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华亭 走近三紫山

行者自娱

<p>  在兴化平原西北出口,座落个现今的城厢区华亭镇。有两座山脉,仿若两扇大门控制着西出仙游,西南泉漳的门路。一条穿镇而过的木兰溪,一座濑溪桥,更是历来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塞。有史记载:“自迎仙门西南二十里,至濑溪为岐:一路过濑溪南行四十里至枫亭;一路由濑溪北西行五十里至仙游县。”濑溪桥之前为莆阳渡,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始建浮梁。乾道三年(1167年),郡守钟离松于下流百步山峡循旧基建桥,没有成功。淳熙十年(1183年),魏国公陈俊卿同郡守林元仲移建到现在这个地方,为石桥。共13墩、长51米。桥北原有碑记与“正献祠”。民国19年(1930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面。1988年后改为人行桥,保留有三个古桥墩和露出上半身桥头将军一尊。</p> <p>  宋、元时属永嘉乡的文赋里和新兴里。相传明代前黄村名个黄姓大官,在其村西北的木兰溪畔建造一座花亭,群众遂呼此地名“花亭”。后来发展成为一条小街市,以方言同音雅化为“华亭”。</p><p><br></p> <p>  在旧莆田县,这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在霞皋的屿上山、后角的梨山、濑溪的墓栏里山等有14处,保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东门山、下社山、落虎山、西龙山等4处还有文化层。</p><p><br></p> <p>  木兰溪自仙游县流入本境俞潭后,经西许将軍岩和濑溪至霞林街道的木兰山下,横贯全境;而从仙游县游洋山延伸入莆田市区的山脉,经常太至华亭境,趋木兰溪北岸,崛起形成三座山峰,衍为著名的三紫山:即紫云山(767.4米)、紫微山(685.2米)、紫帽山(又名“紫霞”,558.4米),三座山峰毗连骈立,雄居于华亭镇之北部特别显眼,北和莒溪及东圳水库相连。紫云山屹立于三山东头,峰顶常见云霞袅袅飘动,漫山透过薄云呈现紫色。紫云山附着有龟山(756米),比龟山高11米,其顶尖圆如帽,俨然如灵龟昂首高视之状。这三山在宋代时,名紫帽山、云峰山、云平山,总名三台山。全镇大小山峰共有24座,綿延起伏,构成丘陵地段,虽处木兰溪畔,因地势偏高,田地得不到母亲河的滋润,为贫瘠之区,被称为“溪頂”。但这里山高林茂,雨量充沛,除了裸露岩石,到处植被郁郁苍苍,浓绿醒眼提神。在龟山上,自唐代开始即已垦种茶园,名种“月中香”,更是著名全国。莆田四大丛林之一的龟山寺,就建在这里,是目前市内游览、朝圣和避暑的胜地。</p><p><br></p> <p>  云峰山上从前有座云峰院,明邑人提学黄仲昭有访云峰寺诗云:</p><p>晓访云峰认旧蹊,种松拟筑两窝栖。</p><p>谿云荡漾浮山足,石径峻嶒却马蹄。</p><p>绅笏久霸真自误,林泉勇退未终迷。</p><p>年来颇得蒙庄趣,天地蜉蝣一视齐。</p> <p>  黄仲昭是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的作者,死后就选择葬身于此山,爰其诗谶。或许这里本身就是龟息之处,这里又有莆人尚书康大和,直谟阁方信孺,进士史家柯维骐,知府郑应龄,佥都御史彭鹏等墓,皆在紫帽山麓。更有山牌村有宋龚茂良(园头村人)墓;下皋村从吾亭有明刑部尚书彭韶墓;埔柳大队有明御史卓迈墓;后角村有明代首创“以儒为主本,以道为入门,以释为极则”三教归一学说的“三教先生”林兆恩墓,可谓众多圣贤名人魂归梦里的理想圣地。</p> <p>  在华亭镇旧街岭头店街面墙上,有三只断了龟头,并有两通高大的神道碑:一为明郑果庵神道碑,一为清程南洲神道碑。相传,这龟头与前黄村的磨水桥、后山村的后山桥、圳头村的圳头桥、埔头村的埔柳桥为四只脚,组成的大神龟隐身在华亭镇上,余有幸寻得这五处地方,用卫星图果然绘的一只奔向木兰溪边的大隐龟!难怪众多圣贤名人在此选择归息之所。唐时无了祖师,俗姓沈,横塘人,正是龟山之行,“遇六眸巨龟,摄四小龟,俯首作礼者三”,无了祖师遂诛茅编屋于此,命名龟山寺。</p> <p>  相传,古时三紫山为三位山神,经修炼千年后吸取天地精华,幻化成人身三兄弟。在世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熏陶下,饱读诗书,刻苦钻研。扮成书生入京应试,可是屡考不中。于是负气归隐华亭,栖回各自岩穴之中,自称“三及第”,继续苦读,彼此互不服气,爱比高低,其气竟冲天凌云,直达天庭。玉帝见了,急派吕洞宾下界,用宝剑劈掉它们的山头。这三个山头落在山前,成了现在湖头(湖头不见山)、圳头和埔头(埔头有两座小山头)三个村落。山头被劈为平台,名“三台山”。明代周瑛有《三紫凌云》诗云:</p><p>凌云紫气欲登天,不第功名自可怜。</p><p>未插宫花头发白,品题难在孙山前!</p> <p>  今濑溪桥北侧有一座“三元社”,早年供奉的应是这三位“三及第”山神,后来才改为郑侨、黄定、萧国梁“三状元”,香火非常旺盛。莆仙民间亦流传一副以仙游九鲤湖和莆田三紫山两地传说故事为对仗的联语,此联旧时被民间塾师用为地方掌故巧对。其联语云:</p><p>三紫三山三及第;九湖九鲤九神仙。</p> <p>  为三紫山雄居华亭风貌与湖头、圳头和埔头三个山头的俯视效果,余登上埔柳村兰亭寺后山上的“崱屴处”,细察整个华亭镇。“崱屴”,《康熙字典》正韵:“山高貌又山连也。”</p><p>眼前的三紫山,在阴云压顶下,显出一些紫气色调。这些紫气把临近山巅浅薄发亮的云层,熏成一团淡淡的紫色,微露些五色云的色彩。这三紫山是由一亿多年前,火山喷发而成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堆积起来的,岩石含铁质高,故呈灰紫色,感染到周边的气候特色。这里临近湄洲湾海边,虽有壶公山脉前阻,海上的水汽依然可以顺着木兰溪溪谷直吹进来,受三紫山山上繁茂树木的阻挡,大量地集聚于此,经阳光折射,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云雾,人们看到的山顶上瑰丽无比的五色云,就是这样产生的。夏季天气骤变时,三紫山上雾气腾腾,不久即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南北洋平原上的农民,通常称这雨叫“西北雨”,深知三紫山上起云预示着雷阵雨将至,当尽快做好避雨的准备工作,以免措手不及。三紫山自然成了农耕时代的天然“气象台”,为华亭境内的一大自然景观。</p> <p>  眼前的三紫山:“中峰巍崇顶削而峰圆如帽者,紫帽山也;左峰缥渺隐龙,逼日干霄者,紫霞山也;右峰朦胧不见巅,壁立紫堆者,紫云山也。”“三山序然骈峙,如姐妹若伯仲,而列岫争耸,烟理紫色,日射晴光,总称三合山,岩奇石秀,仰俯皆是,四时咸呈紫色,氤氲扶紫盖,灿烂三山翔”,故名“三紫凌云”,为原莆田县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p><p><br></p> <p>  山下果有传说中的几十米高的埔头山(两座)、圳头山,只是难觅湖头山。坐在这硕大的、近五、六十平方的平顶“崱屴”石上,轻轻的呼吸,细细的端详,仿佛间就有了三一教主林兆恩先生的《山中作》:</p><p>山下清溪山上云,</p><p>山中麋鹿自成群。</p><p>莫道山人无好祝,</p><p>只将呼吸赞乾坤。</p><p>又仿然间似黄仲昭重登俱乐亭观景之意境:</p><p>满目云山俱是乐,</p><p>古人心与我心同。</p><p>纷纷宠辱多忧患,</p><p>真乐谁知在此中。</p><p>又</p><p>十年失脚走危途,</p><p>天赋吾真半已芜。</p><p>今日看山亭上坐,</p><p>悠然始复见真吾。</p> <p>  黄仲昭(1435~1508年),原名潜,字以行,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莆田县东里巷(今城厢区英龙街东里巷)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生,从小好学,熟习经史,博览群书。明成化丙戌(1466年)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翌年十二月,宪宗命翰林院官员为明年元宵节写诗赋,黄仲昭上《谏〈元宵烟火〉诗》疏,要求以为国为民排优解难为重,触怒宪宗,被廷杖,贬为湖南湘潭知县,赴任途中改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大理寺是明朝廷的执法机关,在任上,黄仲昭秉公执法,敢驳权贵,曾声言“罪下官以媚大吏,吾不为也”。许多已审的错案经仲昭反复辩驳,推翻重审,维护了法律的公正与尊严。</p><p><br></p> <p>  成化十ー年(1475年),仲昭丁忧在家,眼看着世风日下,在官与世无补,又不想同流合污,便无意在官场上追逐,于服满还京之时,托病乞归。在这华亭镇霞皋村盖“俱乐亭”,躬耕陇亩,终日望山驱忧,黄仲昭有《下皋杂咏》曰:</p><p>性痴情知与世殊,</p><p>只应归卧故山庐。</p><p>山中亦有经纶事,</p><p>朝课耕桑夕校书。</p> <p>  在这里家居达17年之久,游山乐水,行踪极广,足迹遍及兴化大地。又登武夷山,游朱熹讲学处,访福州、泉州、漳州,实地考察,“劳搜博考”,详细了解当地历史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古踪等,还详细记录所历、所经、所闻、所见,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他深深感到:“闽虽为东南僻垠,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于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六七年辛勤游历,收集到的大量的珍贵史料,经过细致的分类,系统的研究,终于使他写成了福建省最早的一部省志——《八闽通志》。所纂《八闽通志》,全书共87卷,总18类42目,每一类均按省、府、州、县顺序记述,体例严谨,“为尔后全省各级志乘之所沿袭”。</p><p><br></p> <p>  正是黄仲昭深入社会民间实际考察,掌握着民生第一手资料,对现实人民的苦难,官吏的腐败,在他的诗文中都有所体现,他在《田家词》中描写到:</p><p>里正醉饱才出门,督邮复自城中造。</p><p>急将贱粜纳官需,且免官刑相苦恼。</p><p>回道场头稻已空,一年生死良难保。</p> <p>  弘治元年(1488年),孝宗即位。御史姜洪奏请起用仲昭。经多次礼请,黄仲昭于弘治三年(1490年)晋京。孝宗要他参加修纂《宪宗实录)》,因受忌者所阻,出任江西提学佥事。上任后,他整顿学校,端正士风,“教人以行实为先”,抑“奔竞浮躁”之土,对纨绔子弟尤不宽待;刊刻《通鉴前锦》和《朱子纲目书法》等书;定《冠昏丧祭仪礼》刊布。</p> <p>  弘治八年(1495年),黄仲昭受不了官场的污浊,连疏乞休。回家后,以讲学著书为事。弘治十四年(1501年),应兴化知府陈效之请,又开始在故乡兴化深入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和周瑛合作写了《兴化府志》,共54卷,他完成其中人物部分的编写,这是兴化府第一部府志。晚年,黄仲昭壮心不已,他再次前往延平、邵武等地游历,接触那里的人民,考察历史遗迹,广泛收集史料,终于写成《延平府志》、《邵武府志》共20卷和《南平县志》,还有《未轩集)12卷,为福建和兴化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黄仲昭“气岸屹立,好古自信。尝与陈献章往来议论,凡圣贤一言一行,务求践履之实。平生著述,羽翼程、朱;若辨《易》卦未济,《春秋》褒贬,雅、风升降及编次;或问裁定通鉴,证异书法,咸有发明。又刊布冠、婚、丧、祭之仪,以示后学。儒雅蕴籍,粹然一出于正矣。”他满怀抱负,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贡献,又不愿与官场腐败的当权者同流合污,极其矛盾。正如他在《遣怀》诗所表达的:</p><p>谁点霜华入鬓斑,雨声连夜苦潺潺。</p><p>逢迎无术负谁咎? 婚嫁催人老未闲。</p><p>仗节伏波遭死谤,知几疏传却生还。</p><p>圣恩倘赐余骸骨,便买邱园入乱山。</p> <p>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十ー月ー日,黄仲昭在家乡辞世,享年73岁,葬于华亭镇云峰村,诚三紫山之幸哉!</p><p><br></p> <p>  “崱屴”石西面下方为被开采掉三、四百方的大石坑,“崱屴”山脉岩体裸露,时有巨石附着在岩壁之上,形成奇特的风景。“崱屴”石东向四、五米,有一块与岩体相连,高有四、五米,上大中细的怪石。从怪石南向来看,很象一个“石鸡”头,想来定是本镇第一奇石。“崱屴”石东下方有新立的十来米高的石像观音,有两条新铺的石阶路可以下到兰亭寺,路旁石头上有的有刻字,如:“日观”、“觉路”、“如如室”、“云根”、“天衢”等等。</p> <p>  兰亭寺,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寺院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大殿分为上下厅,上厅为释迦牟尼佛像壁画,下厅为大幅观音壁画。观音画像高168厘米,宽110厘米,眉目传神,右眼圆珠直视,左眼珠半月形靠下眼皮,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笔意。线兰叶描,手指也和敦煌壁画人物相似,一束发丝向后飘逸,似惊“三紫凌云”之壮气,神龟之灵气,特从天而降,渡海而来,欲普渡苍生不入迷途。这幅观音壁画在“文革”期间被置于生产队的牛棚里,之后又被废弃共达几十年。直到1981年兰亭寺重修,请来画家周秀廷画壁画,被周秀廷发现而重见天日。周秀廷为它“洗澡”,给它“疗伤”,在细心“照顾”下,古壁画重焕光彩,如今成为兰亭寺的镇寺之宝。</p> <p>  这块有着吴道子画风的壁画从哪来?因无落款、年限,现在无从考证。有人说是吴道子画的,从北方或海外移来;有人说是明嘉靖年间莆阳三圣之一的卓晚春来寺里画的;也有人说是明代画家曾鲸游览兰亭寺时,采用西洋透视法仿吴道子画的;还有人说,是明朝山东唐州陈太守退休后,用船从山东运来莆田的,众说风云,不一而终。</p> <p>  周秀廷在此寺画有许多壁画及十多幅观音自出生至得道的组画和劝人为善的二十四孝系列壁画,寓意深刻,谆谆教诲,为古寺增添新姿,也为三紫山留下可圈可点的文化传承。</p> <p>  周秀廷先生画的观音、菩萨,或悲悯深沉,或严谨肃穆。文人雅士、山农渔牧,在其笔下怡然自得、潇洒自在。他画的古松,苍劲、古朴极富寓意。他临摹唐代吴道子石刻本的观音像神韵飘逸,以曲柔且富有韵律感,并且开拓出多变新颖的中国画线条。</p><p><br></p> <p>  周秀廷,字祝南,又名周醒,又号三紫山人。1928年出生于华亭镇农民家庭,13岁拜名画家朱铎为师,之后又拜仙游李耕为师,被李耕收为入门弟子。从此周秀廷继承了李耕明快朴实、豪放不拘的独特画风,为李耕众多学徒中的得意门生。1951年,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炼的一身正气凛然,疾恶如仇,快意江湖的洒脱军士风格,并深入其画风格式之中。1956年在政治上因说了一句真话,尝到了五个月的牢狱之苦,也不得不上京申诉冤情。在京期间,访得著名画家肖龙士、陈半丁以及齐白石老人,受到白石老人的赞赏。</p> <p>  1958年,冤案彻底平反,被分配到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工作,进入了漆画艺术。其间创作的《东方巨龙》,受到国家领导人林伯渠的赞赏道:</p><p>漆雕精品夺天工,维妙维肖荀不同。</p><p>齐放百花双手巧,世人从此识东风。</p> <p>  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竣工,周秀廷被推选为福建省画组组长进入装饰设计。他用了4天时间,完成一幅巨型堆漆屏风《旭日雄鹰》。一只3米长的雄鹰在苍茫的大海上迎着旭日展翅飞翔,凌空向上,豪迈不羁,霸气十足,教人膛目结舌的巨作。1960年,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松鸽颂》、《群鸽牡丹》、《玉兰群鸽》、《竹鹿》等作品,但被告知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落款署名。这对于一个专业画家来说,心情是多么无比的空落,周秀廷离开了北京,也离开了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成为闲云野鹤、流浪艺人,行走在莆田、仙游一带,自嘲“三紫山人”。从此归隐三紫山下,埋没在兴化大地,为寺庙作壁画,替民房绘山水,活脱世俗,为画画终极而生。</p> <p>“人到背时,吃饭也塞牙”,随后的“文革”运动,被人诬陷《旭日雄鹰》中的“雄鹰”,是“企图叼那红太阳”,当年支持周秀廷赴京作画的夏禹铮腰部被打成重伤,王儿德含冤死去,就连当年的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也受株连,还有一批支持周秀廷入京的好同志同样也受到株连。还好周恩来总理肯定了《旭日雄鹰》只是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作品,才躲过了那场风波,保住了艺术生命。</p> <p>1990年10月,周秀廷带上几百幅作品上京举办个人画展。新加坡前作家协会主席周颖南先生为画展撰写了前言,艺术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主持画展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为画展剪彩。一周后,人民大会堂同意《松鸽图》、《旭日雄鹰》补刻作者姓名。周秀廷终于在屏风画面上,镌上“周秀廷作,一九五九年春”。这《迟到30年的署名》,终于走出政局的无奈和作家的心里阴影。项南生前为周秀廷挥笔题词:“一生作画,半生受屈。情淡气和,不论毁誉”。</p> <p>当苦尽甘来,即将名扬四海之时,周秀廷转身悄然回到了三紫山下,回到了故土,仿佛只有在三紫山下,才是他安定,挥霍艺术细胞的天地,恰似苏东坡的《定风波》:</p><p>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 <p>  在“崱屴”石上看三紫山相对紧凑,从“走马亭”通往镇里的公路上观三紫山,如正襟伟坐的:“三及第、三清、更象三佛”,在黙黙俯视着大地苍桑,也似在指引着人生的迷途与出路。华亭,相对兴化平原是个隐密的地域。论交通,则扼守着南来北往的通行要道;似圣地,前有无了祖师开辟的龟山寺,后有众多圣贤名人的归依松木林间。是龟域的风采,是华亭的神丘,也或是三紫山的福庇。</p><p><br></p> <p>  正是三紫山有着地域的神奇,“宋治平元年,长乐钱氏女曰四娘者,提金大如斗来,据上流筑陂于将军岩前(今西许地方),开渠循鼓角山西南行,将以灌于平壤。”虽然最后陂无建成,“钱女痛愤,赴水死。”三紫山也足于引之为傲。湖头,现出现个“紫云山人”,每一个景区,每一幅楹联,都在黙黙承载着继往开来的传承。</p> <p>  西沙村有块“放生石”,说的是从前这里溪上常有乌龟出没,大如“米筛”,小如“龙公碗”,时常结伴同游,爬上巨石晒太阳、赏风景。有回发大水,有龟被冲上溪岸很远,不能入水,村里人怜爱之,帮着送到“放生石”上邻溪处。只见面溪的乌龟回过头,居然向村里人点了几下头!从此之后,常见乌龟在这岩石上向村里频频点头,“放生石”因此而得名,由明代状元柯潜亲自题写了“放生石”三字。三紫山下,着眼着生命的色彩,也着眼着放归的潇洒。</p><p>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