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山论道

乃萱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霄山论道博文专揖</b></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作者简介</i></b></p><p><br></p><p><b><i> 周霄山,江苏省淮安市人,字云客,常用笔名九霄云客。</i></b></p><p><br></p><p><b><i>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1974年入读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和大唐电信光通信分公司,2011年退休。</i></b></p><p><br></p><p><b><i> 周霄山文墨甚多,仅新浪博客就发表文章二百二十多篇。</i></b></p><p><b><i></i></b></p><p><b><i></i></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栾英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 <p><b><i> 古有华山论剑,今有宵山论道。</i></b></p> <p><br></p><p><b><i>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弘扬民族文化,让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熠熠生辉。</i></b></p> <p><br></p><p><b><i> 前几年掀起了国学热,可谓轰轰烈烈,但未扎扎实实。何也?人心趋于浮躁,一切都走上快车道。吃饭点快餐,娱乐看抖音,专家教授做学问走捷径,平民百姓弃传统文化如弊屐。一时间,传统文化没成为心灵鸡汤,反而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i></b></p> <p><br></p><p><b><i> 可喜霄山先生潜心做学问,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术业有专攻,集儒家佛家道家于大成,更精于老子的道家研究,佳作频出!</i></b></p> <p><br></p><p><b><i> 所著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语言精辟简洁,可读性强,陶冶情操,引领我们在古人论经传道中自由遨翔,堪称思想领域的阳春白雪!</i></b></p> <p><br></p><p><b><i> 《文学社》现将霄山先生的佳作集结推出,与大家共赏,我非常赞成!</i></b></p><p><b><i></i></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博文目录</b></p><p><br></p><p><b>1、逍遥于道</b></p><p><b>2、天道人道</b></p><p><b>3、儒家佛家道家的道</b></p><p><b>4、道家的有用与无用</b></p><p><b>5、老子的道是超悟识</b></p><p><b>6、闻道与悟道</b></p><p><b>7、道家的祸福观</b></p><p><b>8、道就是真理</b></p><p><b>9、道是说不清楚的</b></p><p><br></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逍遥于道</b></p><p><br></p><p><b> 庄子《逍遥游》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b></p><p><br></p><p><b> 北冥太大了,可容下几千里大的一种叫“鲲”的鱼。鲲在北冥的大水里逍遥,常常“水击三千里”;但有一天它似乎感觉还不够逍遥,又化作几千里大的大鸟“鹏”,迁徙飞去南冥,南冥是天池,似乎更大。叫作“鲲”的大鱼跃出水面,化作大鸟“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以磅礴气势飞翔于天空。大“鲲”游于大水而逍遥于大水;大“鹏”飞翔于天空而逍遥于天空。</b></p><p><br></p><p><b> 庄子的思想是逍遥于道。如鱼儿要不受水的制约,要自由地逍遥于水,人的精神心性要不受世俗的束缚,在世上逍遥自在地生活。庄子的逍遥不是被动地躲避社会的逍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的逍遥,而是主动地,自然而然地逍遥于大天地的万物之间。所以,庄子的逍遥是大情怀、大格局的大逍遥。</b></p><p><br></p><p><b> 我们可以把庄子的大逍遥理解为一种大解放大自由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把它用作我们大格局、大视野的人生视角。把自我的人生从尘世中的束缚挣脱出来,突破尘世中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种种“身外之物”的牵绊,使我们的精神作无挂无碍、无我无物的“逍遥”之游,去到天水之间的“逍遥”之境。</b></p><p><br></p><p><b> 庄子告诉我们,逍遥于水,就要相忘于水,相忘于江湖。庄子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游于江湖,逍遥于水,自由自在,甚至忘记了自己在水里;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反而忘记了人生活的空间存在着空气,人其实是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空气。所以,我们经常行于“道”之中,学习于“道”,逍遥于“道”,故不必刻意去问“道”求“道”,我们忘了“道”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在“道”里面,“道不可须臾离也。”道没有一刹那离开我们。</b></p><p><br></p><p><b> 庄子的“道”是逍遥之道,是自然之道。如果我们也能够像庄子说的那样,忘了这些“道”的话,那么我们也就逍遥于“道”了。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发生着酸甜苦辣,我们忘了这些酸甜苦辣,全当作是日常生活,我们就享受和逍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也就是,既内心相忘于我们追求的“道”,外在也摆脱现实世界中功名利禄的羁绊,让精神和心性遨翔于无限的天地之间,优游自得,无牵无碍,一任自然,从而达到逍遥游的境界。</b></p><p><br></p><p><b>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里各自自由自在地作逍遥游。更进一步,庄子认为,鱼儿不仅要“忘水”,而且要互相“忘”了。庄子这里说的“相忘”,是说每个个体的鱼在江湖中各自自由自在地逍遥于水,不需要互相辅助。那么,一个由各自自由自在的鱼儿组成的群体就是一个在水里一起自由自在的群体了,鱼儿们就集体“自然”、“自由”、“逍遥”了。</b></p><p><br></p><p><b> 庄子认为:人在道上,相忘于道,各自修道,悟道,得道,各自逍遥于“道”。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维,独立行于“道”上,独自与天地交往,逍遥于天地之间。“忘”,体现的是一种生存和生活境界,不用刻意,自然而然地忘了“我的存在”,各各相忘,也就自然而然地忘了“你的存在”和“他的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各自“自然”、“自由”、“逍遥”。所以,庄子提供给我们的逍遥是忘却真实世界的逍遥,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和心灵的逍遥,也是放在天地云水大背景下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心性的逍遥。</b></p><p><br></p><p><b> 有哲人说:“只有当人成为完全的人时,他才游戏;也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游戏有更多的哲理意味,是说当人们摆脱了任何外在与内在的压力去做一件自己高兴做的事情时,生命得以回复到本真的自由状态,生命的内容于是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游戏”其实就是人生的艺术化。这和庄子的思想有很相近的地方,“逍遥游”指的就是无拘无束而悠然自在的人生境界。那种随意漂游、任心狂放、不知所求、不知何往的人生,同样意味着自由和美。只有具有这样的好心态,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才能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b></p><p><br></p><p><b> 庄子《逍遥游》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谓之逍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就是逍遥于道。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这也就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b></p><p><b></b></p><p><b></b></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天道人道</b></p><p><br></p><p><b>&nbsp;&nbsp;&nbsp;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老子告诉我们:天道的规律,就像一个人举弓射箭,高了,压低一点;低了,举高一点。天道的规律是,损有余,补不足,始终保持平衡。也就是,悟道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始终守住这条天规:天道损有余,补不足,始终保持平衡。</b></p><p><b>&nbsp;&nbsp;&nbsp;</b></p><p><b> 自然界中,热到了极点,就会慢慢变冷;冷到了极点,也会慢慢变热。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万物也因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成一个生命周期。</b></p><p><b>&nbsp;&nbsp;&nbsp;</b></p><p><b>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本身也遵循天道的规律。在一个健康人的身上,阴和阳的能量,是平衡的。如果阳气过盛,或者阴气过盛,或者阴阳失调,人都会生病,或者脾气怪异。这是规律的体现。</b></p><p><b>&nbsp;&nbsp;&nbsp;</b></p><p><b> 老子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天道是损有余,补不足;人道是损不足,奉有余。人道和天道不同,人道追求多多益善。在古代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艰难,本来就不足,却还要供养皇家贵族、官府和富人。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在现实社会中,有钱的人,因为资金雄厚,起点高,机会多,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仅有少数人能逆袭,大多数人即使很努力,也难以突破现状。这是人道。所以,人道和天道不同,就是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喜怒哀乐,痛并快乐着。</b></p><p><b>&nbsp;&nbsp;&nbsp;</b></p><p><b> 老子说,天底下,能真正顺应天道而行的人,是有道者。“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有道的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其不欲见贤:不追求圣贤之名。把该做的事做好,问心无愧,不追求圣贤之虚名,始终保持自己的本真。</b></p><p><b>&nbsp;&nbsp;</b></p><p><b> &nbsp;顺应天道,看似很难,其实也容易。一个人,真正做到顺应天道,那么就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得,有所失;不被功名迷惑,不被得失干扰;始终保持平衡,此心不动,应物而动。一辈子都能保持这种状态,就是一个得道的人。</b></p><p><b>&nbsp;&nbsp;&nbsp;</b></p><p><b> 不要以为悟道与我们很遥远,其实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对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修道,原则就是:保持平衡。也就是,自己有余的,需要舍得,分享给别人;自己不足的,需要发奋,修正和填补不足,成为一个始终平衡的人。</b></p><p><b>&nbsp;&nbsp;&nbsp;</b></p><p><b> 为而不恃:做出了成绩,不要沾沾自喜,不要总是惦记,而要放下,回归平衡,随时准备下一个新的开始。功成而不处:成功了不骄傲,自己不居功,懂得分享,把功劳分散给别人。</b></p><p><b>&nbsp;&nbsp;&nbsp;</b></p><p><b> 庄子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什么叫做道?有自然之道,也有人之道。无所作为受到尊重的,是自然之道;有所作为而劳累不堪的,是人之道。位于主宰地位的是自然之道;位于臣下的是人之道。自然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远了,不可不分辨清楚。在道家思想看来,儒家思想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都属于“人之道”,是一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是人所要尊重的,是对人的行为和本性的一种约束,不是自然之道。</b></p><p><b>&nbsp;&nbsp;&nbsp;</b></p><p><b> 为什么儒家思想是“游方之内”,而道家思想是“游方之外”。儒家思想更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和道德礼仪,而道家思想跳出了人之社会的范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系。换句话说,儒家更强调的是“人之道”;而道家更强调的是“自然之道”。</b></p><p><b>&nbsp;&nbsp;&nbsp;</b></p><p><b> 《左传》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把天道与人道区别开来,一是指自然现象,一是指人事现象;引申则相似于今天所说的客体与主体。</b></p><p><b>&nbsp;&nbsp;&nbsp;</b></p><p><b> 《中庸》及《孟子》中都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此两处中作为天道的“诚”,便有外在于个体的意思;而作为“思诚”或“诚之者”的人道,则有内在于个体,亦含有客体与主体之别。</b></p><p><b>&nbsp;&nbsp;&nbsp;</b></p><p><b> 总之,天道是指世界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形式,人道则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与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等。即天道与人道分属于自然与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而中国古代历来也都有以“天(道)人(道)合一”之说。其包括了天(道)与人(道)相合与相分及相胜、相用。也就是天道、人道既相对又统一。</b></p><p><b></b></p><p><b></b></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儒家佛家道家的道</b></p><p><br></p><p><b> “道”是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独有的悟识宇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规律的概念。“道”这个概念是由道家的老子提出的,但是在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中,“道”的涵义是有所不同的。主要的流派儒家佛家道家由于各自的哲学思想理念与悟道的层次不同,所以对于“道”的诠释与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了。</b></p><p><br></p><p><b> 儒家的道是人仁之道。儒家的道主要是谈人道。儒家以“仁”为核心和基础,以“忠、恕、义、礼、智”“中庸”“孝悌慈”“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为理念,成为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b></p><p><br></p><p><b> 为人之道。“仁义礼智”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b></p><p><br></p><p><b> 忠恕之道。“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恕之道”就是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忠恕之道”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将心比心、宽以待人、诚信友爱、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b></p><p><br></p><p><b>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是“过犹不及”,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中庸”即中和,也就是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b></p><p><br></p><p><b> 为政之道。“恭宽信敏惠”就是“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慈惠”。所有对“仁”的论证都是实行“仁”的方法和途径,而最终的目的或理想就是实施“德政”,只有“德政”才能够“救世”。</b></p><p><br></p><p><b> 君子之道。“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与无德的“小人”相对。儒家对“君子”作了丰富的阐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b></p><p><br></p><p><b> 佛家的道是道不远人。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的具体内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来理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b></p><p><br></p><p><b> 行正是道。慧能六祖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说:“行直何用修禅。”六祖讲顿悟,注重定慧等学。但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就是由于有“非心”之故。若除掉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自在超脱之境。</b></p><p><br></p><p><b>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b></p><p><b>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金刚经》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河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是大悲心,随顺俗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大智慧,随顺真谛。大乘教中类此所说多不胜举,总的是教人修菩萨行,一定要在真俗圆融、悲智等运的前提下进行种种活动。真俗圆融,是空有双彰的中道,也是无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运,是自他两利的胜行,也是无住涅槃的精髓。</b></p><p><br></p><p><b> 道家的道是自然之道。道为宇宙万事万物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道家认为,“道”是产生一切形式和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把道看成万物之宗,天下之母,也看作是隐藏在事物背后,作为事物存在的一种根据。同时,道家又讲道的超语言、超形象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为大。”“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可见,“道”无行无迹,玄之又玄,妙不可言。总之,道家的道已不仅仅是自然本身,还是宇宙的精神和规律。</b></p><p><br></p><p><b> 尤为重要的是,在道家看来,“道”的运作变化又具有对立转化,返本复初的特性,如同自然一样,具有“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的辨证思维。“无为为之之谓天”虽然万物秩序井然,似乎都是合乎目的的,却并不是有意识地安排,而是事物“自化”的结果。“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道也就是“万物之本”,无为也就是“虚静恬淡寂漠”。道仿佛是虚无的,但这虚无却包含着最大的有,万物莫不出乎道;道好象是寂静的,却包含着一切运动变化;道没有任何欲求,却拥有一切。因此,“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b></p><p><br></p><p><b> 相比较而言,道家对于“道”的悟识诠释与运用是最深层次与最广范围的,道家诠释“道”是宇宙万物的物质实体;诠释“道”也是宇宙万物物质世界运行和变化的规律;我感觉,还应该诠释“道”是最高的悟性认识“大精神”“大宇宙”的超悟识。道家“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和变化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道家哲学思想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道家的道所涉及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似乎无法用几个例举来阐述。</b></p><p><br></p><p><b> 总之,“道”是宇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道”无处不在,不可须臾而离。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尽可能深层次的悟道,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悟识与运用“道”。</b></p><p><b></b></p><p><b></b></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道家的有用与无用</b></p><p><br></p><p><b>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道德经》时,一位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摇地到府衙找老子。老翁对老子略施了一个礼说:“听说先生学识渊博,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少年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郊外荒野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活着,虽没有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活着,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短命’呢?”</b></p><p><b>老子听后,微微一笑。并对府尹说:“请人找一块砖头和石头来。”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前面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前面说:“我当然择取砖头。”老子抚须笑问老翁:“为什么呢?”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不方不正,‘无用’,而砖头却‘有用’。”老子又问围观的众人:“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都纷纷说要砖头,不要石头。老子又回头问老翁:“是石头‘长命’,还是砖头‘长命’?”老翁说:“当然石头‘长命’。”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长命’,人们都不要它,砖头虽‘短命’,人们都要它。不过是因为‘有用’与‘无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人寿虽短,但于人于天有益‘有用’,人皆念之,短也不短,相对‘长命’;人寿虽长,但于人于天无益‘无用’,人皆弃之,倏忽忘之,长也是短,相对‘短命’。”老翁顿然大惭。</b></p><p><b>老子说:“一切都是相对的。”“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有无相生,虽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所以说,有用与无用都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p><p><br></p><p><b>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木匠带着徒弟外出寻找木材,路上遇到一棵超大的栎树,非常高大繁茂,当地人把它当作神来供奉,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然而木匠却正眼都不瞧,大步流星地继续往前走。他的徒弟大为不解,追上前去问他:“如此百年难遇的壮美树木,为什么师傅却视若无睹?”木匠说,“这棵树的材质,造船易沉,造棺材易烂,做家具易腐,造房子招蛀虫,没有任何用处。弟子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才得以存活下来,长成枝繁叶茂众人惊叹的神树啊!”</b></p><p><br></p><p><b> 以无用的姿态,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用的事情大家往往趋之若鹜,而无用之物的价值却常常被忽视,放在人生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世上有趣味之事往往无用,如读无用之书,吟无用之诗,听无用之乐,品无用之茶,却因此活得有趣有味。</b></p><p><br></p><p><b> 不做无用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越是功成名就的人,越有着“无用”的关照。我们花点儿时间,去做点儿毫无功利的事,如随心所欲地吟几首诗、听几首歌,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的充盈和富有。当焦虑来临时,当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时,那些从“无用”的事里集聚的力量,就会为我们抚平一切。其实,人生重要的东西,都是看上去没有什么用的。如读书、吟诗、书画、音乐、清风、明月等等,在我们的人生坎坷逆境时,就会给于我们力量与坚持。</b></p><p><br></p><p><b> 有人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不急功近利,抱着“无用”心态,看起来似乎没有把精力放在正事上,有点“玩物丧志”,但大多人不知道“玩物丧志”还有后半句:“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玩物养志”的无用之处终有一天会大有用处。</b></p><p><br></p><p><b> 我们通常总是在忙碌地工作,总想能做个非常有用的人,却不会享受这个世界真正美好的东西。我们大多是在争取做“栋梁之才”“有用之人”。我们许多人也就学会了用“有用、无用”去做自己或子女人生的决定。虽然看起来我们人生中的很多短期成就都是靠“有用”的目的性取得的,但是整个人生,特别是在我们退休之后,那些曾经做过的“无用”的事,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行进和续航的舟车,载我们驶向曾经梦想的目的地,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有趣味、价值和意义。</b></p><p><br></p><p><b> 王国维就以“庸讵知无用之用,有胜于有用之用者乎?”的反问,道出学术独立的规律和真谛;郭沫若说:“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焉。”</b></p><p><b>无用乃大用。如学国学、学哲学最大的作用就是“无用”。国学、哲学不能告知我们具体做什么和怎么做。国学、哲学不是告诉我们有形的东西,而是告诉我们无形的东西。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等,这些东西不是有形的东西,也不是学了以后就马上可以使用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但是,我们做的一切事情又都是由这些无形的东西在起着主导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无用”又是大的用。</b></p><p><br></p><p><b> 我们能否悟道决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高度,才能够使我们辩证地看到某些事物的无用之用。所以,只有悟道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道家的道,未悟时似深奥玄妙,幸悟时乃大道至简。道在我们的眼里可能是最无形“无用”的了。什么是道,甚至用语言都无法表达,并且是不能学,而只能靠经历大磨难后有幸的大悟彻悟。但是,道却是悟识世界万事万物最大的用。</b></p><p><b></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老子的道是超悟识</b></p><p><br></p><p><b>&nbsp;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过,我感觉,道教擅尊老子为他们的“始祖”,把老子供奉为“神”,其实是降低了老子道家的“道”的层次,从而让我们许多人对于伟大的“道”产生了一些误解。实际上,道家的“道”在悟识上是超越宗教信仰的,也就是超越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由于“道”是可悟知而不能言传的,所以很难用词语来形容老子的“道”,就勉且称之为“超悟识”吧。</b></p><p><b>&nbsp;超悟识就是个体的意识从心智到灵魂到灵性能够达到超越和容括,能够达到无限大的程度,将万事万物包括其中,是一种真正大彻大悟后自己本心的最高悟性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彻大悟,能够使心灵与万事万物“通心”,最深层次地感悟认识接纳包容万事万物。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大彻大悟后的“天人合一”可以体悟到一种最高深的神奇力量,这就是老子的“道”。</b></p><p><b>&nbsp;</b></p><p><b> 无神论认为没有神的存在,所以也就是没有神性的存在;有神论认为有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存在,神性就是神所具有的性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神。</b></p><p><br></p><p><b> &nbsp;而“道”与无神论的相似之处在于认为没有人格化的神的存在,而与无神论的区别在于相信有神奇力量的存在,这种神奇力量是可以得到实悟的;“道”与有神论相似之处在于相信有神奇力量的存在,而与有神论的区别在于这种与任何人格化的神无关的神奇力量是可以得到实悟的。</b></p><p><b>&nbsp;</b></p><p><b>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万物之奥。”“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p><p><b>&nbsp;</b></p><p><b> 道家的庄子同样将人们认知事物分为“以俗观之”“以物观之”“以道观之”这样三种立场或角度,所谓以俗观之是指从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只能形成常识性的意见;以物观之是指从事物的客观角度去认知,结果能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道观之则是从宇宙本原来悟视,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悟析,其能力是为智慧力。庄子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就是说,感官只能形成感性认识,心官只能形成理性认识,“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只有用聚集了道的气,也就是智慧力去认识世界,方能得到最高的悟性认识。也就是超悟识。</b></p><p><b>&nbsp;</b></p><p><b> 无神论和有神论都有说得通处和说不通处。所以,我感觉,似乎只有老子超悟识的“道”才能够说得通。士悟为贤,贤悟为圣,圣悟为天,天人合一。儒家说“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佛家说“人人都能成为佛”,道家说“人人都能成为‘神’”。也就是,只要能真正彻悟“道”,就能成为圣人,就能成为佛,就能成为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的“神”,就能具有实悟神奇力量的超悟识。</b></p><p><b></b></p><p><b></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闻道与悟道</b></p><p><br></p><p><b>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感觉应该为:朝悟道,夕死可矣。因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其大意就是:道不是一般的东西,道是不能言传的,不是一个能献给君主的宝物,不是一个能奉给父母的礼品,不是一个可以说给兄弟的诀窍,也不是一个可以传给子孙的东西。所以说,道是不能闻来的,而只能是悟来的。例如,有许多人学识非常渊博,但是却一生未能真正悟道。所以,我感觉,我们每个人不是越博学就越好,而是要尽可能地学习自己最需要的知识外,还要经历磨难,才有可能悟道。</b></p><p><br></p><p><b>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b></p><p><br></p><p><b> 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言语去表达,只能近似地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b></p><p><br></p><p><b> 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和学道的道,也就只是通常的道理,而不是老子所说的非常道。即使是传授通常的道理,传道者与学道者之间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共通悟性,才有可能进行传授与接受。否则的话,即便是传道者向学道者传教了,学道者也不可能接收,也就更不可能进一步悟道。</b></p><p><br></p><p><b> 孔子和老子都谈论过“闻道”,但他们对于求道的方式和诠释是有所不同的。孔子以为“道”与“学”是统一的,要通过博学来求道;老子则把“道”与“学”对立起来。老子也同样谈论过“闻道”,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庄子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思无虑”的“知”才是最高的智慧,才能悟道。</b></p><p><br></p><p><b> 闻道容易悟道难。只靠学而不能悟是得不到道的。所谓悟,非常神奇。不同的悟,同样的环境,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心鹜神游,不可预知,奇妙无比。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悟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见悟是一直到生命结束都是在不断进行的。但是,这些悟大多也只是不同程度的浅悟,而能够得到真正深彻悟道的只是那些经历了大磨难的少数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大磨难、没有感受大痛苦的话,肯定是不能真正深彻悟道的。所以说,一个人能够真正深彻悟道是非常幸运的。能彻悟道,则夕死可矣。</b></p><p><b></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道家的祸福观</b></p><p><br></p><p><b>&nbsp;&nbsp;&nbsp; 道家的祸福观主要是说祸福是相伴相随并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体现在道家不信幸运和命运,这对于有些喜好自由悠闲的人的思想和性格的形成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的,这也就体现在道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度,性格胜于事业,静胜于动。</b></p><p><b>&nbsp;&nbsp;&nbsp;</b></p><p><b> 《淮南子》云:“天地无予也,故无夺也;日月无德也,故无怨也。喜德者必多怨,喜予者必善夺。唯灭迹于无为,而随天地自然者,唯能胜理,而为受名。名兴则道行,道行则人无位矣。故誉生则毁随之,善见则怨从之。利则为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无祸。”主要就是说,祸福是相伴相随的。</b></p><p><b>&nbsp;&nbsp;&nbsp;&nbsp;</b></p><p><b> 《淮南子》云:“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喜好游泳的容易溺水,喜好骑马的容易摔下马来。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某些嗜好,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灾祸。</b></p><p><b>&nbsp;&nbsp;&nbsp;</b></p><p><b> 庄子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就是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有许多用处而被人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伐取;漆可以使用,而被割皮。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这就是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这也就是庄子在告诫我们,不要太著名,也不可太有用。太肥的猪要被人杀死,去供神;羽毛太美丽的飞禽,易遭到猎杀,美丽的羽毛被用来做装饰品。</b></p><p><b>&nbsp;&nbsp;&nbsp;</b></p><p><b> 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淮南子》云:“夫祸富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b></p><p><b>&nbsp;&nbsp;&nbsp;</b></p><p><b> 这个故事也就是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的祸福哲学使人能够忍受一些折磨甚至磨难而不沮丧、不烦恼,因为祸福是辩证的正反两个方面,祸福是可以相互转换化的,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种祸福哲学能使人的内心得到真正的宁静,不去奔波劳碌,清心寡欲,淡泊名利。</b></p><p><b>&nbsp;&nbsp;&nbsp;</b></p><p><b> 一个人的事业越是成功也就越怕失败。但在道家看来,得道之人在成功时是不以为自己成功,在失败时也不以为自己失败。只有没有悟道的人,才会把外表的成功和失败当做是绝对真实的事情。</b></p><p><b>&nbsp;&nbsp;&nbsp;</b></p><p><b> 佛道二家的区别在于,佛家的意念是要一个人无求于世,而道家的意念却是要一个人不被世人所求。世上最快乐的人,也就是不被世人所求的无忧无虑的人。道家的祸福观也就是让人们摆脱对于自己人生祸福的焦虑而去过自由悠闲的生活。</b></p><p><b></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道就是真理</b></p><p><b>&nbsp;</b></p><p><b> 我们人类一直都在追求真理,实际上,道就是真理,只不过需要我们人类去悟知。也就是,我们人类只有开悟了,才能够真正知道真理。</b></p><p><br></p><p><b> 我们人类思想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是由那些极少数有幸开悟的人推动的,也只有开悟的人才能悟知宇宙自然的奥秘,同时,也只有开悟才能开启万物之灵光明的生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走出狭隘的自我,生活才真正开始。一个开悟的人必然能笑对一切世事而不执著其中,也正因为开悟而内外光明才会生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大脑,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b></p><p><b>我们人类那些极少数的开悟者悟知了道,也就是真理。由于我们人类语言的局限性,所以不能准确地表述真理,“形而上者为之道”,也就是不能准确地表述形而上的道。所以,我们人类的开悟者也就只能各自用自己的与尽量近似的语言来表述了。例如,道家用道家的语言来表述,佛家用佛家的语言来表述,其他国家的开悟者则用他们各自的语言来表述。不过,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个真理,只不过是表述用的语言和方式各自有所不同罢了。这里需要明确说明的是,他们所表述的并不是他们各自发明创立的思想,而是他们开悟后悟知的同一个真理,也就是宇宙自然的运行发展和变化规律的道。</b></p><p><br></p><p><b> 我们有一些人过去一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存在着误区,就是认为它们是早已过时落后的“老古董”了,远不如西方的文化思想先进。这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正确的思想都不是由那些开悟者各自发明创立的,他们都只不过是对于所悟知的同一个宇宙自然运行发展和变化规律,也就是同一个道,也就是同一个真理各自有所不同的近似表述而已,所以,也就并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由于我们人类语言的局限性,他们都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述,而只能是各自不同的近似地表述。因此,才会使我们许多人都误认为他们各自所说的不是一个真理。我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只有开悟的人,才能够互相看懂对方所说的话,而没有开悟的人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因此,没有开悟的人无论有多么学识渊博也同样是看不懂他们所说的话的。我们人类寻求真理不能靠学,而只能靠悟。如果没有开悟的话,我们就只能一直处于低层次,而只有有幸开悟了,我们才能跃升到高层次,也只有开悟才能让我们真正悟知真理。所以我们需要去开悟,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开悟。</b></p><p><br></p><p><b> 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而真理是无形无限的,以有限的语言来表述无限的真理是非常困难的。真理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过,我感觉,形而上高层次的绝对真理是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的,而能够用语言表述的是形而下低层次的相对真理。因为,真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停地运行变化的。真理只能悟知,而悟知的真理是不能完全表述清楚的,也就是说,能够完全表述清楚的,能够人为表述的成体系的所有有关真理的思想理论,肯定就已经不是真正的真理了,它们中最好的也就只是形而下较低层次的相对真理。因为,如果能够成体系完整的定义一个真理时,它就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b></p><p><br></p><p><b> 我们如果没有开悟的话,即使智商再高,学识再渊博,再怎么进行深度思考、推理、归纳,也就都只能获得自己所在层次的相对真理,而绝不能获得超越自己层次的真理。没有开悟的人有可能会不相信这些话,不过,只要你有一天真正有幸开悟了的话,你自然也就会相信这些话了。因为到那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就是你已经超越了原来的自己了。那时,你也就会悟知,道就是真理了。虽然你同样也不能准确地表述真理,但是你获得的大智慧让你悟知到真理是什么了。同时,你也就能够看懂那些开悟了的古圣先贤所说的话了。你也就知道谁开悟了,谁没有开悟了。</b></p><p><br></p><p><b> 真理,就是帮助生命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与宇宙万物相契合的方法,并完善自身与宇宙万物协调相处的方式。真理,是客观运行的宇宙万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人类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大道至简,人类坚信宇宙是建立在极简秩序的基础上的,所以尝试用极简的方式来解释宇宙万物。我们人类把追求真理当作信仰,不断地追求,追求理解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真理跨越时代、穿越时空,具有最强大的力量和生命力。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我们悟道了,我们自然也就会知道,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宇宙地球的过客,而不是主人。宇宙地球能够产生我们人类,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而不要想成为主人,只能做好过客。即使是做好过客,还必须是主要要靠那些悟道者,也就是那些悟知真理的人。&nbsp;</b></p><p><br></p><p><b> 实际上,一些宗教信仰的创立人就是开悟者,他们创立宗教,就是为了想让更多的宗教信徒们像他那样去修道,去悟道,去悟知真理。很可能是由于他的信徒们听不懂他所说的话,所以才会误把他当作什么能够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来崇拜了,这也就偏离了他创立宗教的本意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而没有什么人格化的神。我们人类只是过客,而不是主人。如果说有神的话,那么,道即是真理又是神。</b></p><p><b></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道是说不清楚的</b></p><p><br></p><p><b> 《道德经》开门见山地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说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说不清楚的,就是用语言无法表述清楚的。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是难以准确地表述形而上高层次无限的道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只能是用尽可能近似的语言来谈论和表述道。所以,我们许多人都看不懂《道德经》。即使是有一些学者对《道德经》进行了研究注释和写一些相关的谈论文章,也都是各抒己见,各不相同,但肯定都是不会准确的,因为,我们表达能力有限的语言文字是无法准确地表述无限的道的。</b></p><p><br></p><p><b> 道是形而上高层次的哲学思想,只有悟道了,才能知道。道是无法学的,而只能靠悟。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开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开悟非常难,所以能够开悟的人是非常少的。</b></p><p><br></p><p><b> 例如,当年孔子问道于老子归,三日不语,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说明,就是具有那么大学问的孔子也没有开悟,所以他也是听不懂老子说的形而上高层次无限的道的。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他通过问道于老子,已经意识到了道的伟大和重要性。只不过,他还没有认识到,道是不能闻来的、学来的,而只能是悟来的。</b></p><p><br></p><p><b> 老子说:“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也就是说,道不是一般的东西,道是不能言传的,不是一个能献给君主的宝物,不是一个能奉给父母的礼品,不是一个可以说给兄弟的诀窍,也不是一个可以传给子孙的东西。所以说,道是不能言传的,而只能是靠开悟来悟知的。</b></p><p><br></p><p><b> 举一个人是否开悟的例子:有一次,张岱年问熊十力,万物一体很难体会,应如何理解?熊十力回答说:万物一体是一句老实话,如果达到那个境界,就自然懂得,如果没有达到那个境界,说也说不明白。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要有那个境界才能理解。熊十力所说的有那个境界也就是开悟了。也就是,我们如果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看懂《道德经》了,我们就是真正开悟了。即使是我们能够有幸开悟了,已经超越了自我,具有了能够正确地看清许多事物的大智慧了,我们依然同样不能向其他人说清楚道。</b></p><p><br></p><p><b> 实际上,那些大的宗教信仰的创立人大多是开悟者,他们创立宗教,就是为了想让更多的他们的宗教信徒们都能够像他们那样去修道、去悟道。但他们的信徒们也同样是听不懂他们所说的形而上高层次的话的,所以反而就误把他们当成是能够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来崇拜了,这也就偏离了他们创立宗教的本意了。如最初称为修道院的目的就是明示要通过修道而悟道的,而后来又改称为神学院,就成为了学习崇拜人格化的神了,这就偏离了宗教信仰的本意和目的了。如果那些宗教信徒们中有人能够有幸开悟的话,也就会知道没有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主宰世界的是道,道是宇宙自然一切事物运行和变化的法则。</b></p><p><br></p><p><b> 我们人类思想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是由那些极少数有幸开悟的人推动的,也只有开悟的人才能悟知宇宙自然的奥秘,同时,也只有开悟才能开启万物之灵光明的生命。正如开悟的爱因斯坦所说:“走出狭隘的自我,生活才真正开始。一个开悟的人必然能笑对一切世事而不执著其中,也正因为开悟而内外光明才会生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大脑,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b></p><p><br></p><p><b> 道是无限的,它不是任何现实的事物,不是任何现成的东西。无限是不可说的,可说的不是无限,“说”就是一种规定,而规定总是有限的,一旦去规定道,它就成为有限的东西了。因此庄子才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无限性是道的根本性质,也是我们认识道的关键。“道无终始。”道在时间上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在空间上没有界限。界限是有限事物的特性,而道是超越于这些界限之上的,或者说,这些界限正是道的规定。正因为道是无限的,它才能够囊括万物:“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道的这种无限性使它具有容括和不可测性。</b></p><p><br></p><p><b> 道是万物的根源。“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原因,这种原因不是存在于万物之外,而是内在于每个事物之中,道就是每个事物内在的生命力,规定着它们的存亡,也规定着它们的具体过程,每个事物的存在过程也就是这种内在生命力的展现与消亡的过程。万物因道而生,失道而亡。所以说,道是事物产生与存在的动力。</b></p><p><br></p><p><b> 我们就算是有幸开悟悟道了,也只是比过去的自己多悟知了许多宇宙自然也就是道的奥秘,具有了大智慧,但是因为这奥秘和大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去悟知更多的奥秘和智慧。我们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悟知宇宙自然无限的奥秘和智慧。即使是我们人类已经悟知和运用了一些宇宙自然的奥秘和智慧也就是道也同样是永远不能说清楚的。</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的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十三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鹤立河文学社】</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b></p><p><br></p> <p> ☯☯☯☯☯☯☯☯☯</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打开下面的链接,敬请欣赏文学社编辑王铁华精心整制作的往期《我们的路》集锦</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i></b></p> <p><a href="https://www.meipian9.cn/2v0722n4?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amp;first_share_uid=12383845&amp;from=singlemessage&amp;share_depth=1&amp;share_from=self&amp;share_user_mpuuid=8e32b71aaee7700609c56be18c8212ba&amp;user_id=12383845&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utm_source=singlemessage&amp;uuid=858c441ddfca233733b41e4d22dabc08"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我们的路》集锦</a></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社 长:涂梦蛟 主 编:栾英俊 </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编 辑:</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王铁华 刘夕虹 唐乃萱 金永烈</i></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高级顾问:</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李煜昌 杨立岗 宋建新 于 杰黄君龙 </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李万涛 柴蓓蓓 温玉斌 周霄山赵新华 </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周 萍 胡俊卿 邸芳文 韩 瀚 张 辉 </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张占祥 </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特约撰稿人:</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张秀夫 沈梅芳 栾英俊 涂梦蛟涂梦龙 </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吴俊杰 卢彩萍 李 红 王铁华 刘夕虹</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唐乃萱</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特约美编指导及美术设计:张利民</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刊头刊尾设计制作及书法:金永烈</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真诚感谢美术指导“水鬼”张利民先生为本期精心设计制作的动态插图,打开下面的链接,您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水鬼”!</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 <p><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3c3snju?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amp;first_share_uid=3766361&amp;from=singlemessage&amp;share_depth=1&amp;share_from=self&amp;share_user_mpuuid=7ea7deaa82a6317ec4b36b2691f6115d&amp;user_id=3766361&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utm_source=singlemessage&amp;uuid=3e5996576e85fed6ba1cf7c280f41d8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请欣赏“水鬼”张利民先生精心制作的美篇《旋转的太极》</a></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