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攻》到《挺进报》

宁靜可以致远

<p>1946年10月我由《大公晚报》的</p><p>副刊主编罗承勋介绍《国民公报》</p><p>编辑主任杨正南,杨决定聘我担任</p><p>《国民公报》编辑,这是公开职业</p><p>罗承勋和我原耒也不认识,赵隆侃</p><p>介绍的。那时罗和杨都是共产党员</p><p>不过当时并不曾这样告诉我,可能</p><p>是不便建立横的关系,也有可能是</p><p>组织关系尚未勾通,而只是以思想</p><p>相通的朋友关系在交往。我那时的</p><p>组织关系,是南方局青年组领导下</p><p>一个青年工作小组的成员,负责人</p><p>是赵隆侃。他直接和南方局青年组</p><p>联系,传达指示,布置任务,安排</p><p>工作。这个小组的成员除了我之外</p><p>还有向洛新和王大昭。我们四个人</p><p>之间,还有一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p><p>1944年,向洛新、王大昭和我都在</p><p>育才学校文学组学习,而赵隆侃则</p><p>是社会组教员,我们几个同学自发</p><p>组织起一个哲学学习小组,由主任</p><p>力杨老师推荐,请赵隆侃当我们的</p><p>指导老师。从那时起彼此都很熟悉</p> <p>1946年2月,我离开学校出来参加</p><p>工作的时候,就是由社会组的主任</p><p>廖意林(育才地下党支部书记)给</p><p>介绍南方局青年组的黎智同志再由</p><p>他交代到赵隆侃那小组去工作的。</p><p>当时,陆续到赵隆侃这个小组去参加</p><p>工作的还有文学组的邓菱(邓先纯)</p><p>社会组的胡芳玉(在渣滓洞殉难)等</p><p>这个时候由于工作情况的变化,只有</p><p>我们四个人还在一个组里算核心成员</p><p>因为每个人还负责联络一些彼此都不</p><p>勾通的人在开展工作,各人具体工作</p><p>都是单独向赵隆侃汇报,由他来汇总</p><p>有时坐在一起来开会,也只是赵传达</p><p>上级指示,工作要求,和阶段性部署</p><p>所讨论的也是共同性的东西。</p> <p>用赵隆侃的原话来说,我们这是一种</p><p>介乎师友之间的关系。互相都很熟悉</p><p>往来也很密切,各自住在什么地方和</p><p>哪些人有往来,大体也都晓得。有时</p><p>甚至是你的朋友也就是我朋友,大家</p><p>都信得过,都有交往。这个时候,赵</p><p>和王大昭都在中学校当教员,向络新</p><p>刚去管资料,唯有我的职业是编辑。</p><p>大家都没有编报纸的经验,我又是</p><p>单枪匹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去</p><p>独立作战。以我的学识、能力经验</p><p>都是不够的,因而很感到为难。是</p><p>赵隆侃出了个主意,另找一个园地</p><p>去学习编辑报纸的业务。于是由他</p><p>出面去找罗承勋协商,在罗主编的</p><p>晚报副刊上,单独开辟一个专栏,</p><p>刊名就叫《青年界》大概双周一期</p><p>每期约三四千字。这个专栏是专为</p><p>青年读者开辟的,由我负责组稿、</p><p>编辑,每期编成以后,交罗承勋去</p><p>发排。到底出了几期,现在也不大</p><p>记得清楚,不过其中有两期还明白</p><p>一期是1946年底到1947年初的专辑</p><p>一期是“抗议美军暴行”(沈崇事件)</p> <p>刊物出来了,反响也就来了。这都是由</p><p>赵隆侃传达的。一个是组织上来的批评</p><p>说你们这是怎么搞的,打开一看就晓得</p><p>是我们自己的人在干!意思当然是指太</p><p>红了,弄得很突出政治,不懂得斗争的</p><p>策略。一个是《彷徨》的杂志主编看了</p><p>这个刊物,对我们这些写文章的感兴趣</p><p>请求组织上查明一下来历,如果可能就</p><p>约我们替他们写稿。对于这两个意见呢</p><p>我是一则喜,一则惧。惧的是一开头就</p><p>干了蠢事,挨个批评。喜的是居然有人</p><p>还把我们“赏识”起来了。</p> <p>《彷徨》杂志,我原来也是知道的,</p><p>不过当时自以为已是找到正确道路的</p><p>坚定的革命者,这种刊物是给那犹豫</p><p>观望,还在歧路上徘徊的人看的,我</p><p>当然用不着去读,所以从来就不曾去</p><p>翻过。现在知道了来历,晓得是故意</p><p>弄得“灰皮红心”,当然义不容辞地</p><p>理当支持。于是就答应为他们写稿子</p><p>进而又结识了这家刊物的编辑蒋一苇</p><p>和陈然,至于搞发行的刘镕铸不知道</p><p>我们几个人都替《彷徨》写过稿子但</p><p>具体写过什么文字,回忆起来却茫然</p><p>指认得出耒几篇。当然,从此我们就</p><p>把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建立了起来加以</p><p>许仁铎、张子敏、蒋真这一条线联系</p><p>于是又进而成为了有私交的朋友往来</p><p>也就更多。后来,向络新竟成了这家</p><p>杂志的编委。在记忆中间,陈然就是</p><p>一个性格沉静的人,在人多嘴杂场合</p><p>往往他总是听的时候很多,但却听得</p><p>很专注,偶尔搭一两句都很中肯。他</p><p>没有写过诗,也没有对诗有什么看法</p> <p>1947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以突然</p><p>袭击的方式,宣布封闭《新华日报》</p><p>四川省委等公开机关,并把全部人员</p><p>送回延安,我们这些做地下工作的人</p><p>一时都和上级断了联系,互相间往来</p><p>自然也就少了。但各个系统内部仍然</p><p>继续独立作战。我们这个小组和其他</p><p>所联系的工作仍然照旧开展,既未有</p><p>分散又未缩小范围还要设法主动出击</p><p>我们这个小组的《挺进报》最初就是</p><p>从向络新、许仁铎、蒋真、蒋一苇这</p><p>一条渠道得到的,因为我不确切知道</p><p>笫一手的来源,只是每一期都从组内</p><p>得到并传看。可能也正是受到了启发</p><p>才萌发自己也来着手办一个地下刊物</p><p>设想。赵隆侃在《关于[反攻]》写的</p><p><br></p> <p>这样商量以后,就是分头进行准备,</p><p>我是负责写稿和提供资料不参加印刷</p><p>每期只是分发属于我直接联系范围内</p><p>配额。这个刊物第一期,是王大昭用</p><p>一个白布单子包起,提到我的住地来</p><p>(《国民公报》在两路口康宁路宿舍)</p><p>再分发出去。由此也才知道这一期是在</p><p>他白市驿的家里印刷的。以后情况有变</p><p>《反攻》与《挺进报》的单页不同,是</p><p>一本册子,每期都在20页,2万字左右</p><p>定的是半月出一期。究竟出了几期有好</p><p>几种不同的说法,可能这是记忆上误差</p><p>也可能有同志只是根据他所参加直接的</p><p>工作过的那一段时间来说的。我是从头</p><p>到尾参加写稿和分发过部分印成的刊物</p><p>终刊的时间应该是在1947底到1948年初</p> <p>《反攻》出版发行以后,赵隆侃通知说</p><p>我们这支人马已经和地下党市委接上头</p><p>市委承认这是机关刊物,仍要我们继续</p><p>承办下去。接着就是分别办理入党手续</p><p>因为在南方局青年组和以后的四川省委</p><p>青年组直接领导我们这个小组我们虽然</p><p>参加了革命工作,但还没有参加共产党</p><p>现在是党组织要我们履行了正式手续后</p><p>方才批准承认我们是党员。记得我交了</p><p>入党志愿书的时候,已接近1947年底。</p><p>紧接着就是《反攻》停刊,转为《挺进报》的事情。现在已回忆不起蒋一苇第</p><p>一次来和我接头的时间,但在那一年的</p><p>春节以前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我家不在</p><p>重庆,每年春节照例我都要回家去过年</p><p>他这次来是在春节以前,而且是直接到</p><p>我的宿舍来的。我原来所等待的陌生人</p><p>殊不知却是一个老熟人。这次他告诉我</p><p>《挺进报》支部管组织的是陈然,本来</p><p>说是陈然来接关系的,因为支部研究后</p><p>决定,以后就由他来和我联系,而我们</p><p>过去就认识,可以不必转这个弯了于是</p><p>我们商定了以后接头的办法。大概以后</p><p>他和我还联系过两次,每次都是要我等</p> <p>我和《挺进报》就只发生过这么一点儿</p><p>关系,实际并未参加编写工作,而是处</p><p>于待命状态。和支部别的成员也没联系</p><p>因此,所知甚少。不过,从时间上推断</p><p>《反攻》的最后一期是由原有成员编好</p><p>以后,交由《挺进报》分工搞印刷发行</p><p>同志继续完成,则是很有可能的。这已</p><p>是1947年底到1948年初的事。因此之故</p><p>《反攻》的人反而弄不清楚到底出了多少期,又是何时停刊的事。除我以外,</p><p>是否还别的人也转入《挺进报》转来了</p><p>又未接手工作或甚至连关系都未接上,</p><p>也很难说就没有。</p> <p>由于当时变化仓促,由于陈然同志的</p><p>从容就义和不少同志的忠勇不屈,一些</p><p>事情恐怕难以从头到尾说得十分清楚了</p><p>我和蒋一苇同志再度相逢已是80年代初</p><p>由这年冬天他应邀到重庆来参加“11.</p><p>27”殉难烈士的追悼大会,30多年的</p><p>别后重聚,恍惚有隔世之感。是在这</p><p>交流中,他才较为详细地提及当年的</p><p>那件《挺进报》事件的经过。从他那</p><p>平静的述说中,我仿佛看到他在薄暮</p><p>风雨中,踽踽独行跨进半山上那一道</p><p>竹篱笆门;突然一只手把他拉下山来</p><p>气急败坏地告诉他陈然被捕,还有个</p><p>特务在房内守候着的消息;他又立即</p><p>转身走回,来到长江边上,幸而在座</p><p>简陋的棚户里,向一个孤身老人借住</p><p>熬过难眠的一夜;凌晨坐上一只小船</p><p>游渡到朝天门;然后又到《国民公报》</p><p>宿舍楼道来通知我转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