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巅 徒步探险 赏景摄影 修炼灵魂(游记)

三峡石韵

<p>七千万年以前,三峡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场叫“燕山运动”的地壳运动,将大海变成了陆地。地壳向上隆起,逐步形成了著名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等大山脉。远古时期,长江曾向西流入古地中海,因喜马拉雅山的隆起,迫使长江转向东来,奔泻4300多公里来到三峡地区,以每秒钟七八万立方米的巨大能量要冲出去,群山却聚集所有能量要卡住它,这种山体隆起与江水下切的生死搏斗痛苦悲壮地进行了漫长的6000多万年,直到200多万年前,长江终于胜利了,江水以无坚不摧的威力,硬是将群山切开道道深深的大峡谷,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p><p>这是三峡工程蓄水前的巫峡神女峰下。</p> <p>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第一峡瞿塘峡,长仅八公里,是三个峡中最短、最窄、最险最雄的峡谷。北岸赤甲山,南岸白盐山,山峰拔地而起,陡峭如削,雄壮险峻。杜甫诗曰“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赤白二山隔江相峙,其状如门,故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美誉。</p><p>这是蓄水前的瞿塘峡入口——夔门。</p> <p>瞿塘峡,我情有独钟。五十年前,第一次乘船经瞿塘峡出川去武汉参军,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印象。蓄水前,我曾多次坐大船路过瞿塘峡,每每上船顶,体悟天下雄的奇景。</p><p>这是蓄水前的瞿塘峡。</p> <p>我也曾从白帝城出发,沿古栈道徒步穿越拍摄瞿塘峡,到峡出口处天黑了,无船过长江到对岸大溪镇住宿,只得在信号台下求情搭乘打鱼船,夜闯瞿塘峡上行回奉节。黑咕隆咚,惊涛骇浪,小船与巨浪,与岸边岩石生死搏斗,惊心动魄,印象深刻。</p><p>这是在徒步古栈道上拍摄的瞿塘峡深处。</p> <p>为在蓄水前拍摄即将被水淹没的岸边岩石珍贵资料——三峡石奇观,我曾多次租打鱼船进瞿塘峡拍摄。瞿塘峡谷的山、水、石,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瞿塘峡中穿梭,视角独特,幅幅绝版照片,真实记录了瞿塘峡的千古一瞬。</p><p>这是拍摄租用的小船驶入瞿塘峡中。</p> <p>这是蓄水前我在瞿塘峡出口处拍摄(柯长久摄)</p> <p>北岸赤甲山,亦称桃花峰,是三峡地区最高峰,山形如桃,顶如青蛙头。其下山梁,险如刀刃,蜿蜒起伏,伸入长江。我曾突发奇想,从江边沿着这“刀刃山梁”攀援,一步一步登上青蛙嘴,将看到的瞿塘峡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心灵将产生何等的震撼?</p> <p>奉节县倾力打造并在今年五月开放了“三峡之巅”风景区。风景区内,修建了从桃花峰顶到白帝城的“中国最美步道”。从摄友分享的照片看,步道线路,正好沿着我眼里的“刀刃山梁”(现在知道,那叫“黄岩梁”和“鸡骨梁”)下来。由此,我产生了徒步三峡之巅的强烈愿望。</p> <p>2020年11月14日,奉节天气晴朗,两天后阴雨,瞿塘峡红叶应当最红。这是三峡之巅徒步探险的最佳时间。我当机立断,快速收拾行囊,来了一个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独自一人,乘客车从万州出发,下午两点到达奉节客运站。我打算当晚住三峡之巅,便于第二天徒步,可无车去。车站保安热情地帮我联系了从白帝镇到三峡之巅的长安车,并提醒我,徒步很危险,最好拄拐杖。</p><p>这是在桃花峰顶拍摄的白帝镇。</p> <p>从奉节客运站乘乡镇车到白帝镇,已近三点,长安车李师傅从三峡之巅回来的路上。借此时间,我吃了午饭,买了明天徒步所需干粮饮料。</p><p>白帝镇距三峡之巅三十多公里,守信用的李师傅只拉了我和另外一个山民,一人25元。太阳西下,车在群山之中爬行,从三峡之巅下山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可见自驾旅游的人很多。</p><p>太阳落山时,车到山巅,我在李师傅帮助联系的葡萄园农家乐住下。</p><p>三峡之巅刚刚开放,热度很高,游人很多,接待场所不足,只有两家农家乐,不少想在山上住宿的游客只得下山。</p> <p>葡萄园农家乐离三峡之巅售票处还有步行十几分钟的路程。15日早上在农家乐吃了面条后,搭乘彭女士一家自驾车到了售票处。</p><p>彭女士曾经从白帝城登山徒步到三峡之巅,这给了我信心。她这次携老公儿子母亲前来游览三峡之巅,也夜住葡萄园农家乐。当然他们不可能徒步下山。</p><p>售票处8:30开门。免门票,每人30元电瓶观光车票 ,4公里到达景区入口。</p> <p>过夔乐桥沿栈道上行。</p> <p>红叶已大部掉落,预示桃花山中下部红叶正是红的时候,我心喜悦。</p> <p>已到真正的桃花峰顶,这里打造了一些人文景观。我崇尚大自然,对这些没有多少兴趣,一溜而过。</p> <p>来到三峡之巅观景台,这是智者为我们打造的观赏拍摄瞿塘气势恢宏全景图的最佳观景点和最佳机位。</p><p>观景台分上下两层,上层石上,刻有“三峡之巅”字样。</p> <p>观景台上鸟瞰远望,八公里瞿塘峡,白盐全山尽收眼底,好一派大气磅礴的祖国山水画卷,震撼人心。</p> <p>平生第一次在这个机位拍摄瞿塘峡全景。</p> <p>瞿塘峡全景图对心灵产生巨大冲击力。</p> <p>下层观景台,玻璃制作,分左右两处,用钢柱支撑在悬崖绝壁之上,颇具特色。</p><p>这是右面观景台。</p> <p>这是左面观景台。</p> <p>峡谷正面,白盐山巍峨挺拔,条条山脊,傲骨铮铮。</p> <p>高峡平湖,一汪绿水,碧波荡漾。大船小船,一页轻舟。一改千百年与惊涛骇浪的殊死搏斗,潇潇洒洒,悠悠闲闲,上重庆,下武汉,轻松过峡。</p> <p>上游,白帝城、奉节县城清晰可见。</p> <p>右面观景台上,我用长焦镜头拍摄那“刀刃山梁”,悬崖绝壁上的步道,足可让怯懦者望而却步。对我来说,也同样具有挑战性,或者说,我是专门来挑战的。</p> <p>下游,蓄水后的黛溪像一条大河汇入长江。</p> <p>云雾中,远山飘逸,时隐时现,美轮美奂。</p><p>三峡之巅观景台,观景拍摄,位置极佳,但不敢久留。十点,我离开观景台,开始了人生最为艰险的徒步探险。</p> <p>今天的徒步,三峡之巅桃花峰顶起点,海拔1388米,终点白帝城,海拔175米,高差达1200多米,行程约11公里,这注定不是轻松的徒步。</p><p>昨晚住的农家乐老板娘的丈夫,是景区保安。早上,我向他提出,希望他给我解决一根树条拐杖。在观景台,质朴的保安把做好的树条拐杖送给我,这根拐杖,在我艰难的上下坡十多公里,特别是腿受伤的情况下,对徒步成功起了巨大的帮扶作用。</p><p>从峰顶观景台到黄岩梁,全是峻峭陡坡,人造小道在树林中呈“之”字型蜿蜒下行。在靠长江的一些拐点处,还能看到对岸的白盐山。</p> <p>步道宽一米,就地取材。陡坡,用毛坯条石砌成石梯,梯面凹凸不平,每一步,都得看着地面走,不敢马虎。</p> <p>较缓一点的地段,就用毛坯小石块、小石板铺就,路面仍然凹凸不平。下坡难走,小石板打滑,特别是落叶覆盖,不知那一步会摔跤。拐杖拄在石板上同样打滑,不起作用。几次打滑差点摔倒,我将拐杖拄在石缝处,试着受力后,再挪动脚步,这样安全了许多,但步履维艰,速度很慢。</p><p>整个陡坡步道,除悬崖上“之”字转拐处设有防护链或防护栏外,多数地段没有防护设施。</p><p>陡峭危险的石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但我只会前行,绝不后退。</p> <p>越往下走,红叶越红,越显美丽,景区喇叭反复播放《满山红叶似彩霞》,悠扬动听的歌声在山林中回荡,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激励着我加快步伐。</p> <p>俗话说上坡容易下坡难,我选择的是下行徒步,腿、膝盖承受的冲击力比爬上坡要大许多。靠着拐杖的帮助,我一步一步艰难的走了下来。</p><p>美丽红叶始终伴随着我。</p> <p>“刀刃山梁”已在眼前,大陡坡已被战胜。</p> <p>回望走过的艰难危险的大陡坡,一种阶段性胜利的感觉。</p> <p>身体已有劳累感。坐下来,歇歇脚,吃一个苹果,喝一瓶营养快线,补充一些能量。</p><p>坡下侧后面拍摄,“刀刃山梁”是这样的。</p> <p>“刀刃山梁”的步道,建在几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之上,十分陡峭,向下望而生畏,掉落必粉身碎骨。但我必须勇敢的攀登上去。</p> <p>步道仍然是就地取材的毛坯条石,小石块、小石板铺就。</p> <p>好在悬崖边都有防护栏,小心翼翼,基本安全。</p> <p>静下心来,在较少树木遮挡的防护栏边,观景拍摄,新的角度,新的高度,瞿塘峡展示了不同寻常的壮美。</p> <p>只有到这个点上的人们,才可能欣赏到,拍摄到这样的美景。</p> <p>如此壮丽的美景,时时让我忘记徒步的危险。</p> <p>刀锋尖上,第一次看到“黄岩梁”地标,我现在才知道,我心中镌刻多年的“刀刃山梁”,原来名叫“黄岩梁”。</p><p>中间最高处,就是黄岩梁,步道从远处的桃花峰顶,沿着悬崖蜿蜒起伏下来。</p> <p>黄岩梁顶,步道边缘小树木遮挡了悬崖绝壁的恐惧,防护栏给人以安全之感,红叶相伴,我在石凳上作了短暂休息并喝了矿泉水吃了八宝粥。再细想,从三峡之巅一路下来,不时见到路标,“危石鸟道”距三峡之巅多少米。这徒步小道,为什么取名“危石鸟道”?我感觉颇有深意。</p> <p>看看这“道”,危石,危险之石也。就地取材,毛坯条石、毛坯小石块小石板铺“道”,甚至一些路段连简易防护设施都没有,岂不危险。“鸟道”,只有鸟才能飞过去的山道。取意唐朝诗人刘长卿“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危石鸟道”,在险峻中,充满诗情画意。</p> <p>“危石鸟道”的取名与实际步道非常吻合,我以为,它的现实意义在于:一、就地取材,节约修建成本。二、体现了原生态。三、与瞿塘峡雄奇险峻呼应 。四、提示这是一条户外探险步道,而不是一般游人能够上得去,下得来的观景步道。</p><p>三峡之巅步道总长11.67公里,分为两段,从桃花峰顶到坳口为“危石鸟道”,长9.9公里。坳口到古象馆为“诗意栈道”,长1.68公里。</p> <p>细品“危石鸟道”韵味后,继续沿危石鸟道下行,穿越更为险峻的鸡骨梁 。步道在山脊嶙峋乱石中以势而建,临江一侧深深的绝壁悬崖,鸟也飞不过去。如果看着悬崖走,可能魂飞魄散。</p><p>老年人凭着坚强的意志,步子沉稳,一步一步爬上了山梁。</p> <p>中年人在危石鸟道上走得颤颤巍巍,翻越了鸡骨梁,望着前面尖挺的的黄岩梁,更高的三峡之巅,没有退缩,艰难前行。</p> <p>姑娘们爬得气喘吁吁,危石鸟道检验她们的青春活力。</p><p>白帝城景区、桃花峰景区游客成千上万,而徒步者寥寥无几。我第一批进景区,最后一个出景区,遇到的上行徒步游客只有几十人,没有下行徒步的。在这红叶正艳,天气晴朗之时,甚至没有见到一个摄影师。</p><p>显然,任何一个能够完成徒步三峡之巅的人,都是具有体能、意志实力,敢于挑战自我的勇士。</p> <p>险峻鸡骨梁,悬崖绝壁上,红叶争艳,装点瞿塘峡的美丽与妖娆。</p> <p>“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今年红叶正当时,我正徒步瞿塘峡。红叶相伴大山大江,红叶伴我徒步探险。非同凡响的山河画卷,深深吸引着我,时时停下脚步,靠近悬崖,站稳脚跟,相机咔嚓咔嚓。</p> <p>鸡骨梁,拍摄大片的理想之地,但艰难的徒步没有更多时间精心创作,只得凭瞬间感觉快速一拍。</p> <p>危石鸟道向下延伸,一“之”接一“之”,一拐接一拐,多达”66道拐”,坡陡,但路面较平坦。这里红叶树低矮,色彩艳丽。</p> <p>从三峡之巅观景台下到隐龙槽,这里已是桃花山底。小桥头,路标显示我已走过5215米危石鸟道。徒步三峡之巅“刀刃山梁”的梦想已经实现。</p> <p>从三峡之巅徒步到古象馆,现在只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虽然剩下的路相对平缓一些,但我体力已严重消耗,走起来很吃力。</p> <p>走过小桥,沿着危石鸟道继续爬坡。突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右大腿抽筋,非常疼痛。我赶快将体重移至左腿,用树条拐杖用力支撑右腿,进行简单的推拿按摩后,忍痛继续前行。</p><p>没走几步,左大腿出现抽筋,双腿剧痛,站立困难,我不得不就近找一个小坎,艰难坐下休息一下,取下摄影包,推拿按摩双腿,疼痛稍缓解,一手拄拐杖,一手拉树枝,艰难站起来,相机放入摄影包,咬牙前行。</p> <p>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考验。我全身冒汗,摇摇晃晃,一步一趋,艰难爬上了几百米山坡,回头看走过的路,用手机拍下了身后的景。我走过的,66道拐曲曲折折,鸡骨梁高耸正面,黄岩梁被遮挡,远处三峡之巅倒显得微小。</p><p>到古象馆,前面还有长达五公里山路!前行!前行!我没有退路,只能前行!</p> <p>伤痛挑战我的身体极限,挑战我的意志,甚至,挑战着我的人生认知。步道沿线,没有人烟,全部游客会在最后一班摆渡船五点半之前走出景区。我预感五点半甚至天黑前无法走出景区,后果无法设想。我做了最坏打算,趁手机还有电时,将情况电话告诉了万州的妻子。</p> <p>我150多斤体重加上长枪短炮,腿脚负重很大,得不到休息,疼痛无法缓解。强忍剧痛,用脚步丈量这大三峡桃花山的沉重。实在站立不稳,迈不开腿,我只得艰难的坐下去休息一下,揉搓、按摩、锤打,让肌肉松弛一点。</p><p>我用手机拍下刚才走过的“刀刃山梁”,从桃花峰尖陡坡直下,沿悬崖绝壁边缘登黄岩梁,下黄岩梁,登鸡骨梁,下鸡骨梁,下66道拐到隐龙槽,5.2公里路程,海拔从1388米下降至290米,高差达1098米,一看就是挺吓人的。难怪这三峡之巅“危石鸟道”被称为中国最经典的十大户外徒步探险线路之一。我现在的伤痛,应当是徒步成功必然付出的代价吧。</p><p>伤痛使我陷入困境,我没有任何退路,必须坚强面对。我不后悔,我不胆怯,站起来,继续前行。</p><p>被美景吸引,我拿出单反,偶尔一拍。</p> <p>实在走不动了,坐下捶打腿部。望着,感悟着瞿塘峡的雄奇壮美,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当年杜翁在夔州独登高台与我今天独自一人徒步何等相似,但彼此眼里看到的景和抒发的情绝然不同。在遇到如此困苦时,我没有一点凄苦悲凉的感觉,而是信心百倍地要战胜困境,要证实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p><p>在诗意里,是乎减轻了一些疼痛,不能停下,走,才是硬道理。</p> <p>每前行一步,都是颤颤巍巍,摇摇晃晃的。为保安全,在一米宽没有防护栏的危石鸟道上,我尽量靠山边走,把拐杖拄在长江方向,防止人掉下陡坡。</p><p>我负重前行,忍痛前行,汗水淋漓,严酷的现实挑战我的身体,我的意志,我的灵魂,一个真正男人在坎坷灾难面前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特质,此时得到验证。</p><p>我终于走到坳口,走完了艰险的9.9公里危石鸟道,自我祝贺成功。长喘一口粗气,开始了1.68公里“诗意栈道“的徒步。</p><p><br></p> <p>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句,使奉节有了“诗城”的美誉。从坳口到白帝城步道,是游客的观景步道,取名“诗意栈道”独居匠心,它使人们在观景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诗意栈道较危石鸟道宽,平整,有防护栏,给人安全感。我有希望在最后一班摆渡船五点半前走出景区,我有信心但不敢奢望,因为这时我的双腿太累太痛了。</p> <p>诗意栈道,靠江路缘全程有防护栏。我将双臂的力量加在双腿上,借助防护栏和拐杖的帮助,上坡,左手拉防护栏,右手拐杖向后使力,一步一步交替攀爬。下坡,左手向前握防护栏支撑,右手拐杖向前使力支撑,步伐迟缓,但在不断缩短到古象馆的距离。</p> <p>不忘观景拍摄,时不时快速咔嚓一张。</p> <p>太阳西下,时间紧迫,我强烈希望五点半赶到古象馆,坐上最后一般到白帝城的摆渡船,要不今晚会在没有食宿的瞿塘峡口——“天下雄”的夔门夜宿寒风之中。</p><p>我只得竭尽全力,加快脚步。</p> <p>我的体力已经拼到了极限,我靠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倒下,坚持前行,我一看时间,我无论如何无法在五点半赶到古象馆坐上最后一班摆渡船。</p> <p>太阳就要落山,最后几名游客小跑着去赶末班摆渡船。我请他们转告摆渡船,有受伤游客在拼命走出景区,请等十分钟。五点四十还没有到,就不要管了,开船过去。游客答应了。</p> <p>我双腿接近麻木,几乎不听使唤。但我头脑清醒,意志坚强。拼了,拼命了,我拼尽最后的力气,不再扶防护栏,不再每步拄拐杖,向着码头,跳跳跃跃的奔去,此时的灵魂,得到最严酷的修炼。</p><p>到了,终于到了,五点三十八分!最后几个游客惊讶的冲着我笑,说,我们大家都在等你呢。我倍感温馨。</p><p>两名船员将我扶上船,扶我坐下。我感谢船员们、游客们对我的等待。</p><p>船到白帝城,我吃力上岸。我几乎累瘫了,难以挪步。坐在石阶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回望三峡之巅,感概万千。我徒步成功了!我胜利了!愿我的朋友为我祝福,愿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担心。</p><p>人生之路并不平坦,灾难中能够站立起来的,就是英雄好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