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向北海(31)红军长征首发地

识途老马

<p>11月22日,骑向北海第29天。从江西遂川县的左安镇到湖南桂东县的寨前镇。今天的骑行是在山区内“转山”。</p><p><br></p><p>早饭时听店老板讲,到桂东的路都是上坡,虽有下坡,但总的是上坡多下坡少。桂东县离此地有48公里,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那么就到桂东县吃午饭。谁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的山路,不亚于前两天在井冈山上骑行的情况,骑上黄洋界是一路的上坡,而这里是有上有下,井冈山的爬升为1000米,而这里直线爬升不到900米,但多次的下坡后又爬升,总爬坡高度将超过了1000米。另外是在毛毛细雨中骑行了四五个小时,浑身内外湿透。外边湿一身(雨淋),里面一身湿(出汗)。下坡时,风一刮,湿透的衣服贴在胸口,感到冰凉,担心出现失温现象。</p><p><br></p><p>左安镇的海拔是215米,7:30出发,10分钟就爬了近30米的高度。</p><p>毛毛细雨比较密集,出镇后就穿上了雨衣。</p> <p>20分钟后,爬升了200米。</p> <p>山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多数都盖起了楼房,老式的民居也越来越少见啦。</p> <p>越往山里,毛毛细雨下的越紧。</p> <p>又是上坡。</p> <p>继续上坡。</p> <p>这里不像爬井冈山那样的一直都是上坡,而是一会上坡,一会下坡。</p><p>又爬上了一个山坡,路边休息。</p> <p>山区老桥。</p> <p>骑行了25公里,用时三个小时,爬到了海拔620米。</p> <p>到了湖南界,省道的编号由江西的S315,改为湖南的S344。</p> <p>刚进入湖南桂东界的一座桥梁在整修。</p> <p>右侧有一条从井冈山方向来的道路,虽为近些,但属县道,难度系数大,因而避之。</p> <p>继续上爬。爬了一坡又一坡,翻越一山又一山。</p> <p>已爬升到海拔802米。</p> <p>山区孤立的民居。</p> <p>山区微信,扫码加水。</p> <p>雾和雪霜的提示牌。</p> <p>临近12点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肚子已提醒该进食了。</p> <p>于是,取出前日准备不时之需的面包充饥。</p> <p>前面浓雾。海拔已上升到1000米了。</p> <p>路边,薄雾下的小瀑布。</p> <p>山区也有民宿。</p> <p>离桂东县还有12公里,转弯后就要下山了,这里是今天海拔的最高点1070.2米。</p> <p>进入“寒口镇”,路边“湖南省山地车赛车基地,桂东全程18.8公里赛道终点”的标牌。</p> <p>原打算在桂东县找宾馆提前入住,换下湿冷的衣服。结果到了桂东县一看时间才13:30,经看导航离下一个乡镇“寨前镇”有13公里,因此决定继续向汝城方向骑行,骑到寨前镇再入住。</p> <p>出了桂东县,就上了G106国道。</p> <p>进入“寨前镇”,看到了有“红军长征首发地”的指示牌。</p> <p>向前骑200多米,在G106的国道的路边左侧,看到了“红军长征首发地”的石刻。</p><p>寨前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28年8月23日至24日,毛泽东同志在寨前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也是红六军团誓师西征之地。</p> <p>在广场上,前边是在青石板上刻着“红六军长征路线图”。后面有一尊红军长征出发时的塑像,后边的墙壁上是一组红军时期的浮雕。</p> <p>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位于桂东县寨前乡沤江与汶江交汇处,三面临江,茂林修竹、风光旖旎。</p> <p>1934年7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六军团(当时叫红十七、十八师)撤出,向湖南转移。8月7日,红六军团部9758人,以从桂东调来的独立第四团为前导,由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开始突围。主力部队经新坑铺于11日抵达寨前,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滩上召开连以上的干部誓师大会,会议由萧克主持,遵照中革军委指示,在会上宣布红六军团正式成立。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宣布了中央命令:任命任粥时为中央代表,随军行动;萧克为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并以任粥财为主席,萧克、王震为委员组成军政委员会,作为红六军团长征的最高领导机关。同时宣布了转移任务与行军纪律,对全军行动作了进一步战斗动员。红六军团是长征先遣部队,在寨前正式成立并誓师西征,由此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序幕。</p> <p>在一条河上有一座“红军桥”,另外一个地方,还有座“长征桥”。</p> <p>今天,从江西遂川县的左安镇到湖南桂东县的寨前镇,骑行了62公里,比骑井冈山时难度系数大。</p><p>昨天,从茨坪海拔865米,降到左安的215米,今天最高提升到1070米,到寨前镇又降到了710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