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11月20日在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山东省小学数学“送教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承办。我们作为农村教师,也通过钉钉直播进行了观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主持人第一实验小学汲广凤主任拉开了此次送课活动的序幕。她介绍了到会的领导: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主任,临沂市教科研中心于江美科长,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相俊同志。</p><p><br></p> <p>一节课是临沂朴园小学的徐美霞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徐老师以陈沆的《一字诗》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原来语文课也含有数学知识“整体一”;“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一?”又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寻找“单位一”,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精心设计的练习环节,不仅富有层次性而且具有趣味性;分巧克力的小游戏,让本节课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激情满满仅仅是因为有诱惑力吗?何尝不是因为孩子们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生活中去呢?</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第二堂课由迟辉老师执教,精炼,专业,是这堂课的特色,通过学生实践,动手操作,对比分析,明确十分之一和零点一的关系区别。学生参与程度高,热情高涨。</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节王晓艳老师执教的是《和的奇偶性》。王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游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发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p><p><br></p> <p> 第四节是康立军老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康老师的课堂完美展示出“有效和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在快乐中体会数学知识。</p> <p> 最后是臧晓梅老师的《可能性》。臧老师通过足球比赛视频引出可能性。整节课堂更是以学生为主体,臧老师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可能性,充分体现猜想—假设—验证—总结。</p> <p>本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总结,争取进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