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建筑,追溯历史,约六七千年前,已出现房屋的基本模样,诗经《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是对西周时期贵族建筑的生动描述,房屋的宏大庄严,飞檐灵动,与今天的宫殿建筑已非常相像。</p> <p class="ql-block">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建与中国社会一样,是一个长期发展,没有中断的体系,在二十世纪初之前未有根本性变化。与西方砖石结构、单体建筑又不同,中国古建是木构、群体院落为主体的,强调空间感与序列感,注重对建筑体进行美化装饰,增强其艺术性和精神功能,丰富的雕饰与建筑组群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呈现。</p> <p class="ql-block"> 从时代划分来看,不同阶段社会的整体状态又使得中国古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无实体庭院建筑可寻,考古显示此阶段是中国建筑形态的孕育与初步形成期,木框架结构趋于成熟,房屋形式多样化;在此基础上隋唐成为中国建筑最为自信自豪的时期,雄伟、宏大、古朴、明快;宋辽金时期,转向细腻、柔和、华丽;明末至清代,趋于工整、端庄、僵化。</p> <p class="ql-block"> 从中国建筑结构来看,主要分屋顶、墙体、台基三部分,其中屋顶又是最抢眼的一环,从屋顶的不同形制,又划分为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从屋顶形态就可以基本判断一所建筑的年代和等级,而屋顶与墙体柱子连接的斗拱又是木框架结构中最亮眼的一笔,不同式样的斗拱又将凝聚中国匠人智慧的榫卯技艺发挥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 木构建筑取材方便、居住舒适,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而易起火灾、不易留存也是与之具存的。国内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京津冀地区,最古的当属辽代建筑蓟县独乐寺,辽承唐风,从中也可领略唐代建筑风采,宋代建筑代表则首推正定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 蓟县独乐寺,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始建于唐代初年,重建于辽统合二年,即公元984年。</p> <p class="ql-block"> 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p> <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观音阁,单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观三层,高23米,是中国现存木结构楼阁建筑中最高的一座,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华作品。</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雄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以及屋顶的和缓坡度,稳固而庄严,在形制上与唐代建筑极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 阁内耸立着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像,头部直抵3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10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为“十一面观音”,观音像制作于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p> <p class="ql-block"> 蓟县白塔,离独乐寺300米,辽清宁四年(1058年)建,明清均有重修,塔高30.6米,平面为八角形,下部为密檐式,上部为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p> <p class="ql-block"> 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定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 河北正定隆兴寺,堪称北宋汴梁之外的名剎之首,隆兴寺完整展现了宋代寺院前殿后阁的布局,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和大悲阁等建筑,形成中轴对称格局,整个寺院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的摩尼殿是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隆兴寺建筑群中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一座,建于1052年,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特点是屋顶特别复杂,在一个大殿当中四边都出小房子,有好多个屋顶,看起来非常丰富。这种构造打破了唐代以来方形大殿略显单调沉重的格局,使整体建筑形成雄伟沉稳的基本风格,同时又不失华丽轻巧之美,为宋代建筑之精华,遗憾的是在我国渐渐失传,摩尼殿成为国内仅存实例。</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先生先后四次测绘摩尼殿,他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重檐歇山的殿身,四面加歇山抱厦,而抱厦却以山面向着四方,这种布局,除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受,尤其是在立体布局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内北墙为一座宋代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央端坐五彩自在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如与颐和园牌楼相对比,体积虽小了几号,却明显有一种朴实粗壮,孔武有力之感!</p> <p class="ql-block"> 慈氏阁,建于北宋,高二层,歇山顶,平面、外观与转轮藏殿相似。殿内有木雕弥勒佛像,高7.4米,据说是用一根独木雕成,因弥勒的意译为“慈氏”,因此命名为“慈氏阁”。</p> <p class="ql-block"> 转轮藏殿内的转轮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也是仅存的宋代转轮藏实物,转轮藏架被设计成下檐八角形,上檐圆形的亭子,亭子上的梁、柱、斗拱的多处做法,均与宋营造法式一致。</p> <p class="ql-block">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据记载,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p> <p class="ql-block">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高19.2米,周身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span>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最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实证古代超一流冶金技术,也是隆兴寺内“六最”之首。</p> <p class="ql-block"> 正定作为昔日北方雄镇,今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隆兴寺外,还有四座风格不同的古塔,均来历不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惠寺华塔</p> <p class="ql-block"> 广惠寺华塔,原名多宝塔,俗称花塔,始建于唐贞观年间(785-805年),宋、金及明清期均有重修,在中国砖塔中属造型奇异,装饰最为富丽,梁思成称其为“海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 华塔的主塔四角各有一座六角形小塔与之相连,小塔环抱主塔,形成子母塔之势,塔顶丰满,犹如花瓣,塔身彩塑有狮、象、菩萨力士等雕像,高低错落,壮观秀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元寺须弥塔</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p> <p class="ql-block"> 须弥塔为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高39.5米,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其外观简洁疏朗,古朴无华,端庄大气,与西安大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p> <p class="ql-block"> 塔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 安置在开元寺里的五代时期的赑屃,全国最大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济寺澄灵塔</p> <p class="ql-block"> 临济寺澄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通高30.4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整体造型美观,稳重挺拔,当年梁思成考察澄灵塔后曾评道:“清新秀丽,可算塔中上品。”</p> <p class="ql-block"> 须弥座上由勾栏、斗拱组成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唐临济慧照澄灵塔"字图案和花卉图案。</p> <p class="ql-block"> 临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 初名临济院,晚唐禅师义玄驻此讲学并创立临济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宁寺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 凌霄塔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p> <p class="ql-block"> 凌霄塔始建于唐代宗年间(762-779年),共九层,为典型的密檐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40.98米。塔身砖木混合,一至四层为全砖结构,其上五层为木结构,也称木塔。木塔塔心有木质通天柱作为支撑,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古建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中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方式”。</p> <p class="ql-block"> 塔前蹲踞两个石狮子,造型奇特,呆萌可爱,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驯服,经分析界定为元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 紧邻正定的定州,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自古就有“九州咽喉”之称。随着中山汉墓群的发现,大量精美文物出土,再现了其历史文化地位,新建定州博物馆宝贝还是很多的,值得走一趟。</p> <p class="ql-block"> 中国宝塔之王——定州塔,又称开元寺塔、料敌塔,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建塔历时55年,塔高约84米,是现存同时期同结构最高的砖塔。光绪年间地震发生塌陷,80年代开始重修至今天模样。</p> <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我国北方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筹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既体现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阳北岳庙</p> <p class="ql-block"> 曲阳县城内的北岳庙,俗称窦王殿。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唐宋元明清屡加修葺,为祭祀北岳之所,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历代帝王都在此遥祭北岳恒山。清初以后,改祀山西浑源。</p> <p class="ql-block"> 北岳庙主要建筑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有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台殿遗址和德宁之殿。还有碑亭等其它建筑八座,散建在中轴线两侧。</p> <p class="ql-block"> 雄壮的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该殿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外带回廊环绕,重檐庑殿式,琉璃瓦脊,青瓦顶,高30米,占地面积两千余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北岳庙内名声在外的是"德宁之殿"内的壁画,殿内东、西两壁有高大的壁画,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两壁画共有人物73人,形象无一雷同,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北岳庙内存有碑、碣、经幢200多通,并建有碑廊、碑楼,从时代上说,自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各代碑刻俱全,跨越15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修德寺塔,位于北岳庙南300米处。塔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层,高32米,造型奇特。由塔身所嵌石碑记载,该塔始建年代早于北宋。塔基下曾出土一批文物价值极高的北魏至唐代的汉白玉石雕佛教造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定大慈阁</p> <p class="ql-block"> 保定大慈阁,始建于金代(1227年)。有"市阁凌霄"之美誉,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p> <p class="ql-block"> 大慈阁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包括山门和钟鼓楼,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大慈阁重檐三层,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登上三层阁楼,可以鸟瞰保定全市景致。</p> <p class="ql-block">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内奉关羽塑像。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因其坐南朝北,故称倒座关帝庙,全国罕见。</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内门对联,上联: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锁荆州万古神州有赫;下联: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智德无双。</p><p class="ql-block"> 外门抱柱对联,上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下联:青灯对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p> <p class="ql-block"> 距保定不远的满城县南伍侯村,村里有一座辽代古塔——伍侯塔。<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六角密檐式五层空心砖塔,高 22.5米。是</span>目前发现最破旧的一座,塔基和塔身都有不同程度风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蔚县玉皇阁</p> <p class="ql-block"> 蔚县,古为“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蔚州。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至今已数百年,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几经修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 南安寺塔,是蔚县最古老的地上建筑,建于辽天庆元年(1111年),为八角十三层密檐砖塔,高26米。</p> <p class="ql-block"> 北京,从元大都始正式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国都,文化遗产丰富,历史古迹繁多,除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著名遗迹以外,还有一些稍显冷门的古迹隐藏在城区的各个角落。而就殿堂建筑而言,多为明清以后修复和重建,风格渐趋规整、单一,与唐宋时期的恢宏、大气、灵动相比,显得拘谨有余,活力不足。</p> <p class="ql-block"> 居庸关云台,位于昌平南口镇北的居庸关关城内,是元代过街塔的基座,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云台券门内外的浮雕和装饰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刚柔相济,叹为观止,为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券门内墙壁上刻有藏文、梵文、汉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和西夏文6种文字,为研究民族史、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提供第一手材料,其中的西夏文和八思巴文对破译古代文字,研究西夏、蒙古历史都是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团城,位于北海南门,迄今800余年,元代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加筑城墙。乾隆年间大修,增建玉瓮亭,今天的团城基本上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可以明显看出在清代建筑中斗拱已不起结构性作用,只是装饰化的点缀。玉瓮亭内玉瓮传为忽必烈的酒缸,体积大,雕刻精美。团城上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有17棵,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恍似"空中花园",团城门票1元。</p> <p class="ql-block">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中国现存辽塔最多的风景区。自金元,经明、清至今,塔群在六百年中经年累造,民间素有"银山宝塔数不尽"之说。大片塔群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五塔寺,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又名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创建于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其主体金刚宝座塔是印度风格佛塔。在我国同类型塔中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智化寺,位于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原为宦官王振的家庙,明英宗赐名"报恩智化禅寺"。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 藏殿内存有目前北京唯一一具明代转轮藏,结构严谨、雕刻精美,属国内现存为数不多转轮藏中的精品。转轮藏上端还保存完整的藻井。智化寺还存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从宫庭传入智化寺,传袭五百余年从未间断,若赶的机会合适还可以领略一番中古之音。</p> <p class="ql-block">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历时五年完工,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现仅存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寺中明代壁画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明宫廷画师执笔,宝石等矿物质为原料,虽是570余年前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参观票一百元,打着冷光灯,半小时参观时间,在漆黑的大殿里有考古探秘的感觉,其精彩程度足以撼人心魄。原作不允许拍照,另有复制品展示,可随意观瞻。</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庑殿顶,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为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近六百岁,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称"白龙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慈寿寺塔,位于海淀区八里庄玲珑公园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又名玲珑塔,慈寿寺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一所普通市民公园里,矗立着一座距今近五百年的塔,出现在几千年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土上,或许已平常到视而不见,而当驻足仔细观察塔身的各种雕饰,造型、寓意、线条、神韵,虽已残缺,但其透露的曾经的艺术水准艺术精神,确令今天的我们一声长叹!赞叹不已、愧叹不如。</span></p> <p class="ql-block"> 以上所列图片均为寺庙或佛塔建筑,如今这里都不再是宗教修习场所,而是国家重点文物,国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文物,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历史文化遗产,而只有走近文物,触摸遗产,才会切身感受到历史从未走远,古人一直在用智慧与技艺指引我们。</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建筑是立体的诗,是凝固的音乐,而中国建筑更像慢慢铺展开的卷轴画,与附载其上的石刻、雕塑、壁画一起,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鲜活而丰富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我们的历史不止在文献古籍中,不止陈列在博物馆里,更鲜活地矗立在祖国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走访过程中,看到有些地方出于保护,对建筑进行翻新,对留存文物进行修修补补,只是最终效果各种滋味都有吧。就现存文物来说,有的给门前石狮子挂上大红花,屋檐角挂满大红灯笼,墙面贴上花花绿绿广告牌,还有院子里摆放砖头、种植大葱等等,喜庆了,热闹了,又仿佛历史的庄重古朴,文化的素雅宁静被惊扰了,也不知道讲斯文、重格调的老祖宗是否可心?</p> <p class="ql-block"> 逝去的无法追回,幸存的更要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