进了一个个孩子的心灵。敲开门,看到了家长一张张笑脸,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我们了解了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家长共同商讨、切磋了教育孩子的方法。</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收获: </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因添了二宝抑或忙于生计,或在外地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家访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仍在不断延续,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后期表现,永远用爱架起这座联系学校与家庭的桥梁!</span></p> <p>责编:王青</p><p>供稿:各班班主任</p><p>图片:各班班主任</p><p>审核:文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