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纸,纸寿千年

万宝堂艺术馆大仓

<p><br></p><p>宣纸是安徽泾县的特产,古代文人、书画家的最爱。宣纸有很多优点,比如色泽白中透亮,纸质纹理细密、软硬适中。另外宣纸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寿命长,被赞为“纸寿千年”。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着一幅唐代古画,韩滉画的《五牛图》。韩滉生活在公元8世纪,距今已经有1200余年了。这幅《五牛图》就是画在宣纸上的作品。能够存世千年的纸张,简直太神奇了。这么好的纸张,大家肯定会充满了好奇,想了解一下宣纸的历史。</p> <p><br></p><p>宣纸的“宣”字来源于产地,泾县归属于宣城。古时候,造纸工人在泾县生产,商人带到宣城贩卖。由此有了这个名字。宣纸起源于什么时候,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在宣城一带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蔡伦有个弟子,流落到安徽宣城。他特别想要制造出一种光滑洁白的纸张,找名家画一幅蔡伦的画像,以便供奉在家中。他在山中看到了一段被水泡过的青檀树,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浸泡的时间越长,青檀树表皮的颜色越白。</p><p></p><p><br></p> <p><br></p><p>蔡伦的弟子,将青檀树皮剥下来,掺到造纸的原料中,果然有效果。于是经过反复试验,调整纸浆配方,终于生产出宣纸。宣城周边的山中有大量青檀树,蔡伦的弟子就在这里定居,开始大批量生产纸张。后来有人偷取了宣纸原料的配方,反复尝试也没有造出优质的宣纸。至此,人们才发现,泾县附近的泉水清澈无比,没有这么好的水质,光有原料配方也不行。此后,人们一提到宣纸,就会明白特指产自安徽宣城泾县的纸。</p> <p><br></p><p>宣纸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些工艺步骤中还有“不传之秘”。首先,制造宣纸的原材料必须要有青檀树皮和泾县的泉水。其他,宣纸的制作过程共有十八道工序。第三,手工宣纸的制作周期很长,慢则三四年,最快也要一年以上。由于有这么多严格的生产标准,在唐朝的时候宣纸已经成为贡品。</p> <p><br></p><p>宣纸有生熟之分,区分的方法很简单。古人喜欢用舌头舔一下纸张边角,如果唾液的痕迹扩散开来,就是生纸。如果唾液的痕迹没有扩散,就是熟纸。当然了,有经验的高手,上手摸一下就能分辨出纸张的生熟。生纸是经过抄纸晾晒后,直接形成的纸张。熟纸是把生纸进行再加工,用矾、蜡、胶等材料,改变纸张的质感。生纸适用于水墨渲染,熟纸适用于工笔重彩。两种性质不同的纸张,拓展了宣纸的使用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