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司马光》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篇幅短小,共 30 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是学生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语文要素中指向阅读的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依据单元的语文要素,课后出现了这样三道题:1.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p> <p> 文言文较早编入小学课本中,似乎要追溯到解放前,那时的《国语》课本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三年级学文言文,这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事儿(以前最早出现在四年级)。想来,一则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等治国精神。二则突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读好书”以及“吸收古今中外传统文化”等理念。第三是统编教材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倡导多读、多积累经典等编写理念的原因使然吧。</p> <p>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然,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只有实现了言意转换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这里的转换能力既包括从读到写,从言到意的转换,也包括由读到说、由说到写、由写促读的转换,“言”和“意”的转换是多向的,立体的。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建构获得知识与体验,让学习真实发生。</p> <p> 上海市特级教师谢江峰执教的《司马光》一课最大的亮点是促进学生的言意转换,我把他归纳为:在学讲故事中实现文言文的言意转换。首先是从白话文到文言文的转换,一开课,老师自然引出学生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四名学生先后讲此故事。谢老师相机出示文言文,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这个生动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并不难,而且还很有趣,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揭开文言文的神秘面纱;第三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白话文词条与文言文对接的方式,顺利实现文言文回到白话文的转换,可以说学生在“文言与白话”的文字中走了两个来回,在这样的循环中,自然注入文言文特殊元素。</p> <p> 学生在经历了自由讲故事——依据词条讲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补充讲故事和生动有表情的讲故事的11遍故事讲述推进中,学生初步了解到文言文特色,文言文易学、乐学,三年级学情把握到位,言语实践充分,教学效果明显。</p> <p> 此外,还有作者意图到读者意识,由语言到思维的转换,作者要表达的是司马光聪明、临危不乱的内涵,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应该向着这样的处事能力和水平迈进,这中间其实隐藏的是由读到说到思维能力提升的转换。当然全课不同形式的,多达9遍的全文朗读和一遍背诵中有说与思维的交叉、叠加和重合,更有相互间的有效转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