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豆蔻逛千灯古镇

老猫咪咪

<p>六豆蔻好久不出游了,在大蔻的安排下,动用了她儿子的私家七人座面包车,由专职司机金师傅带领,去昆山千灯古镇一日游。千灯古镇:一个有一千个灯的地方,其实这里并没有一千个灯,千灯是从原来的名字千墩更名而来。</p> <p>千灯古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p> <p>修缮一新的露天古戏台,竟成了排列整齐的轿车背景。</p> <p>千灯古镇上有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豆蔻们缓缓走上石桥。</p> <p>镇河千灯浦,千年秦峰塔,小小摇橹船,高高马头墙。</p> <p>二蔻和三寇</p> <p>四寇和六寇</p> <p>大蔻和五寇</p> <p>摇橹船今天生意不佳,码头上停靠着好多船等待游客前往。</p> <p>千灯的特产</p> <p>长廊</p> <p>斑驳的老墙</p> <p>永福井</p> <p>旧时江南人家的堂前。</p> <p>旧时江南人家的卧室。瞧,那时还不会走路的小孩是放在这样一个木桶里玩耍,很安全哦😯</p> <p>中午在千灯老饭店用午餐,竟然客满,我们幸亏早去,硬挤出一间包房给我们。</p> <p>方浜桥</p> <p>绵延千米的河边长廊</p> <p>横跨千灯浦的三孔石拱桥——凝薰桥。</p> <p>凝薰桥附近留影</p> <p>走过凝熏桥,我们参观了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1613年生于昆山千灯镇,少年时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参加抗清斗争。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着每一代仁志之士,成为一代又一代旨在报国的炎黄子孙的座右铭。</p> <p>顾炎武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p> <p>顾炎武一生还写了三百七十卷著作,以《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为三大著作。</p> <p>顾炎武本人也被当代历史学家评为两千年中七十二位伟人之一,而千灯镇就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诞生的地方。</p> <p>顾炎武故居原来占地只有6亩,现在的占地面积已经扩大至60亩,形成了包括顾炎武起居生活区、顾炎武祠堂、顾炎武墓和顾园几个景点,其中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为千灯诸景之首。顾炎武与其夫人葬在一起。</p> <p>顾园,占地30亩,位于故居西南侧,与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是依史恢复修建的融湖光水色、历史人文为一体、具有江南私家园林风格的游览区。</p> <p>内曲水环绕,亭台坐落,小桥曲径。</p> <p>黛瓦粉墙、花木扶疏、虚实相映。</p> <p>是春阳咏梅、炎夏观荷、进秋赏桂、寒冬览翠的绝佳去处。</p> <p>环水有致用阁、思宜园、颂桔轩、“归奇顾怪”(二石斋)、秀石虬松庄、秋山亭、三徐居、慈母阁、四柿亭等及碑廊等10个景点。</p> <p>各景点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p> <p>蔻中文豪坐上大师椅</p> <p>秋风吹起,落叶飘落。</p> <p>我为美景所倾倒</p> <p>竟然有一亭阁里正好有让我们六豆蔻坐下来唠嗑的桌椅。</p> <p>窗外景色</p> <p>四蔻为我们拍下这段视频</p> <p>六豆蔻在园内留连忘返,为有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江南园林称赞。</p> <p>结束千灯古镇的一日游,仍由金师傅驾驶面包车送我们回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