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运河边走一走

秋日暖阳

<p>时间:2020年11月22日 地点:扬州</p><p> 今天,我和未央书院的一帮学友们跟随李映红老师来到扬州运河边上游玩。</p><p> 第一站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p> <p>  今扬州的天气阴沉,下着如丝的小雨,开阔的运河水面吹来的风立即让我们感到阵阵凉意。但大家游兴不减,一到运河边大家欢呼雀跃起来。我的耳畔不断听到李老师和孩子们一问一答的对话声。我想: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去游学,大概就是这样吧!</p><p> 没想到李老师开讲的第一个景观竟是运河边不起眼的草地上的一处浅浅的小沟,老师说这叫旱溪,通常,是不放水的溪床,平常在它四周种些花草,雨季可用它盛水排涝,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可用于私家园林设计。日本叫枯山水,有禅意,节水,低维护,方便介入。</p> <p>  面对浩渺的运河,李老师开启了娓娓道来的运河历史的讲解。</p><p>一、大运河的历史</p><p> 第一次大规模开挖:</p><p> 刊沟:吴王夫差开挖了古运河的第一撬。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该运河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p><p> 古邗沟的开凿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淮安、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此诞生。</p><p> 第二次则是隋炀帝时的修建,称为南北大运河。这次工程世界上最大,共分四段进行。公元605年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水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同年疏通扩大了邗沟旧道,南起江都,北至山阳。公元608年从通济渠向北延伸,通涿郡(今北京市)开永济渠,南接黄河。公元610年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这样,前后用了不到6年时间,大运河全线工程告成,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第一条贯通南北的运输大动脉。</p><p> 第三次是在元朝,形成了现如今的京杭大运河。自公元1281年起开始分段开凿新的大运河,至公元1292年在著名水利工程家郭守敬主持下,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至此,从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起,到通惠河竣工止,先后经历了1779年,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p> 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p> <p>  我们跟随李老师的脚步,沿运河向前走着。李老师指着右侧草地上一个大约两米直径的大铁锅说,这叫铁镬,是镇水之用的。当运河水位涨落时,河岸近水处有刻度,而铁镬随之上下漂浮,由于分量重,不会因水势风势漂走,观测人员可凭此读出水位。</p> <p>如果说铁镬是现实中的镇水之宝,那趴蝮就是人们意象中的神兽。传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头生犄角,身披龙鳞,面如雄狮,尾似猛虎。是大运河常见的神兽。人们以此镇摄水妖,祈福平安。</p> <p>  站在总书记刚刚站立过运河三湾倒几模型前,我们全队都异常兴奋,都为我们有这样雄才大略的祖先而备感自豪。跟着李老师的讲述,我们进一步了解与三湾运河历史有关的事件和人物。</p><p> 扬州运河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人物:</p><p> 刊沟和吴王夫差:刊沟是运河历史的元点,吴王夫差开挖了运河的第一撬。</p><p> 茱萸沟和吴王刘濞:在汉文景之时,即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后的300余年,吴王刘濞开沟自茱萸湾(今湾头)通海陵仓(今泰州)及蟠溪(今如皋市东城乡),目的就是为了运盐通商,这条沟也被称为运盐河(一名茱萸沟、邗沟,今称横河)。</p><p> 三湾和扬州知府郭广复:湾,《广韵》:“水曲也”,表示水流弯曲之处。三湾得名,与运河水道走势相关。扬州自古以来,地势北高南低,上游淮河经扬州古运河流入长江时,水势直泻难蓄,行走运河的漕船、盐船常常在此搁浅,《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九):“万历二十五年四月,江都运河南门二里桥一带水势直泄,为盐槽梗”。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扬州知府郭光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沿河舍直改弯,将原来近200米长的河道变成了1800米,以增加河道长度和曲折度的方式来抬高水位和减缓水的流速,彰显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水工智慧,后人称该段河道为“三湾子”,堪称“三湾抵一坝”。</p> <p>树荫连廊</p> <p>李老师问:眼前的这座网红桥,谁能说出象什么?有说象世界之窗的,有说象电视屏幕。李老师说像不像散开的剪纸呀。大家连声说像。尤其是我们走过这座桥很远了,回眸看到她的全貌,更觉是小时候完成剪纸后用两手拉开的形状。这座桥叫剪影桥,灵感来自于扬州四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剪纸。</p> <p>亭台楼榭的"榭“长这个样子。</p> <p>凌波仙子,泛舟运河</p> <p>站在正在筹建运河博物馆前,李老师说在昨天,这座博物馆刚刚命名,叫扬州中国运河博物馆。</p> <p>近处是一树一树依依的杨柳,远处是一片一片摇曳的芦苇,运河水静静地在微风细雨中泛着涟漪,几字形的水工走势让运河更是妩媚与辽阔兼具,李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蒹葭》,"遡迴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p> <p>第二站马可波罗纪念馆。</p><p> 纪念馆原址为晋代谢安舍宅,清代赠设书局于寺内,刊刻过著名的《全唐诗》。为纪念这位古代来自威尼斯的友好使者,201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同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扬州市广陵区泰州路102号兴建了马可·波罗纪念馆新馆。</p><p>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人,著名的国际旅行家。1275年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礼遇和重用,先后代表元政府出使过波斯、印度、安南等地,并在扬州任官三年(1282-1284)。</p><p>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于1265年到达蒙古帝国的夏都上都(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与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p> <p>  离开了马可波罗纪念馆,我们一行人,沿着运河走呀,走呀,运河好长呀,此段的运河,水面不宽,直直地通向远方,似乎总也走不完。在一处文化墙前,李老师停下脚步,浓重地向我们介绍,这是一堵状元墙,凡近年获得高考状元的学子手模皆展现于此,以示扬州政府对十年寒窗学子孜孜以求精神的褒奖,对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高度肯定。同行的两位老师更是深有感触,做学问,成事业,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没有什么事能随随便便成功。</p> <p> 第三站:吴道台宅第。</p><p> 沿着运河前行,我们来到吴道台宅第,这家兄第四人,三人院士 ,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不由地心生崇敬和向往。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p><p> 吴道台宅第建于1904年,坐落在扬州市区泰州路中段,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宅主吴引孙道台(光绪己卯年中举,曾任广东、甘肃、新疆、浙江布政使、巡抚等职)用40万两纹银,邀其表兄周颖孝督建,从浙江请设计施工人员,仿造宁绍台道衙署,结合扬州建筑风格,建设而成。宅院主人:吴引孙(1851-1920),字福茨,江苏仪征人,祖籍安徽歙县。</p> <p>在此处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张謇,和他濠南别业相类似的西洋建筑。李老师介绍,吴氏兄弟和张謇是好朋友,此处是主人会见外国友人之处。</p> <p>有福二字,我尤其喜欢。比起许多文人书斋名字的文化气息来,有福更接地气。有福气的人才会读书,读了书才有福气。多实用的劝人读书的道理呀!</p> <p>道台家门口的这副对联和状元墙的这副我尤其喜欢。要读书,读书于己能明白事理修身养性,于家能家族兴盛诗书相传,所谓的好家风带来真福气。读书于国,也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途径,成才未敢忘忧国,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p> <p>在吴家的藏书楼侧海楼前留下全队的合影。</p> <p>  第四站:盐宗庙、盐运博物馆</p><p> 离开了吴道台府,来到不远处的盐宗庙,它在康山街。扬州虽是一座因盐而兴的城市,但盐宗庙的建立并不很早。清同治元年(1862),时任两淮盐运使的乔松年在泰州以六百缗钱购买画家顾坚之别墅,易名“小香岩”,后来又在其西侧将原明珠禅院改为“盐宗庙”,再把两者合并一处,建大门三楹、左右翼墙各一门。次年落成,乔松年亲撰《新建盐宗庙记》一文,镌碑嵌于庙内壁间。这就是中国南方,也是两淮盐区的第一座盐宗庙。</p><p>据《光绪江都县续志》卷十二载:“盐宗庙,在南河下康山旁,祀夙沙氏、胶鬲、管仲。同治十二年(1873),两淮商人捐建。” 《民国江都县续志》因之。关于盐神庙或者盐宗庙,在曾仰丰先生的《中国盐政史》一书里并无记载。在郭正忠先生主编的《中国盐业史》里,也只简单地提到,早在赵宋以前河东解州建过盐宗庙,然后就是清代的泰州建过盐宗庙,却并未提到扬州。</p><p>扬州盐宗庙供奉的神共有三位,即夙沙、胶鬲、管仲。</p><p>夙沙。夙沙氏就是解州盐宗庙里的“宿沙氏”。据说古人第一次煮海水为盐的,就是夙沙氏,所以他应该是人工盐的首创者。据记载,夙沙氏或宿沙氏,原是一个古老的东夷部落。有关它的传说记载,记载中存在着很多矛盾。段玉裁《说文》注引《吕览》注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而《庄子》认为,大庭氏是与神农氏同一时代或者早于神农氏的部落。《太平御览》引《世本》称:“宿沙作煮盐。”下有小注,说夙沙乃是齐灵公的大臣。又据《鲁连子》称:“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虽十宿不能得。”《鲁连子》相传为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撰,他所记述的夙沙既不是神农本人,也不是神农时期的夙沙部落,而是出自于夙沙部落或家族的以善于煮盐出名的盐工。我宁可相信,夙沙代表的是一个最先煮海水为盐的家族,夙沙本人可能是这个家族中最善于煮盐的老盐工。所以,后人尊之为“盐宗”,而不视之为“盐神”,是有道理的。</p><p>胶鬲。胶鬲是殷商时代的一个鱼盐商贩,起初隐居在商地,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后来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又问:“什么时候到?”回答说:“甲子日到殷城外。”于是胶鬲回朝复命。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复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胶鬲。”从这个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与胶鬲之贤能,胶鬲因此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孟子·告子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过去盐商常用一副对联,叫做:“胶鬲生涯,桓宽名论;夷吾煮海,傅说和羹。”联中所举的四人,都和盐业有关,其第一人便是胶鬲。</p><p>管仲,就不必多谈了。他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齐桓公重臣。管仲大力进行改革,使齐国的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国力大振,在诸侯中威望日高,从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号霸主,他本人也被世人称为名相。管仲著有《管子》一书,有相当篇幅谈到经济。管仲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多次谈到“利”,盐利即为其一。 《管子·海王篇》多涉及盐策,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盐政理论。其要点有二:一是确立盐税为人头税,二是确立盐专卖政策。自春秋初期管仲提出由国家控制山海矿藏,实行盐铁专卖,充实国家财政,盐的生产、税收、运销就一直实行统一管理。“盐政”一词由此得来,至今延续了两三千年。因此,奉管仲为“盐宗”自是必然。</p> <p>在盐运博物馆,屋顶设计极富冲击力,奔腾的运河水呀,一波一波,永不停歇,滋养着沿河的中华儿女。此处说是博物馆,实物展示很少,墙上悬挂的是运河历史图片介绍,扬州盐运在当时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柱性的作用,甚至上升到了动关国计的高度。</p> <p>一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李老师说她在五年前就开始关注运河的前世今生,今年得以落到行动上来,恰与总书记的行程相遇,心中备受鼓舞,更觉作为一位从业多年语文老师,过去三十年她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而今后她要带孩子们走出教室,从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去了解更多的中华文明。</p><p>我们未央书院的一行成年学子,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也备感幸运,和未央书院的相遇,和李老师的相遇,和运河的相遇,都是2020年我们最美的相遇。大家纷纷期待下次的远行。</p>

运河

李老师

扬州

马可波罗

宗庙

夙沙

三湾

管仲

邗沟

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