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锋第四期:刘瑞松】 不忘初心,大爱无垠——记曹村小学四年级组刘瑞松老师优秀事迹

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董晓旭

<p>  刘瑞松,一级教师,1992年任教于曹村小学,从教二十九年,现任四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20年9月被聘为学校业务校长,曾获得“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一系列荣誉称号。</p> <p>  夸美纽斯说过:“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二十几年来,刘老师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始终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p>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p>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每年刘老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刘老师作为引导者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教师,刘老师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他经常说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现如今倡导厉行节约,刘老师以身作则,班级中在校用餐的学生杜绝浪费,同时带领班级几位同学,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在校园捡拾废纸、塑料瓶等物品,把这些物品收集起来卖钱,充作班费。刘老师的这一举动深深感染着同学们,每当校园有垃圾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捡起来,这就是师德的力量,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p> 二、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p>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刘老师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刘老师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班级有几个同学基础薄弱,刘老师就利用放学时间,帮助他们补齐短板,从一年级着手,从拼音练习开始,期中检测时有的孩子语文从二十几分跃至及格。</p> 三、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p>  虽然从教多年,经验丰富,但刘老师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他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刘老师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刘老师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因为他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p><p> 此外,刘老师热爱体育锻炼,不仅自己长期坚持,还带领孩子们每天练习跑步,他常说:“跑步不仅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强身健体,而且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刘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书法练习,“写一手好字,做一个好人”不仅是我校的办学思路,更是刘老师的真实写照!</p> <p>  让我们以刘老师为榜样,始终不忘初心——做一名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老师。</p> <p>编辑:董晓旭</p><p>图片:四年级老师们</p><p>审核:马蕴宁</p>

刘老师

学生

教师

班主任

刘瑞松

言传身教

教育

师德

自己

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