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也有过十六字的经典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p> 11月21日至22日,非常荣幸,在合肥参加了2020年“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观看了七位特级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展示,聆听了他们带来的精彩讲座。可谓是享受到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也点燃了思维的火花,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p><br></p> <p> 11月21日上午的第一堂课是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特级教师罗才军老师为我们执教的古诗《浪淘沙》。罗老师从景象、语言、情感、志向四个方面不仅为同学们解读了诗歌,还让同学们跟刘禹锡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读懂刘禹锡。孩子们学得相当轻松还收获满满,真正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获得感。</p> <p> 接下来的第二节课是由深圳市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堂古文教学《伯牙鼓琴》。赵老师一进场,我就觉得这个老师不一般,气质非凡。后面一交流果然是大家,对中华优秀古文他如数家珍,大部分已熟记于心,令人叹服。同时他对古琴也相当有研究,难怪弹了六年古琴的他,一出场就让人觉得气度不凡。</p> <p> 很难想象这篇古文出自一位四年级的小男孩之手!当赵老师为我们展示这篇古文时,我们想到了肯定是出自一位高人之手,没想到这位高人是四年级的孩子,令人汗颜,可见这个孩子平时的阅读量有多丰富。</p> <p> 古文不同于白话文,其读的方式也很多面,最后赵老师为我们吟唱了《伯牙鼓琴》这篇课文,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真的是大开眼界,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美!</p> <p>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庆博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把我们带回了那段屈辱的岁月,他从字词入手,带领同学们在读中感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立下了强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的未来会更好,祖国会更强大。</p><p>同时,孙老师也为我们从“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等方面解读了“儿童的语文”该怎么教,怎么学。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我们上好对话课做了优秀示范。他注重抓住关键词来让孩子们读出感悟,并学会迁移运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让孩子们模拟文中巴迪父母对话中,莲花小学的孩子们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那位小女孩精彩的表现,也让我羡慕别人班的孩子怎么这么棒。</p> <p> 课后张学伟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为我们剖析了如何上好语用课,解读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张老师在为我们讲重思想教育时,联系到他去台湾讲学的经历,为我们吟唱了余右任先生的《望大陆》,听的我们热泪盈眶。语文是有情感的,有温度的。</p> <p> 11月22日上午,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老师执教的《读不完的大书》,他抓住“寻找、沉思、遐想”三个关键词引导同学们品读课文,在大自然中找到无尽的乐趣。同学们能打开想象,并积极表达还能融入自己的感受,非常棒。</p><p> 课后魏老师在讲座中为我们解读了如何用好统编教材这本大书,他运用“山形图”“金字塔”任务单等方式,优化了语文要素设计,更注重语文要素的培养,我也深受启发。</p> <p> “卓越写作教学名师”何捷老师的习作教学课也是我最期待的课程之一。本课是这个习作单元的第一课,他抓住单元要素里“怎么写清楚”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从“经典的六要素”、“叙述的顺序”、“作者的写作视角”上落实,让学生明白写清楚的三个方向,再从写法上深入探索“写清楚”的秘密,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可操作的方法,为之后的习作打下方法的基础。这也是我最想学习到的关于习作课教学的方法,这一趟,不虚此行。</p><p>在这节课里还有一个意外的亮点,是班级里的一个学生,学生口中的“学霸”。在交流中,他能讲出庄子《逍遥游》里神龟的故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个四年级的孩子,阅读量惊人,而且交谈中流露出来的自信显得一切那么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的刻意,我真的感到汗颜。</p> <p> 最后安徽省特级教师吴福雷老师执教了一则文言短文《司马光》。他带领同学们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指导孩子们如何读,如何悟,并进行文言文创编,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掌握了方法,改编的也越来越顺畅。</p><p> 接着吴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讲座,从文言文的特点,小学文言文学习的定位,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等方面,共同探究了小学文言文应该怎么教。是的,统编教材第一次在小学引进文言文,对老师及学生来说,这都是一次最新鲜的初见。想起来纳兰性德的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既然是初见,我们就力求让孩子们对文言文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能让他们对后来的较长篇幅的文言文学习拒之千里。所以,小学文言文教学我们还要再下功夫。</p> <p> 两天的深度学习,两天的思维碰撞,收获满满。回顾几位大咖的课及讲座,语文,重在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几位老师的课,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孩子们一次次的在阅读中不仅掌握了要领,了解了文意,还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真的是无阅读,不语文。</p><p> 最后一堂课结束时,走出会场,外面已是小雨淅淅,今日适逢小雪节气,合肥的天气微冷,但抬头看见会场旁这几棵看桔(名字是听说的)在寒风中依然挂满硕果,我更有信心把语文课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