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措再措(9)仁青休布措、昂拉仁措

巍哥

<p>轮胎爆了,换上备胎,备胎又是个小胎,在这种路上必须慢点跑</p> <p>天黑后我们和棕熊擦肩而过,终于到达仁多乡,入住仁青休布措客栈</p> <p>古格地图显示这里海拔4843.92米,又接近5000米,好在我们已经适应了高海拔!</p> <p>今天原计划是从仁多乡,经仁青休布措,淌过一条涉水路,再翻越一座10多公里长的乱石垭口前往措勤县。现在轮胎废了,换成了一个小备胎,后面的烂路根本就过不去了!</p> <p>后面还有300多公里的烂路,必须想办法解决轮胎问题</p> <p>在一个无人区里面的乡,根本就没有轮胎可换,客栈老板告诉我们过了仁青休布措,左拐有一条烂路,接近200公里,能跑到改则,那是个县,有卖轮胎的,不然就原路返回</p> <p>我们决定明天就走这条烂路试试,能跑到改则最好!</p> <p>18日清晨我们刚出仁多乡,车的左边出现了一个小措,这个措小的地图上都找不到!</p> <p>我查了一下,这个措的名字叫——朴巴措,这是一措再措的第九措了,尽管这个措很小</p> <p>继续前行10公里,仁青休布措展现在眼前</p> <p>仁青休布措,海拔4756米,面积187.1平方公里。冈底斯山北麓的雪水融汇而成。</p> <p>这个措也够蓝,蓝得一塌糊涂,可惜,天空一丝云也没有,感觉场景有些单调。</p> <p>对仁青休布措整体感觉是:气度非凡。</p> <p>而在西藏如此众多的措,仁青休布措有自己的标志,远处有有皑皑的隆格尔雪山,湖中央还有一个突起的小山包,小山包的一角潇洒的延伸向岸边,形成一个半弧形的半岛,绝对让你过目不忘</p> <p>仁青休布措的美在于它的人迹罕至,在于它的名不见经传。</p> <p>它就像藏在深闺中的少女,高远宁静,气度非凡。它更像是散落在高原上的一颗蓝宝石,那么地晶莹剔透。</p> <p>最重要的就是它是一个能随观看方位不同,景致也随着变化的神奇大湖!</p> <p>野生动物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往来的行者只能站在湖边的路上,匆忙的借来一点静谧。</p> <p>羌塘永远不会因为你的到达而有丝毫变化,而改变的只能是行者的心境</p> <p>仁青休布措——一措再措路上的第10措</p> <p>过了仁青休布措,我们左拐弯向北前行,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我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p> <p>手机没有信号,导航不能用,轨迹又没准备,我们只能跟着感觉走。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又一措——昂拉仁措</p> <p>昂拉仁措的标志就是湖面上的这几个小岛</p> <p>一般走阿里环线的,都从仁多乡往措勤跑,我们因为轮胎问题,从仁多往北跑了,这是一条基本没人跑的路线,这里更是荒无人烟</p> <p>当昂拉仁措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出奇的安静!一种荒凉的美</p> <p>昂拉仁措,在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和隆格尔县境内,面积560平方公里的咸水湖。昂拉仁措系藏语,意为鹅垭长湖。如果不是轮胎的问题,我们怎能邂逅如此迷人的美景?所以人生别设限,一路向前冲。</p> <p>如此美景,必须用无人机航拍</p> <p>当你看到阳光照耀下的昂拉仁措,整个人的心灵都会变得更加的纯净</p> <p>昂拉仁措是西藏第七大湖,是一个被当地人誉为人间仙境的湖泊。当你走近它,湖面仙气荡漾,水纹迷蒙,令人心旷神怡</p> <p>清蓝的昂拉仁措安静地躺在高山下,蔚蓝的湖水显现出它优美的身姿</p> <p>湖水极尽纯净,如宝石般泛着鳞光的湛蓝,使你的灵魂不由得为之深深沉醉</p> <p>就让我在昂拉仁措安静地呆一会吧!看看蓝天,看看湖水,看看高原,看看这没有人烟的荒野</p> <p>昂拉仁措——一措再措路上的第11措</p> <p>我们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只能参照昂拉仁措的方向前行</p> <p>最担心的还是轮胎千万别再出问题了</p> <p>没有导航,没有轨迹,有时转好几个圈都找不对路</p> <p>没有车辙印了!就需要仔细寻找,有些地方还不敢去,担心车陷在里面不能自拔</p> <p>照片中的车辙印,就是我们走过的轨迹,我们已经找不到去往改则的路了</p> <p>终于在湖边发现一条正在修的路,于是我们就上了这条没修好的路,这是一条通往山顶的路</p> <p>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条断头路</p> <p>此路不通,快到图片上的蓝房子就没有路了!</p> <p>到现在车里的油已经不到一半了,这种烂路又特别费油,我们还不知道通往改则的路在哪里?如果油用完了还没有跑出无人区,我们就有可能“挂”在这里,我们实在不敢再往前走了!</p> <p>趁着天色没黑,赶紧往回赶路!这种地方白天都找不到路,晚上更糊涂!</p> <p>于是我们开始原路返回</p> <p>半夜11点,另一辆车的轮胎也报废了!</p> <p>车辆终于抛锚在路上了!</p> <p>请继续关注巍哥一措再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