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沓沓古镇

旅行者

<p>  我在结束了大同古镇的拍摄后,第二天就赶往原仁怀厅治所在地复兴古镇,原老仁怀县所在地石沓沓古镇。我这次出行的专题是探寻黔北古镇民居文化,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文明史的古国,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蕴藏着丰富文化底蕴。</p><p> 石沓沓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市东门河边,建于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時仁怀县所在地,管辖现在的仁怀、习水、赤水。是仁怀、习水、赤水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称老仁怀。是赤水最老的街区,同時也时川盐道的一部份,旧时的石呇沓非常繁华,各行各业聚集,人气旺盛。小街上的石板路大约一半是石台阶,是在整板大石头上凿刻出来的。这些石台阶现在都还在,拾级而上,踩在脚下的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石条,宽约4米的街道两边古老民居鳞次栉比。作为赤水河航运和城镇发展的見证,石沓沓在赤水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石沓沓与大同古镇,丙安古镇,陛诏传统村落一道构成了赤水的古城旅游,成为了赤水生态旅游重要补充和新的增长点。</p><p>||</p> <p>  复兴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市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文化历史优久,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仁怀厅治所设于复兴,明万历25一28年(公元1597一1600年)平播之乱中,复兴性遭兵祸,房屋损坏严重,此后新建仁怀县迁至留元坝(石沓沓古城),称老仁怀。复兴是川盐入黔的主要口岸之一,是赤水河下游地区的高贸祥地,在成为仁怀治所之时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水运码头。自明代起川盐经此沿赤水河逆行入境,成为著名的川盐及布匹等工业品入黔之仁岸,同时黔北丰富的煤、矿产冶炼和竹木、柴炭、粮食等农副产品随之运往全国各地,长期以来高贾云集,市场繁荣。</p><p> 复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为黔北军事要塞,南宋苗民作乱,明代平播等都在这里发生过战斗。清朝太平军翼王石达开过黔入川,也先后两次攻战过复兴。红军复兴场战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指挥的“四渡赤水”的典型战役之一,1935年1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与川军达风冈、章安平旅在复兴场、白岩背、袁家田、红岩寺等地英勇顽强战斗,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成功应用了“调虎离山”之计,为四渡赤水伟大战役奠定了基础。1998年复兴镇命名为革命老区,是个具备充分条件的历史文化名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