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一一代林小学“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孟村代林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全面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代林小学10月9日举行了以 “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启动仪式。</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代表宣讲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的种类等。</p> <p class="ql-block">  宋校长现场讲解如何垃圾分类及其操作流程,并要求同学们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力争做到垃圾正确分类,倡导小手拉大手,让学生把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希望村民齐参与共同支持这次活动。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纷纷在“垃圾不落地文明共传递”的条幅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 随后,代林小学通过校园电子屏、宣传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为系列活动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董安乐老师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垃圾分类 环境变美”。</p> <p class="ql-block">  分发“垃圾分类”倡议书</p> <p class="ql-block">  各班开展“垃圾分一分 生活美百分”的主题班队。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乱扔垃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我给垃圾分分类、制作环保垃圾桶”等环节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坏处。</p> <p class="ql-block">  垃圾回收利用的第一步就是 “垃圾分类”。比如,PE饮料瓶,标签、瓶盖、瓶身须分别扔入不同的收集箱。由于瓶盖和瓶身的材质不同,如果混合投放,不但材料无法再次使用,还有产生燃烧甚至爆炸的危险。通过采用正确的垃圾分类法,经过不同工序的加工后,瓶身可变为电线电缆、包装容器等,而瓶盖则能成为合成纤维、电器外壳等物品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  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p> <p class="ql-block">  营养餐垃圾中的鸡蛋皮怎么办?代林小学的孩子们主动想办法,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宿”,把鸡蛋皮积攒下来,埋在树底下,给小树上肥料,这可是个好主意。宋校长让孩子们自己认领“班树”,各班照顾好自己的小树,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废物利用意识,又锻炼了劳动能力,还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心❤️</p> <p class="ql-block">  看见各班级黑板报别样的绚丽,表露的是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是文明的另一种写照。</p> <p class="ql-block">  垃圾分类说易也难、让同学们都做到正确的投放垃圾方法。为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及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代林小学开展了“垃圾分类”手抄报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普及这次“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不仅要帮助孩子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开展“变废为宝”用废弃物制作手工,制作小小垃圾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不断提高学生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p>

垃圾

分类

代林

学生

活动

瓶身

可回收

小学

瓶盖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