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促成长,专家引领助提升——山东省小学数学“送教支教”研讨活动

莒南二小 胡苹苹

<p>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为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11月20日,在省教学科学院的组织下,“送教支教”活动在临沂一小举行,我们莒南二小数学老师齐聚一堂,积极参与听课,认真学习名师风采。</p> <p>  第一节课是临沂朴园小学徐美霞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徐老师由意境优美的《一字诗》自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数字1,听到这里,我对本节课充满了期待。1能表示什么呢?通过圈一圈,1可以表示6只小鸡、全班同学,线段,并提出这里的1和以前的1一样吗?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这节课还渗透了莱因德纸草书上的数学文化,记录古埃及人分数单位的表示方法。听完这节课,对我以后在教学设计方面有了许多启发。</p> <p>  第二节和第三节课都是《小数的意义》执教老师分别是烟台市蓬莱第二实验小学迟辉和芝罘区文化路小学于伟。迟老师首先由华罗庚的一句话“数是数出来的”引入本节课,其次借助数轴研究小数的意义,最后介绍了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节课于老师也是由华罗庚的一句话“数源于数”引入本节课,整节课借助数轴,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渗透了中西方关于小数的知识,最后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知识,有学有练,使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p> <p>第四节课是河东区教研室王晓艳执教的《和的奇偶性》,王老师通过播放《最强大脑》吴仁俊6秒内计算16个三位数的和视频,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男女轮流模球的形式,让学生猜、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在游戏操作中学生发现了: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p> <p>  第五节课是临沂李官中心小学康立军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康老师幽默风趣,课前还唱了两首歌,拉进了和学生的距离。通过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这一脑筋急转弯,引出物体占有空间,又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物体占有空间而且有大有小。学生在实际感知中体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印象深刻。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找几个同学穿进1立方米的箱子内,看看能装进几位同学,学生更好的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p> <p>  第六节课是兰山区教研臧晓梅老师执教的《可能性》,通过在红色和蓝色两个箱子摸球探究可能性的大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观察、表达中体验到“随着数据的增多,随机性的影响就会变小”这一数学本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大数据的时代,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p> <p>  一次珍贵的送教,一次热烈的交流,一次难忘的研讨。本次活动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严谨认真的教研态度,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有了名师的引领,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初心不变,热心不减,砥砺前行!</p>

学生

本节

老师

送教

课是

数学

执教

教学

小数

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