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0月30日上午, 由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乡村小学语文“互联空间”新样态》项目研究和语文教研的一次融合性活动在浦口区桥林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部分领导、老师及课题组和项目组全体成员,还有浦口区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本次活动由桥林小学的张玉佩主任主持。</p> <p> 为了向老师们更好地呈现“互联空间”的初步探索雏形,课题组精心准备了不同类型的语文课例。</p> <p> 首先银城小学的薛元虎主任上了一节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课,细致地指导了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如何梳理、上传资料。</p> <p> 接着银城小学杜丹老师为大家带来六年级的阅读课例《少年闰土》。杜老师课堂上指导启发学生利用注释、插图和搜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展现了信息时代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生态。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桥林小学徐瑾老师执教的文言文《精卫填海》。徐老师的课以朗读为主线,以想象为双翼,让孩子在书声琅琅中感受着古文的韵味和神话的魅力。</p> <p> 高旺小学朱雅婷副校长为大家带来的研究课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朱校长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汉字的趣味,丰富了语言积累,激发了学生继续向汉字文化的纵深处漫溯,将学生的学习不断向课外延伸。这节研究课体现了以“互联空间”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并通过创设交互式、协作式的教学方式,达到赋能学习。</p> <p> 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明因文化,孜孜以求。桥林小学黄燕萍书记结合明因文化,对本次课题活动进行致辞。</p> <p> 本项目研究才刚刚起步,在研究和摸索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突破的难题。研究课展示后,吴忠豪教授结合具体课例,为大家指点迷津。他建议项目组老师根据信息化教育的现有成果,结合学校现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服务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吴教授强调,学生语言经验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多读多背、主动积累、主动运用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思维、细化情感、提升审美。</p> <p> 活动最后,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张建主任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他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情,感谢吴教授对浦口小学语文、浦口教育科研的高位引领和指导,感谢桥林小学领导班子全程参与与精心服务,感谢全体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学习的精神。对蔡文秀老师主持的省课题和市项目推进情况充分肯定,认为推进有序有力,目前完成了5次推进活动。推进过程中碰撞交融的策略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不同思想、经验的碰撞和交融;二是网络空间和实体课堂的碰撞和交融;三是教学和研究的碰撞和交融。对项目(课题)后续推进他提出自己两点建议:一是回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原点做研究。从城乡教育教学差异中找到真问题,深入学习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课题(项目)研究点,在技术与教学的对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回到人的研究。领着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做研究,通过教师能力的提升推动区域教研的提升;其次是研究乡村小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现状,从可能性、现实性、普适性出发,在语文学习本位和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上做研究。</p> <p> 本次活动旨在常规阅读课、借助信息技术的阅读课、以及利用互联空间的综合性学习这三种课型的对比中,引发大家的思考,激发对未来教育的探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由蔡老师和王金涛两位特级主持的课题和项目研究一定不断走向深入,让乡村教育与信息时代接轨,提升乡村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