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海国际学校校门</b></p> <p>这个冬天不太冷,和风徐徐,温暖如春。犹如这春天般美好的,除了温度,更有本次难得的学习机会。</p><p><br></p><p>2020年11月20日,我校5位老师,与兄弟学校十一中10位老师一起,带着向学的目标和满心的期待,来到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海。此行的目标有两:一、了解学习北海国际学校;二、参加“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会。</p><p><br></p><p>一次出发,两份行程,收获颇丰,满载而归。</p><p><br></p><p>在造访北海国际学校的路上,我们在网上搜到了该校一名很特别的学生,她是才貌双全的少女郑涵芮——<b>才读完高一,就参加高考,并且以686分高分位列广西前90名,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b></p><p> </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步出2020年高考考场的郑涵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机缘巧合看到郑涵芮的传奇,让我们一行人更加迫切想要一睹学校的风采,走进她的心脏,探寻她的秘密,倾听她的故事。</p><p><br></p><p>这是一所近几年(2011年创办)才异军突起且声名鹊起的私立学校,凭借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异的教育质量,不仅在北海扎稳了脚跟,还在社会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声誉和荣耀,现已成为北海基础教育的一个知名品牌。</p><p><br></p><p> </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座谈交流篇</b></h1><h1><br></h1><h1>在陈校长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学校源于新思想对旧思想的解构,也源于公立和私立的碰撞。我的理解是:一解解出新思维,一撞撞出了新火花。然而,这闪耀的火花背后,其实并不一直光明,而是有过曾经的至暗时刻。</h1><h1><br></h1><h1>可喜的是:至暗时刻显然已经过去,光明正在走来:从只有一栋楼、一栋宿舍、一个校门,到如今能囊括小学、初中、高中三学段的庞大;从8个年级仅67个学生到如今拥有4700多在校学生的规模;从只能养活老师到如今603个教职员工的发展;从一个班上课睡倒18个到如今广西44个数学竞赛名额里占了16个的改变……无不在证明着:该校已走上正轨,正走向光明。</h1><h1><br></h1><h1>古人云:“戒急用忍,且慎始敬终,方能行稳致远。”我以为用这句话来形容这所学校的诞生、成长、蜕变是最好不过了。她的守正出新,以全新的面貌惊艳了北海,也惊艳了属于她的历史时光!</h1><h1><br></h1><h1>在陈校长的介绍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四句话:</h1><h1><br></h1><h1><b>1.有生源才有学校。</b></h1><h1><br></h1><h1>我的理解是: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往深层次来说就是:有好的生源才有好的学校。而好的学校又反过来可以获取好的生源,如此良性循环。</h1><h1><br></h1><h1><b>2.学校是讲文化的,讲传承的。</b></h1><h1><br></h1><h1>我们深有同感,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那它就失去了立校之本;如果有了文化却不懂传承,那它就摇摇欲坠。</h1><h1><br></h1><h1><b>3.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深受社会尊重的人才。</b></h1><h1><br></h1><h1>作为教育工作者,都说要有“教育情怀”,我认为“教育情怀”的其中一层意思就是“以生为本”。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便见证了其教育的信仰。</h1><h1><br></h1><h1><b>4.一群优秀的老师,加一群好学生,加好的管理,可以办好一所学校,三者缺一不可。</b></h1><h1><br></h1><h1>听完校长的讲话,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从如今他们经营出来的效果反观其教育理念,我发现此言绝然不假。</h1><h1><br></h1><h1><b>陈校长之后,谢副校长详细给我们解说了他们开发的特色课堂模式——“一七二教学工程”。</b></h1><h1><br></h1><h1><b>“一”指的是:“一份精细的学期计划”。</b></h1><p><br></p><h1><b>“七”指的是:七步课堂模式:导学——悟学——议学——展学——评学——捋学——测学。</b></h1><p><br></p><h1><b>“二”指的是:“两份自主作业”——制作一份思维导图,整理错题组成重考卷。</b></h1><h1><br></h1><h1> </h1><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堂时长的与众不同,课堂框架的匠心独运,师生分工的分明精细,时间安排的精准细化,课堂操作的别开生面……都异常引我们入胜,让我们对课程的实施更加充满向往和期待。</p><p><br></p><p>其中,谢副有几处独特的理念也让我们深受启发:</p><p><br></p><p><b>1.真正需要教学计划的不是学校,不是教务处,更不是学校电脑上的某个文件夹,而是学生。</b>每个学期,每位学生都会得到一份各科教师的工作计划。</p><p><br></p><p>如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句话中可见一斑。</p><p><br></p><p><b>2.课程改革不仅关乎升学率,也应该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更应该面向社会、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才是应有的教育情怀。</b></p><p><br></p><p>教育视野本来就该是广阔、高远的,但是有多少学校,又有多少老师仅仅被“升学率”绑架了。作为一线老师,这不得不说我们都应叩问自己。</p><p><br></p><p><b>3.任何固定的模式,纵然再成熟,随着其生长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跟进变化是必须的。</b></p><p><br></p><p>也许当一种模式已经成熟,我们会产生一劳永逸的想法,然而,新旧永远在变,所以思想和行动也必须永远在变。</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深入课堂听课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带着好奇和期待,我们走进了“君豪班”。这是一节他们的常态语文课,也就是他们“七步课堂模式”的日常实施课。</p><p><br></p><p>完整的一节课下来,师生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和谐平等;七个步骤,如实操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p><p><br></p><p>如果要另外概括这节课的特点,我以为有五:</p><p><br></p><p><b>1.老师作导,学生做主:</b></p><p><br></p><p>老师仅仅是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导航人,但绝对不包办、不越俎代庖。主要的学习空间、探究空间、思考空间都是学生的自主空间。</p><p><br></p><p><b>2.严整有序,节奏紧凑:</b></p><p><br></p><p>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教室里是设有每个环节的时间铃声的,只要铃声响起,学生该做什么,起落之间,训练有素,执行迅速,非常高效,决不含糊。</p><p><br></p><p><b>3.朝气蓬勃、思维活跃:</b></p><p><br></p><p>老师只有一句引领的话语——谁来提问?谁来回答?谁来质疑?谁来补充?</p><p><br></p><p>学生便自动自觉,大方起身,还常常争先恐后,无需点名,并且高声提问题、说看法、解疑问,充满自信,清析表达,好不热烈。</p><p><br></p><p><b>4.广泛参与,思想碰撞:</b></p><p><br></p><p>无论是提问还是质疑,不管是回答还是答疑,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而且讨论得非常激烈,思想碰撞出火花,见证着他们思维活跃和乐于动脑的一面。</p><p><br></p><p><b>5.学生放和散,老师收和结:</b></p><p><br></p><p>这自然是得益于这“七步法”的“得法”,更得益于老师敢放手,学生敢勇干。</p><p><br></p><p>一堂精彩的课,我们身临其境,真是受益匪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2px;">参观校园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说起校园,无不是大同小异,今天我只撷取几个让人动容的小片段,分享给大家:</p><p><br></p><p><b>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他们独特的班级名称:用考上985 的学长学姐的名字命名。</b></p><p><br></p><p>它不像以伟人名字来命名小行星那样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其初心却显得朴素而温情:发挥学长学姐的余力,用以激励学弟学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和学校的传承。我们以为这样的温暖胜过肃穆。</p><p><br></p><p><br></p> <p>用优秀学生的名字命名班级名称。</p> <p>开阔的自由阅读室。</p> <p><b>其次,大型的开放式阅览厅:</b></p><p><br></p><p>“开放式”想必大家都能知其意——没有围墙,四周开放;没有管理人员,全靠自动自觉;除了上课时间,没有时间规定,来去自如。而之所以称之为“厅”:是因为如此宽敞、明亮。最让人动容的是:书籍来源于他们每年暑假“买好书,读好书”的活动。等暑假结束,书籍可以自愿捐赠给学校,也可以向学校报销。日积月累,便成就了这书架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除了惊讶、惊叹,更有敬佩、敬服。</p><p><br></p><p><b>再次,每一栋教学楼的正门或侧门都有便利雨伞:</b></p><p><br></p><p>细节里见温暖,见文明,见德育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缩影。</p><p><br></p><p>两点半到五点半,一个下午,三个小时,转眼即逝,如此短暂。但惊艳往往就在遇见的一瞬间。感恩遇见这样一所新兴学校,感恩认识了有如此教育视野和教育情怀的校长和老师,感谢他们陪我们一程。</p><p><br></p><p>学习,永远在路上;交流,永远促进步!明天,我们继续前行。正如这所学校发展、壮大的轨迹一样:慎始敬终,才能行稳致远。</p><p><br></p><p><b>黄平津执笔</b> </p><p>玉林一中高三“北海行”复习备考小组</p><p>2020年11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