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润童心,“研”途共成长——文正教育集团文达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观摩活动

圣蕾幼儿园巨能园

<p>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看出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主题墙面是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发挥着隐性教育作用,它不但能给予幼儿美的感受,还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为了提高教师主题环境创设能力,更深入地发展环境的重要作用,文达幼儿园开展了走廊环境创设评比活动。</p> <p>  本次活动评比观摩内容围绕主题墙、游戏故事,养正十条及走廊环境展开,活动采取的是“参观讲解”的方式,由各位老师全面细致的讲解本班墙面环境创设的思路及立意。</p> 话·主题墙 <p>  老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幼儿的兴趣所在和幼儿共同创设的主题墙生动有趣,改变了以往主题墙由老师主导的模式,更多地融入了幼儿的元素,主题墙成为了以幼儿为主体围绕主题内容的展示墙,真正的实现了主题墙的教育意义,实现了幼儿与环境的“对话”</p> 谈·养正 <p>  养正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涵,不再是单纯的老师和幼儿讲课式传授,而是把养正内容贯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促使幼儿把养正十条内化于心,做到生活处处有养正,养正规范幼儿的一举一动。</p> <p>  “小小值日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维护班级环境是大家的责任。</p><p> “光盘小卫士”行动用树榜样,表优秀的方式来引起幼儿珍惜粮食的情感,体会“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做到“按需取餐营养全”。</p> 看·游戏 <p>  在主推游戏的大背景下,各班老师遵循“闭住嘴,管住手,瞪大眼,竖起耳”的十二字方针,退出幼儿游戏舞台,把游戏权利还给儿童,给予幼儿最大程度的放手,抓住幼儿的精彩瞬间,通过和幼儿沟通交流,引导幼儿游戏深入发展,最终生成自己的游戏课程。</p> <p>  小小积木,大大乐趣。孩子们在探索积木的过程中一起商讨积木可以搭什么,可以搭幼儿园,可以搭滑梯,孩子们把主题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用梯子和积木一起探索什么形状可以滑下来,什么形状滑得更快。</p> <p>  不同材料特质给了幼儿不同的探索空间,孩子在游戏中的合作和对话,让幼儿的游戏变得灵动起来;一个被扔到顶篷上的球被孩子们当作了遇难的“榴莲”,于是孩子们开始了一场解救“榴莲”之旅,可是该怎么解救呢?聪明的孩子们通过讨论搬来了梯子,从双面梯到四面梯再到最大的四面梯与梯子的组合,这其中的每一步都体现出了幼儿的智慧与教师的支持。</p> 赏·长廊 <p>  一条长廊,绘制文化,在这次的活动中,老师们大显神通把墙面都利用起来,通过悬挂的方式把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展示出来,让一条条走廊被童趣所充满,只要有墙面,就有孩子们奇奇怪怪的想法,让幼儿园真正变成“幼儿”的活动场所。</p> <p>  在观摩过程中,园长们发掘教师们的特色与亮点,并及时就环境的误区进行了及时点评和指导,最终园长提出墙面不应该成为老师的负担,我们要改变已往一提到墙面就发愁的模式,要把墙面交还给幼儿,让墙面成为展示幼儿场所,让孩子的东西成为墙面的主题,让孩子参与到班级墙面的设计中来</p> <p>  在环境创设的教研中园长提出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既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师们在观摩的过程中讨论、学习、交流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作用,更深切的体会到环境不仅仅是墙面设计,更重要的是营造温馨氛围,体现幼儿学习轨迹。</p><p> 此次活动拓宽了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经验,提升了教师对环创的认识并提醒我们要用儿童视角审视环境,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p>

幼儿

环境

墙面

创设

游戏

主题

幼儿园

孩子

老师

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