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即便是电视剧,如《决战兰州》、《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解放》等,都对兰州战役的残酷性表现无遗。出差恰逢周末,顺便参观一下兰州战役纪念馆。</p> <p>纪念馆全景</p> <p>门口陈列的兵器</p> <p>兰州守军是西北军阀马步芳所部,守城将领是马步芳儿子马继援。马家军因屠杀红军西路军将士,与共产党积怨很深。据说解放军不接受马家军投诚或起义、务必全歼,以致双方血拼厮杀,战况异常激烈,此役国共两军死伤达2.5万之众。更为惨烈的是,城破后,据说有2000多马家军士兵投黄河自杀。</p> <p>纪念碑远眺</p> <p>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p> <p>纪念馆大厅</p> <p>大厅的雕塑近观</p> <p>当年第一野战军首脑人物:</p><p>他们的后代更是青出于蓝!</p> <p>观后感:战争带来最深重的伤害无疑是普通老百姓,对一个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造成的伤痕永世都不会愈合。当前局部战争虽然在所难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普世价值或多或少形成的共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已经不是爆发战争冲突的理由了,基本可以断定“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战争场景应当再也不会出现了!国际社会成立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各种组织,建立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商机制,多少可以有效地化解了各国之间的分歧,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爆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政治文明,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兰州战役纪念馆无疑给人们敲响警钟,人类应以协商替代厮杀!</p> <p>花絮之一:网上摘录守城司令官马继援的另一面:“在兵败之后,马继援将军中的所有牛马都分给了部下们,让他们回家好好种地,而且还特地叮嘱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千万不要让牛马践踏了路边老百姓的庄稼。抛开立场,马继援本性上还是不错的。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远在沙特的马继援也捐了5000美元,帮助灾民渡过难关。2012年2月27日,马继援在沙特去世,享年91岁高龄。”国内有记者去沙特采访过马继援,据说他闭口不谈兰州战役。</p> <p>花絮之二:纪念碑旁边另有一座一野杨得志将军率领的十九兵团65军捐资200万建立的纪念塔,这座塔颇具规模!心中有个疑问,一野那么多的参战部队,为何只有65军树了一座纪念塔?我参观很多国共战役纪念馆(园),似乎都无此先例。</p> <p>兰州战役纪念馆对面还有这么一个展览,收集了当年外国记者访问延安时拍摄的照片,很不错,不少照片都是从国外大学图书馆里找到的,过去没有见过。</p> <p>这本书以前没有听说,作者是美国前海军情报官员,据称这本书与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是齐名的!</p> <p>这位八路军女战士能把当时的土布军服穿出这种派头,可见不是一般的人,相当的超前!</p> <p>观后感:当年那么多的西方记者在延安采访,居然没有看到红色苏联的记者!延安能接受那么多的西方国家记者前来深入采访报道,而且相处还比较和谐,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上不会以意识形态的不同来交朋友。由此可以推断,中美关系是有历史渊源的,虽然现在有些分歧,最终一定会走到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