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三个课堂”建设意见和吉林市“互联网+乡村教育”实施方案,在桦甸市教育局指导下,桦甸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不断探索在线教育应用创新模式,在学区内开展了“互联网+乡村教育”精准帮扶工程,通过“三个课堂”的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学区各校教育教学同步发展,积极创建“一体化”示范学区。</p><p> 2020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我校三名优秀骨干教师,利用奥威亚录播平台在东学区内开展了“互联网+乡村教育”课堂展示交流观摩活动。结对帮扶的红石镇色洛河教学点学生与我校学生在云端“同上一堂课”,让百里外的乡村孩子也和市里的孩子一同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p> <p> 一、前期精心筹备</p><p> 活动前夕,桦甸市教育局教育科邀请奥威亚技术顾问对各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保证授课质量,我校积极与奥威亚技术顾问联系,进行了三次设备调试,两次直播测试,在中心校负责人的协助下对村小的两次直播测试观看情况进行了调查,解决了直播视频卡顿、黑屏、摄像角度偏差等情况。第二次试播时,学校主管领导、信息技术教师及直播授课教师进行了视频查看,针对授课细节问题进行了总结反馈。</p> <p> 二、名师云端授课</p><p> 本次网络教研旨在探索利用双线融合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选取三位名优骨干教师进行授课。桦甸市优秀教师祖彬讲授语文《坐井观天》,优秀青年教师高子淇讲授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桦甸市美术学科示范课教师庄燕讲授美术《好吃的水果》。三位出课教师精妙的教学设计、精心的课前准备、精彩的课堂效果,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魅力。</p> <p> 三、两地同步学习</p><p> 色洛河教学点师生,通过互联网在屏幕的另一端认真聆听了每一堂课,他们和二实验的师生一起思考,一同讨论,对这种互联网技术下的“同步课堂”学习既新奇又十分珍惜。在教学点教师的协助下,将学生课堂上的绘画作品拍照传给授课教师,教师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对村小学生的绘画投屏展示、点评指导,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堂的有效互动。</p> <p> 四、携手“E”路同行</p><p> 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优化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今天的“同上一节课”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作为学区长学校,今后我校会与学区内兄弟校携手“E”路同行,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努力将直播课程作为常态化教学,向乡村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乡村教育师资及课程资源不足的现状。在吉林市教育局“互联网+乡村教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促进城乡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