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茶入课堂,以世界为教材——九州小学万物启蒙《茶》课程探究实践活动

狄玉婷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鼎注漫流,圆月探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侵寻发美鬯,圆月探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p><p><br></p> <p>  一物一课程,一物一世界"、"万物即教材,世界即课堂",为更好地促进九州小学课程改革与课堂变革,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与课程建设水平,11月23日学校万物启蒙课程团队教师正式开启课程实施的第二阶段。</p><p> 万物皆有光,只是它们的光需要闪光的智慧、发光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在这个秋天,我们携手“万物启蒙”课程,为孩子们打造属于他们的万物课程,还孩子一方自然的天地,带领他们去探寻光芒万丈的世界。九小10余位老师共同协作授课,围绕“茶”主题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语文、科学、美术、音乐、历史、哲学等多学科知识,连接人文情怀,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穿越之旅。</p><p><br></p> <p>  这是一次自今年8月学校师生正式接触"万物启蒙"课程被震撼后,自己所进行的一次勇敢而有益的尝试,虽然课程还比较生涩,却是全校师生在综合课程实践上迈出的关键一步。</p><p><br></p> <p>  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茶里藏河,茶中有山。鲍文娟老师执教语文《茶的联结》一课,与六年级同学一同在茶香中探究--古今饮茶方式为什么发生变化?</p> <p>  同学们经过讨论探究,发现不同朝代人们喝茶的方式不尽相同。鲍老师从陆羽著《茶经》引出汉朝的“羹饮”讲到三国两晋的“煮茶”、唐朝的“煎茶”、宋朝的“点茶”,最后讲到明清的“散泡茶”,带着孩子追溯了一段茶的历史。</p> <p>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p><p>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p><p>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p><p><br></p><p> 接下来,鲍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走近神秘的《茶经》。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地介绍茶的专著。这本书从茶的起源讲起,叙述了采茶、制茶用具、采制方法,煮茶饮茶器具、烹茶方法、饮茶风格、饮茶风俗、茶的故事、产茶地,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我们的同学们也试着动手制作一杯浓郁的香茶,迫不及待的想品鉴一番。</p> <p>  五年级魏瑾老师执教语文《中国茶文化》带领孩子们一一了解了茶具的名称和用途,充满古典韵味的木质茶盘,精巧美观的茶壶,小巧玲珑的茶杯,造型独特的辅助茶具,处处透漏着中国茶文化的浓厚气息。</p> <p>  三年级董方亮老师执教人文课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同学们经过观察、品尝发现六大类茶中,每一种茶的颜色、味道都不相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品种的茶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茶的故事,去发现小小的茶叶背后竟有大大的世界。</p> <p>  六年级马飞老师执教科学《茶的一生》,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辩论,了解茶的发酵工艺、炒制工艺以及产地的气候水文都会影响茶叶的品种。学习到了新的思维方法,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学以致用。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原来茶叶的制作过程不同,就会使茶叶的品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有的制作过程让茶叶“发酵”了,从而改变了茶叶内含的天然物质,所以茶叶就发生了颜色和味道的变化。六大类茶按发酵程度,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青茶、白茶、红茶和黑茶。</p> <p>  四年级陈昕雨老师执教美术《壶趣》一课,一把看似简单的茶壶,却烙印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壶不仅是一种器皿,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了解茶壶基本的形状的基础上开始剪纸、泥塑等艺术创作,学生有意识的展开联想,大胆塑造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p> <p>  六年级狄玉婷老师执教艺术设计《茶香四溢》一课,通过了解茶文化知识和各类茶叶包装设计。引导学生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设计出了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茶包装,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p> <p>  六年级李青老师执教音乐表演《采茶舞曲》一课,要明月、白晶老师助教。伴随着歌曲响起,学生通过视频欣赏到了美丽的茶山。教师翩翩起舞揉进了越剧唱腔音调,流畅而优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师生同着采茶服,六位同学为一个探究小组,围桌而坐,中间摆放着古色生香、精致焕彩的茶具,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被一件件陌生而又精巧的用具所吸引。古筝合奏琵琶,孩子们怀着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走进茶的世界,如痴如醉。</p> <p>  六节生动的“茶”课程落幕,课堂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的惊喜与振奋,我们的团队教师在探索中不断的前进。</p><p> 我校结合万物启蒙“一物一课程”的特点,以体验与探究获取认知、以问题驱动构筑思维模型、在分辨中重启价值观。以儿童成长为起点,用想象力、理性和爱心,创造性地打通学科边界,创设"万物启蒙"课程,开启了全新的项目学习,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可能,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p><p> 留住精彩,分享感动,万物启蒙是一次灵魂的碰撞,我们教师要做“一束有力量的阳光——用有光的思辨课堂培育有思辨力的阳光少年”,让每个孩子在充满关怀、理解、信任与激励的教育下,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亮。春生夏长,九小师生期待“万物启蒙”课程沐浴灿烂的阳光尽情绽放!</p>

课程

万物

老师

启蒙

执教

茶叶

同学

学生

探究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