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落在人间的田园小镇[之一(上)]

吴百燕

<p>  四进腾冲,我都住在和顺古镇,在百年老宅里,喝茶、写字、冥想,感受老宅里的静谧与文化沉淀,近距离鉴赏“天人合一•汉领风骚”的建筑艺术。</p><p>  在和顺,我想要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在古镇的山坡下;我想要的古韵浓重的乡村画,就在古镇里;我想要的归隐田园的自由惬意,感受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在古镇都能体会到,不用刻意,不用费力,小桥、流水、池塘;古镇、古巷、古祠堂……老故事里说着的是活着的历史、手工造纸、雕版印刷、扬琴说唱、西腔皮影、珠宝翡翠、夕阳炊烟、耕读传家、财富聚散、赌石传奇、人生跌宕、命运沉浮……好一幅看不尽的清明上河图。</p><p>  在红尘,和顺古镇这个古韵四溢的小镇,这个落在人间的田园小镇,这个来了就不想走的边陲小镇,满足了我对古镇情结的所有想象!</p><p>  古镇,凝结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方水土之上人们的历史记忆。想真正读懂古镇,需要先拥有关于这份记忆的知识。</p><p>  古镇地名最早称"阳温暾村",是明代洪武年间屯军进入前即有之的地名。而"暾"字,时有异文,又作为"敦"、"登"、"墩",因“蒲蛮”(主要是佤族)只重字音不介意字义。汉族居此后,因当地天气四时和煦,温温暾暾,故而名之。至明代后期,古镇又有“河上屯”之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以其地理"河顺乡,乡顺河,河往乡前过",将之称为“河顺”。清康熙四十一年起称为“和顺”,并一直沿用至今。</p><p>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和顺寸、刘、李、尹、贾五姓,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其祖先就是此时奉命随傅有德、蓝玉、沐英征金齿、腾越南来的。事平,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暾村。"接踵而到的是来自湖南的张姓,来自南京的赵姓、钏姓,来自河南的许姓。张、赵、钏、杨到腾冲时间约在明洪武末年,许姓则是正统初年随王骥征麓川而来。随着“军户”的到来,和顺600年风雨沧桑,600年农儒侨商的历史画卷也随即展开……</p><p>  古镇位于腾冲市西南4km处的一个马褂形小盆地,四周被大小火山锥包围,民居依南部的黑龙山而建,渐次递升,呈坐南朝北的走向。大盈江由东北向西南从盆地穿过,溢出地表的地下水汇成一条小河——三合河,绕村向西南至坝尾汇入大盈江,形成一种镇水相依的格局。</p> <p>  "远山经雨翠重重,叠水声喧万树风。路转双桥通胜地,村环一水似长虹。短堤杨柳含烟绿,隔岸荷花映日红。行过陂陀回首望,人家尽在画图中。”腾冲近代文士、名医黄绮襄眼中的古镇宛如一幅徐徐打开的工笔画,清新、典雅、自然。“远山莽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陂陀下, 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心目中“绝胜小苏杭”的古镇则更像一幅泼墨写意的中国画,淡远、空灵、意蕴悠然。两首诗不仅勾画和赞美了古镇的优美景色, 也反映了古镇的选址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理念。</p><p>  三合河上有两座建于道光年间的石拱桥,形如彩虹,故名"双虹桥",是古镇的主入口。桥头各设三排石坊一座,为分隔空间层次的点缀,桥后分设有拱形门洞的一字碰壁为入镇之口,双虹桥之间隔堤设一个半圆荷花池,池中设亭,其六角攒尖顶玲珑古朴。双虹桥的构建体现了对居住风水的人为改造,即水口之水用桥梁、树木、庙宇等景观元素遮掩,在中国传统风水中,山多主贵气,水多主财富。</p> <p>  走进和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又一座高大而古朴的石雕牌坊。在600年的发展过程中,和顺牌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征寓意。</p><p>  在方圆不到18km²的村落,屹立九座石雕牌坊,在中国乡土的景观版图上,和顺古镇是一个文化特例。</p><p>  标识引导牌坊一座,立于古镇入口处,匾额正中刻"和顺顺和",背面是著名学者、曾任腾越道的赵藩书写的“仁里”两个大字。理念体现牌坊一座,立于双虹桥畔,正面书有“文治光昌”匾额,两边是“士和”、“民顺”副匾,而背面则书“佑啓人文”匾额,两边是“风淳”、“俗美”副匾。两座牌坊既有“天下和顺,和天下顺”的中华传统文化遗训,又有“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之寓意,更有和顺人“燮和天下,顺时而呼”的文化使命与担当,表达出“天和地顺、人和事顺、内核外顺、家和业顺”的内涵和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印迹。</p><p>  节孝坊三座,其中一座为总节孝坊,两座为专人节孝坊。总节孝坊立于双虹桥畔,匾额正中刻有李根源书的“冰清玉洁”,两边副匾刻有“遥邻古柏标坚节,永傍青莲送晚香”。专人节孝坊之一立于大石巷脚,为纪念李必盛之妻寸氏而立。寸氏17岁嫁入李家,19岁时丈夫身死他乡。她一个人立侄儿德爵为子,并潜心抚养,最后成为和顺跨国大商号"永茂和"与"永生源"的经营者,成为一代儒商。该牌坊建于民国初年,高昂雄伟,两边有八字墙,镌刻着赵藩、陈荣昌、李根元、唐继尧、龙云等人的题书诗文,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了“盛微幽光”门楣匾和“半生茹苦冰同洁,千载贻芬石不磨”枋联。另一节孝坊立于大石巷巷头,为大孝子银匠寸品第节衣缩食为其母寸氏所建。</p> <p>  每每徘徊在节孝坊前,从檐角流泻下来的阳光,都会轻轻砸疼我的思想。节孝不可效,牌坊尤可仰,那如霜的文字,颤抖的是谁的灵魂?那精致的雕刻,又寂寞了谁的人生?那些守节的烈妇,她们也曾有过像花开花合一样短暂的幸福,但长长的寂寞却像大地上的春草一样,渐行渐远还生,永无止境。那一个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她们可曾有过生命深处的悸动?那一个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她们可曾有过灵魂不安的飞翔?她们为了那一张薄薄的“奖状”,为了皇家制造的所谓“精神信仰”,不惜牺牲一生的幸福,万念俱灰,心如枯井,日日寂寥,夜夜忧伤,把翠绿的年华风干成一尊尊青铜的祭器,把血肉的生命挺立成一座座贞节的牌坊。</p><p>  百岁坊四座,一座位于举人张德阳宅巷道口,为纪念张尹氏王珍老人101岁寿诞而建。张尹氏27岁夫亡守节,在她的精心抚育下,3子7孙均有科名,长子被封为中宪大夫,次子被封为奉政大夫,季子被封为文林郎,7孙中,张砺(张德阳)是古镇的最后一位举人,这在乡间十分了得,当然得立坊颂扬。另一牌坊立于贾均贤宅巷道口,为纪念贾李氏102岁寿诞而建,门楣上有云南都督蔡锷题的“民国人瑞”匾。第三座位于李氏宗祠左侧通道上,为纪念李德贵之妻百岁寿诞而建。再一座位于东山脚许佩宅巷道口,许佩的祖父廷龙百岁高寿,闻于清廷,旌表建坊,并授六品寿。</p><p>  和顺人孝敬老人是出了名的,每户人家都以家中有健康高寿的老人为荣。和顺人人心向善,胸襟宽阔,崇尚淡泊,加之自然生态极佳,水质空气均无污染,高寿之人极多,八、九十岁还硬朗地牵着重孙满镇逛的老人到处都是,从这个角度讲,和顺古镇还是一个少为人知的长寿之乡。</p><p>  走进古镇,很难想象,常住人口6000余人的小镇,在外华侨就达1.8万余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西南第一侨乡”和“和顺在海外,海外有和顺”美誉。</p><p>  “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李根源所作的这首诗,恰切地反映了和顺人经商致富的传统。</p><p>  和顺,是一个不留男人的地方,因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代代男人无论家境贫富,只要到了十几岁就开始跟着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铃声出走夷方。谋一处生路,谋几文娶妻生子的银两,谋一个光宗耀祖的未来。在某个夜里带着爹娘的叮咛,背着娇妻连夜编织的草鞋,怀揣一个梦想和一个家的寄托,拜完财神庙,翻过隔娘坡,沿着村头的荒门古道出走。</p><p> 出走的路开始并不遥远,越过高山大河,就到了除了蛮烟瘴雨还有翠玉珠宝的暹罗、缅甸,然而和顺男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路又继续伸向泰国、印度、澳洲、加拿大及英美,和顺人越走越远,越走越远。</p><p>  为了使“走夷方”的人能“成大器”,世传清道光年间和顺大石巷寸姓一位祖辈编写了一本名为《阳温暾小引》(又名《吹烟调》)的小册子,得到了村民的认同,是当时滇西人到东南亚谋生的一部“出国必读”指南,也是一部用于告诫乡人的劝世歌谣。以劝诫和教诲远走他乡的和顺子弟。</p><p>  《阳温暾小引》以十字句写成,以一种当地民间小调唱读,内容庞杂,包括:引言、云南人在缅甸、女人们、楸子开花游子回家、尾声等。从中华历史到二十四孝;从母亲养育儿女的操劳,到儿子长大后为什么要走出家门到外国谋生;从出国路上碰到的各种危险灾难,到腾冲人葬身异国他乡的孤坟荒冢;以及到缅甸之后如何“找一个门头”落脚,如何学做生意,如何发财,发财后何时回家结婚生子,以及几个兄弟如何分工出门,到回家探亲如何给乡里人带礼物等一应俱全。用较大篇幅描述出门人要特别注意的“九戒”,如戒赌、戒嫖、戒吹(鸦片)、戒懒等,把每一戒的诱人之处和惨痛后果都写得淋漓尽致。此外,还写了腾冲在家的女人应该如何做人等。</p><p>  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但其劝诫内容,放到今天,同样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p><p>  有道是: 男走夷方,女多居孀,生还发疫,尸弃道旁。夷方道上险恶多,为求生计奈若何?明知山险偏走马,一路江湖一路歌。</p><p>  正是“走夷方”带来的财富,造就了今天的和顺。</p> <p>  依次走进和顺小巷中的大马帮博物馆、滇商馆、走夷方馆……</p><p>  3000多件文物和近百幅老照片,让你知道和顺古镇之所以这样富,得益于两千多年前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西南丝绸之路,比北方丝绸之路还长两百年,在战国时就已开通。北方丝绸之路的运输工具主要是骆驼,而西南丝绸之路的运输工具主要就是马。大马帮的首领叫马锅头。2000多年来,马锅头带领马帮,驮去了中国的物质与文化,驮来了世界的物质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p> <p>  西南丝绸之路大马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帮。它既不同于单打独斗的美国西部牛仔,也不同于那些走短途的“逗凑帮”,腾冲的一个大马帮,多达几十个赶马人,一、二百匹骡马的马队。民国时期,仅腾冲县就有14路马帮,而且和顺的永茂和商号,在缅甸的八莫设有每天可以接待3000匹马及赶马人食宿的马店;是我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马帮,北方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就逐步衰落,而西南丝绸古道的马帮行走了2400多年,一直延续到现代。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收复腾冲时,从当地一次就调集了骡马和驮牛2000多匹(头),运输军粮200t和大量弹药武器,大马帮为收复滇西立下了真正的汗马功劳。1950年8月,腾冲所在的保山地区组织骡马近5000匹、赶马人1500多,组成大马帮参加援藏。他们往返行程近2000km,沿途走羊肠小道、过溜索、爬雪山,历经艰险,耗时115天,以损失骡马1600多匹的代价,把18t大米运到西藏,为支援解放军进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走国际贸易的大马帮,清末民国初,每天有1万多匹马,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流动。有说当年,每天在腾越海关等候报关的马帮排出长蛇阵,马粪都有一尺多厚。</p><p>  马帮的兴盛带来了滇商的兴盛。他们以八莫为起点,以曼德勒为中心,辐射全缅的各大商埠,从事不同类型的商业活动。"正泰号""三成号""福盛隆""永茂和"等盛起,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闻名遐迩的跨国商号和商贾奇才。人们一般熟知的是古代的徽商、晋商,以及现代的浙商、闽商、粤商,其实滇商在历史上曾经也赫赫有名。清朝滇商成为清政府的钱袋子,钱王富可敌国,不亚于红顶商人胡雪岩。滇商有两大特点,一是最早走出世界的商帮。2400多年的西南丝绸之路,一直是滇商在支撑。二是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滇商支援辛亥革命,支援抗日战争,支援抗美援朝。华侨梁金山在七•七事变后,捐汽车80辆、飞机1架,国民政府分派给云南的救国公债,他一人认购总数的一半。和顺弯楼子捐飞机支持抗美援朝,和顺寸如东支持辛亥革命。</p> <p>  正是西南丝绸之路上马帮与商帮付出的艰辛,路通财通,以及千年的积累,才有了古镇的富庶,才有了西南文明与中原文明、世界文明的交流。展厅里英国的缝纫机,德国的石英钟,美国的面包烤炉、行军床,缅甸的藤椅等,这些无不显示着和顺人曾经的财富。1899年腾冲就有了英国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腾越海关。望眼镜、高尔夫球杆,这些东西在百年前的古镇就有了。古镇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罗马的钟,英国的门,捷克的灯罩、德国的盆"。这些东西在北京都装在玻璃罩里,在古镇,就在街上扔着,因为太多了。</p><p>  在古镇走出去的华侨当中,不乏走进所在国家上流社会的人才,乃至为官一方。如设计修建曼德勒皇宫的缅甸四朝国师尹蓉;曾代表缅王进京祝贺光绪皇帝登基的缅甸总理大臣许名宽;列鸿胪寺序班的缅甸语翻译寸玉;爱国筹边举人张成濂;有被孙中山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爱国侨领寸海亭等等。1901年,旅居缅甸60多年的尹蓉,体弱多病,产生了叶落归根的想法。归国时,他将缅王转赠光绪皇帝相赠的国宾礼物——整套皇宫銮驾带了回来捐赠给和顺的中天寺。这套极其罕见的国宝,包括40余件宝物,像白铜制作的龙凤、佛手等,价值连城,寓意深远。每年和顺乡“打保境”的时候,都由乡人扛着出来游乡,以振声威。</p> <p>  走进古镇,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p><p>  古镇的历史,既是一部戍边耕读史,又是一部移民史,更是一部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儒家文化与商帮文化、西学与国学交融的历史。</p><p>  古镇,一部散落在边地的汉书,"耕读传家、书礼名邦"是对其最好的修饰。和顺人崇尚文化,素以“知书达理”为荣,文化渊源极深而泽被极广,可谓书香氤氲。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历史上曾涌现过名响千古的儒官、儒将、儒商、儒民。明有胡氏兄弟“双进士”之佳话;清有寸开泰、尹艺等之诗文;到近代,更是群星灿烂,张文光、李根源、李曰垓、张天放、张问德、艾思奇、寸树声……这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名字,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历史的沿革,文化的渊源,儒风的兴盛,铸就了古镇重教兴文的理念,小孩从小便进行儒学的启蒙教育,四书五经是必读的科目,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更为可贵的是,和顺世代重教育,礼敬文人学士,聘请教师,培养人才。寸玉设中天寺书馆,其中培养出嘉庆辛酉(嘉庆六年)进士江胪;聘道光甲午(道光十四年)举人尹艺设毓秀书馆;聘董大纯馆于尹祖澜宅;聘赵瑞仁馆于尹学韩家;聘范开明馆于张成清宅;而清光绪已卯(光绪五年)亚元刘宗鉴设馆于刘氏宗祠。他们培养了和顺以至腾冲的众多人才,并组织了腾冲第一个诗社“莲花诗社”。自是“乡中文名大起”,形成了“和顺学派”(李根源《和顺乡集》),古镇成为文化教育兴盛的汇集地与辐射地。</p><p>  云南近代史上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王灿《和顺乡》诗日:“地甲腾冲郡,人行阿瓦城 ……富来施教易,日看进文明。”道出了古镇华侨多,重教兴乡,文化水平较高的情况,指出古镇重教兴学的传统是经由一批归国的华侨文化名人的发扬光大,迸发出夺目的光彩。经过差不多半个世纪的辛苦打拼,一些和顺人在缅甸站住了脚跟,开起了自己的商号,生意遍布缅甸乃至东南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当衣食无忧后,崇尚汉文化的和顺人并不是利益熏心,一味的追求暴发户似的挥金如土,他们心中最渴慕的仍然是读书人身上那一份特有的“儒雅”,并且多年在海外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让他们更加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正如《阳温暾小引》所说:幼不学,老何为,如同禽兽。三代人,不读书,好似马牛。</p> <p>  “和顺崇新会”的前身“青年会”在古镇成立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928年成立“和顺书报社”,即图书馆的前身。初期,凡事因陋就简,募捐到的基金主要用以开支报社所租房的租金和庶务津贴费,图书报刊则多由各方捐赠,由热心的会员将所有的新旧藏书或借或赠,陈列社内,并函请驻缅总会捐赠仰光各种日报,自定本省日报一份。随后,在驻缅崇新会支持下,组成了有149位会员参加的和顺图书馆驻缅募捐委员会,崇新会会员捐助达2000多人次。经国内外同乡和社团热情捐助书籍和款项,图书馆条件日渐改观。为了解决书报寄运的时间问题,崇新会还专门为书报社设立驻缅甸经理处,负书报的订购责任,向国内订购的大报和书刊,从缅甸办理经海路寄运转至家乡,十分快捷,一周左右即可到达,减短了时间,由于消息的灵通,使城乡读者也就闻风而至书报社阅读。至1938年建馆十周年之际,堂皇壮丽的新馆屋落成,藏书也增加到60000余册。同时,图书馆利用侨胞捐赠的收音机,收发新闻,先后出版《新闻三日刊》、《每日要讯》分赠各单位各地区,开始了滇西新闻事业。崇新会创建的和顺图书馆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提高民族素质,方便群众和师生阅读的精神粮食基地。</p><p>  “兴家业,做公益,当名流”,是和顺侨商的传统。与商业社会“金钱就是万能”的信念不同,和顺侨商秉承“有财要用德来养”、“积财与儿孙不如积德与儿孙”的信念,在其经商立业的同时,也力求身体力行的做社会公益,流传后世。如在洪涝灾害时捐赠米面;辛亥革命时提供经费,支持孙中山的同盟会;抗日战争时捐赠草粮武器;辛亥革命前后,还办起了和顺、绮罗图书馆等。他们独具慧眼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佛寺道观宗祠牌坊,修建学校、建环村石道、石桥、洗衣亭等公益事业。这些公益事业无不体现具有“以人为本、人性化”精髓,如火山石铺成的巷道,中间有股比较平整的石板路,称为“灯芯石”,是专为老人、妇女、孩子修的;虽富贵之人,相遇老、小、妇女,都得让出“灯芯石”,这已成为和顺人不成文的清规戒律。尽管许多地方被风雨褪色,它们历经岁月的横扫与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因为它们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文化。</p><p>  历史上一批活跃在国内外的文化名人,曾是从古镇走出去的学子。他们承继了和顺文化的精髓,丰富了不同的文化时空。而和顺华侨在中国近代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的爱国、爱乡、反战精神,更是构成了其爱国情结中最光辉的一笔,也成就了其“治国”的重要内涵。古镇至今传颂着:“蒸冠激夫"的励志故事;“护树铭诗”的生态保护故事,“最后一课”的家国往事;“士合民顺”的文化传承;“军屯戍边”的历史诗篇……</p> <p>  和顺图书馆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1392㎡,由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大门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步入大门,登石级而上,至西式造型的平顶拱形中门,门额悬胡适先生题书馆名。中门内为花园,园内藤蔓妖娆,花儿嫣然,树叶翠绿,树姿俊美,布局精巧,步移景异,优美雅致,恍若江南园林。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二层五开间木结构楼房,正面两侧突出两个半六角亭,建筑立面玲珑别致,门窗造型西式设计,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馆内布局利用地形高下划分四个空间层次的竖向布局,串联三组不同结构,不同形式的建筑。图书馆下取三合水、以双虹桥之园林意境为主体,东与文昌宫并列,西以景山园衬映建筑。</p> <p>  图书馆迄今藏书70000余册,古籍、珍本10000多册,不乏百衲本《廿四史》、《九通全书》、《武英殿聚珍丛书》、《四部丛刊》、《升庵年谱》、《昭明文选》、《杨升庵全集》、《元遗山全集》和《春融堂集》等文献古籍、孤本善本。</p><p>  客观地说,无论是藏书量还是图书馆的规模,和顺图书馆都是算不了什么。但是,把它放在中国西南的蛮荒之地,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乡村环境里,放在她诞生的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这个历经90多年的图书馆,的确不愧是“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图书馆。</p><p>  由此,看到胡适题写的“和顺图书馆",熊庆来题写的“民智源泉”,李石曾题写的“文化之津”,以及廖承志、周谷城、钱伟长、顾龙廷、郭绍虞等诸多文化大家的的题词,我也就不惊奇了。虽不知这些名人大家与和顺古镇有何渊源,但至少他们对和顺人如此尊崇文化是非常肯定的。曾有人评价和顺古镇说:“走笔之处,俱是文明;落景之间,全是书香。”</p><p>  数据统计,在我国,平均60万人共享一座图书馆,而和顺古镇仅6000余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一座600余年的古镇,就是靠着文化的浸润与传承得以延续!</p><p>  馆中有一幅对联,是当时文人杨策贤先生为书报社撰写的,“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反映了当时书籍报刊的来之不易,亦说明了和顺华侨对家乡的情谊,这些来自海外的报纸让村民启智化愚、开阔眼界。从信息传达的角度讲,和顺人要先省城昆明三天看得到报纸,是多么不可思议!</p><p>  图书馆还有一个不为众人所知的了不起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个供藏书、借书和阅读的固定而单一的图书服务窗口,当初创办者们从成立伊始就试图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广泛开展各种惠及民生的文化服务,进而把图书馆作为推进社会教育和文化的中心来加以营造,进而不断地拓展它的功能。把学生作为重点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宗旨。因而先后购置了《万有文库》《少儿文学名著文库》等大量能解决中小学疑难问题的参考书籍。当时,寸树声先生受和顺父老的委托,在担任益群中学首任校长与和顺小学校长的同时,还兼任了和顺图书馆馆长,被称为“三位一体”。他在其著作《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中记述道:“当时广大的师生出了课堂就进图书馆,出了图书馆就进课堂,学生们如饥似渴地从图书馆中汲取的新知识和新思想,所以那个时代和顺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都非常高。”</p><p>  早在1933年,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图书馆还在古镇的男女两所公校中,各设置了一个参考咨询箱,让学生们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投到箱里去,图书馆再请相关的老师们就所提问题分别做出答复。自开展了这项有的放矢的学习咨询服务后,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因而使得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大增。和顺人当年的这种创新服务方式直到今天也是我们的图书馆应该提倡并实践的。</p> <p>  紧邻图书馆是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和顺文化的摇篮,上个世纪20年代李景山先生在这里开办了两等小学堂。1940年由华侨捐资在这里创办了益群中学。1942年5月8日,日寇占领古镇前夕,寸树声先生在教室里上完令人垂泪的最后一课。现在这里辟为腾冲神马艺术馆、魅力名镇展厅。</p> <p>  在云南,神马是在民间祭祀和禳灾祈福时用于焚烧的木刻版印纸质符号。神马始于唐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各地极为相似,但叫法各不相同,巍山称为“马子”,大理凤羽镇白族称为“甲马”、“神奇纸”或“纸符”等。神马造型各异,云南晋城晋宁的“神马”,其造型是马背上带有信使,骑在马背上持扇子、令旗,身披铠甲,取上天禀告神灵求情解难之意。腾冲的“神马”只有马而没有使者,马背上插有扇子、令旗,身裹铠甲。全套腾冲神马有60 多种,根据使用场所不同常分为建房神马、丧葬神马、结婚神马、过年喜神等诸多类型。神马艺术馆内共展出了303块神马雕版。其中清代道光以后的雕版145块,民国雕版136块,当代雕版22块。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神马在艺术上达到了“法无定法”、“返朴归真”、“大象无形”的境界。被专家们认为是世界雕版艺术的原生态与根。2006年3月腾冲神马艺术被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选中,专家鉴定认为腾冲神马艺术雕版存世很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p><p>  魅力名镇展厅有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和崔永元为和顺的代言词,2005年,在全国首届中国魅力古镇评选活动中,和顺古镇以“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6000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大魅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从参评的156个全国名镇中脱颖而出,以最高票数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这是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小镇,同时又获2005年中国魅力名镇年度大奖,这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小镇。</p><p>  文昌宫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民间又称为文曲星,是掌管文运和功名的神仙。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诞辰纪念日这一天,还要举行供奉祭祀大典和吟诗诵文活动,于是形成了热热闹闹的文昌大会。</p><p>  文昌宫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古镇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3名拔贡、403个秀才。资料显示,清末至民初,又有10余人留学海外,回国后,大多成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护国讨袁秘书长李曰垓、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教育家李生庄、寸树声等,足见和顺人的文化底蕴有多深。</p><p>  在亦农亦商亦儒传统浸润下,今天的古镇教育比较发达,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古镇受过中学教育的人数达2万余人,其中国内外大学毕业的人数几百余人,一部分留学缅甸、泰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以此而言,整个古镇的居民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临近的其他乡镇。</p> <p>  这是一座懂得感恩的古镇,抗战文化,在和顺古镇600多年的历史中已然定格为一个厚重的文化符号。</p> <p>  滇缅抗战博物馆位于和顺图书馆左侧,是当年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的旧址,是国内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建,博物馆分六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飞虎雄鹰、剑扫烽烟和日月重光。整个纪念馆收藏各类抗战文物有10万多件,陈展实物以腾冲民间收藏家段生馗先生收集的1.8万件滇缅战场遗物为主,小至一枚勋章,大到吉普车,不乏珍品、绝品。早在2002年10月,他收藏的39件二战时期驼峰航线的遗物,随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一起远赴美国,引起了美国各界的轰动。这个儿时听抗战痛史长大,誓用物证铭记一个国家的铁血记忆的奇人,30多年来,一直“疯狂”地收购战争遗物,从滇西到缅甸,他曾7次进入缅北野兽横行、疟疾肆虐的“野人山”。他两度被缅方抓捕,第二次缅方甚至以“偷越国境罪”判他3年徒刑,身陷囹圄45天后,经华侨朋友多方营救他才得以脱身回国。为了收文物,他长期吃素,耗尽积蓄,负债累累,家里没有电视、冰箱,陋室里除了乱糟糟的“破铜烂钱”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最拮据的时候,因交不起电费被强行断电。日子过得拮据,但是,他买文物却不惜代价。一把日军将领军官的军刀花了16万元人民币从缅甸购回,一件日军海军将军服,衣服上的肩章、纽扣等等金质饰物按克论价,花了10万元人民币。</p><p>  博物馆一个展厅内,有一把钥匙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关于这把钥匙,有一个故事。“松山战役后,日军全部被歼灭,只有一个逃了出来,被老百姓俘获。为了保命,这个日本人自我介绍是日军地下军火库的保管员,而这把钥匙就是开军火库的。这个日本人成了战俘,但是军火库一直没有找到。”</p><p>  钥匙下面的纸条上写着一段话:多少散落在民间的抗战遗物,多少遗留在百姓中口口相传的战争故事,就像这把钥匙一样,充满神奇、充满好奇,等待着我去收藏、去甄别!收藏并没有结束,必须继续下去。</p><p>  钥匙留了个悬念,表示还有更多和这段历史有关的藏品等待段生馗去甄别、收藏。</p> <p>  国殇墓园,是全国建立最早且保存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p><p>  1944年夏,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2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全歼日军6000多人,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腾冲石城全部被毁。</p> <p>  抗战文化是腾冲众多文化中独有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对滇西抗战、中国抗战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奠定了腾冲文化一种新的格局,对腾冲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抗战文化所折射出的坚强不屈、团结战斗、爱国奉献的高尚品质和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度浓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腾冲是中国第一个依靠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全歼日军而获得解放的城池,腾冲抗战是国民正规军与当地民众参加的战斗,作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的戍边重地,千年戍边使腾冲人民把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民族气节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腾冲人民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抗敌的激昂与硬气。当日寇侵占家园后,腾冲人宁舍家园,不与日寇同居一城,为的是不做汉奸,宁死不当亡国奴。在不做“顺民”的同时,他们还自发组织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保卫家园。在收复腾冲城的中国军队后面是倾城出动的腾冲人,他们在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中为军人们呐喊助威。</p> <p>  1944年9月14日,腾冲虽然收复,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收复的只是象征主权的一片焦土。在这片焦土之上,数千中国士兵的尸体躺卧在残坦断壁上。腾冲,惨遭日寇蹂躏2年多的腾冲,早已不是那个徐霞客笔下瑰丽、神奇,人烟辐辏、车水马龙的繁华“极边第一城”了。腾冲古城的实体形象,惟有从残留的“南门街”、“文星楼”两张老照片中看到一鳞半爪。官署、楼、坊、塔、庙等历史性建筑均已灰飞烟灭。</p><p>  战后的腾冲,经济萧条,财政亏空。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散兵游勇,四处窜扰。腾冲人口除战争减员外,所剩不多的男丁和骡马,又都被派去各部队作佚役,致使腾冲青壮年男人十室九空。</p> 李根源 <p>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德的恩师,民国元老、云贵监察史李根源振臂一呼,要大家赶快放下手里的活计,都来掩埋士兵的尸体,然后再料理各自的小家……男女老少倾巢出动,投入了他们认为非做不可的两桩大事:一是收敛散落在故土上的抗日将士遗骸,修建国殇墓园;二是修筑中印公路八莫至腾冲段,让国际援华物资尽快通过腾冲运入中国。为此,地方募捐7500万元(国币),投入民夫数千,特别是在修建国殇墓园期间,每天都有民众志愿前来做义工,耆老妇孺也都参与到搬运砖石的劳作中,一如抗战前修筑中国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那样。</p><p>  1945年7月7日,在庆祝腾冲国殇墓园落成、公祭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上,李根源慷慨致词,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民族英烈:“他们的功绩,由远的说,如高黎贡山之高,近的来说,如来凤山之高;他们的功劳,远的如怒江之长,近的如大盈江之长。他们的热,如同硫磺塘的热;他们的洁白,如同雪山之白,如同玉泉村的水、青海的水。”他要腾冲全体人民万分崇敬及感戴这种不朽的功绩,子子孙孙一本诚心,永远不忘。他提议把“9.14”腾冲克复日定为“重光节”,大家在这一天都要献坟扫墓,把烈士墓看成是腾冲人民的公墓。他代表国家和民族感谢腾冲人民在战后满地焦土,一片废墟,找不到一间房屋可以遮风挡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慷慨出钱出力修建墓园和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建设。</p><p>  国殇墓园,能以历史原貌呈现给后人,这一切,首先得益于腾冲人75年来的历史担当。</p><p>  如今,在腾冲人的心目中,安葬在国殇墓园的英烈是死去的祖先,战后流落在当地的抗战老兵是活着的祖先,充满无比的虔诚和恭敬,诚如抗日县长张问德曾经流着泪对预备二师和第三十六师的官兵说:“腾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这些外省人。如果他们牺牲,腾冲人为他们立碑;如果他们留下,腾冲人把女儿嫁给他们;而负伤的,腾冲人要为他们养老送终……”</p> 张问德 <p>  1942年7月3日,腾冲乡绅张问德度过他的64岁生日三个月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切断民国政府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从泰国入侵北缅,自中缅边界惠通桥入寇滇西,德宏龙陵,腾冲先后失守,滇西抗战大幕拉开。面对城恒残破与生民涂炭——腾冲城墙被日军轰塌62处,城中文星楼城门被炸毁,400余所房屋被毁,70万担粮食和6000匹骡马被劫。更为甚者大和野兽,以杀人为乐,炒食活人心肝,用汽油桶烹人为戏等等恣意虐杀小民百姓。而县长和官吏则逃过怒江炸毁大桥以自图保。就是面对这样的危亡,从中缅边界到贡山怒江以西一线400km大好河山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张问德以花甲之年在腾冲盖头乡毅然就任“县已不县”的腾冲县长。</p><p>  1943年3月,他借赴大理参加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召开的军事会议之机,当面向司令长官陈诚陈述意见,请求增兵收复腾冲。会议中,“抗战以来,蒋委员长以身作则,生活十分节俭……”一位官员的话还没完,他已拍案而起:“身为委员长,生活没必要这样节俭!如果物资紧缺,老夫愿意开膛掏心肝给蒋委员长吃,如果嫌老,我还有孩子的。但条件必须有一个,他要真心抗日!”他的这番话,让在座的官员个个瞠目结舌。他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致使战机一再延误,而日军的兵力却从几百人增至7000多人。在2年多的抗战中,他发动群众坚持抗战,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更是以一篇大义凛然的《答田岛书》流芳百世。《答田岛书》发表之后,各大报纸纷纷转载,极大地鼓舞了云南民众抗战的决心和志气。陈诚称他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中之人杰楷模”,蒋介石题赠“有气节之读书人也”匾额。在腾冲收复40天后,他辞去县长职务,再次归隐田园,从未再提往事。后世人欲为其立碑勒石以兹纪念,而他总是微笑着,淡淡地说:“问德为国为乡,读书人之责也何必宣扬,唯我腾越多少青年子第与霍将军、卫将军麾下猛士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于滇西,兹诚伟哉,疼哉,当立碑以念之。”中华民族的读书人!这就是张问德力量的密码。但是,腾冲人民没有忘记他,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张问德1957年逝世,在他的身后,人们送给他四个字——“忠恤千秋”。</p> <p>  抗日英烈、陆军中将寸性奇将军之墓坐落于“忠烈祠”后面的小团坡上,墓碑由当地特有的火山石镶砌而成,刻有圆形橄榄枝花环,古朴简约,肃穆庄重。他是园内英烈军衔最高的一位。</p><p>  寸性奇,腾冲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护法战争等。1923年,任孙中山建立的大元帅大本营少将录事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职。1923年,孙中山亲自授予寸性奇中山剑,以表彰对他的奖励。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参谋处长。1927年任第34旅副旅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寸性奇任第12师34旅旅长,率部参加太原会战。因战功显著,升任第3军12师师长,并奉令调守中条山,担任西面阵地防守任务。</p><p>  1941年5月,日军对中条山地区发动突然袭击,张店镇阵地遭日军突破,12师退守第二线阵地。5月12日,日军攻陷左翼水谷朵高地。寸性奇奉命率部突围,右腿被日军炮火炸断。5月13日晚,日军再次以猛烈炮火攻击中国守军阵地,寸性奇率余部突围至毛家湾,遭遇日军拦截。交战中左腿也被炸断。为了免受被俘之辱,寸性奇拔剑自戕,壮烈殉国,时年46岁。</p><p>  寸性奇将军是一位有着很大能力的人,作为革命的元勋,蒋介石发迹后,曾多次拉拢他,但是被拒绝,以至于他从1923年至1941年殉国,依然是少将军衔。一年后,他才被追授为中将。</p><p>  1986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p> 寸大进老先生塑像 <p>  88岁的寸大进得知爱子殉国,眼见国土沦陷,日寇猖獗,恨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报国,遂坐在大罗绮坪观音寺被雷电击断的千年古杉树下,含恨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彰显了民族气节。</p><p>  寸大进的先祖在明洪武的时候,便被敕封永镇云南,传到寸大进已是第九代。寸大进曾经因为打败多次英军对腾冲的袭扰,而被光绪皇帝御敕世袭一等龙骑都尉,一等汉军匡勇巴图鲁。寸性奇是其三子。四子寸性禄中校,在远征军任职,1944年在龙陵战役中殉国。五子寸性福中央雷允机场的地勤上校队长,在保卫机场时力战牺牲。可谓是一门忠烈!</p> <p>  每年清明和9月14日(腾冲光复日),腾冲人民都会在这片远征军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用各种方式铭记历史,追悼国殇,公祭烈士,告慰英灵,缅怀民族英雄。</p> 倭塚 <p>  国殇墓园内有一座鬼子坟,名为“倭塚”,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为日本侵略者建立的坟墓,井型墓里面埋着以藏重康美少将为首的三个日军守城军官,他们尸体被捆绑,面向烈士冢跪拜。"倭塚",显示了腾冲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永远警示一切侵略者:腾冲,是敢于埋藏侵略者的地方!</p> 小兵 <p>  这是年仅13岁的抗日娃娃兵!</p><p>  13岁,这是读书的年龄,当外敌入侵时,小小年纪的他毅然扛起枪,担负起保家卫国,抗战杀敌之责!地不分东西南北!众志成城,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民皆兵,这就是不屈的中华民族!</p><p>  丰碑为荣,以祭先烈。若逝去的爱国者得不到尊重,又何谈“荣”与“祭”?</p><p>  致敬,腾冲人,民族大义之举实至名归!</p>   走进古镇,宗祠文化是古镇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一个乡村中,一般只会有一两个人多势众的大姓、名门望族才有资格和财力来做着光宗耀祖的事,而在古镇,竟有八大宗祠并立,与七大寺庙佛道儒共存,更为罕见的是这八大宗祠穿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一直保存至今,且每年清明节、中元节两祭,八大姓的族人会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自已的宗祠里,举行盛大的祭租活动。<br>  追源溯本,莫重于祠,宗祠即是祠堂,是古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br>  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br>  八大宗祠,除杨氏、钏氏宗祠位于大庄村外,其余的寸、刘、李、尹、贾、张六大宗祠位于十字路和水碓村,呈一条线排列在环村主道,与图书馆、文昌宫等重要建筑构成“和顺的文化带”上的重要景观,是汉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br>  八大宗祠按照建造年代,依次是寸、尹、刘、张、贾、李、杨、钏,从1809年寸氏宗祠始建到1926年李、杨、钏氏建祠,大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每一个宗祠的建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凝聚了几代族人的心血,甚至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才初见模型。<br>  八大宗祠基本遵照大门、过厅、庭院、大殿、花厅依中轴线排列,两侧配置厢房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历代投入的人力、财力各不相同,其选址、规模、样式也各具特色,既有李氏、刘氏、张氏宗祠的古朴内敛的传统格调,又有寸氏宗祠的南亚、东南亚的异域风情,其中以寸氏、刘氏、李氏宗祠最具有代表性。就建筑风格而言,保存得最好的是刘氏宗祠、尹氏宗祠和李氏宗祠;就宗祠内容而言,寸氏宗祠保存得较好。<br> <p>  寸氏宗祠位于古镇十字路村大石巷巷口,占地面积2222㎡,坐南向北,依山面坝,逐级而起,错落有序,宇辉宏。据碑刻记载:清嘉庆十年(1806年)时任族长的武生寸光远组织阖族神前起念,劝捐筹款,后投资缅甸经营棉花,获利后于嘉庆十三年(1809年)腊月初二竖正堂、大门,14年(1810年)夏修山墙、围墙及廊阶,24年(1820年)建厅房,道光2年(1823年)修厅前照壁,道光3年修家堂座,5年修暖阁牌位,6年(1827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大门,前后历时126年,经几代人的辛勤营作,方始告竣。</p><p>  古镇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寸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20万子孙宗族的象征。</p><p>  寸氏宗祠选址极其考究,它位于乡间的中心前沿,视野开阔,其向深远。从内到外建有正殿、厢楼、花园、客堂、大厅、二门、大门,月台等。月台前有荷池一塘,塘外为广袤农田,拾级而上具有步步高升之势,而且纵贯一条中轴线上,更考究的是,始祖寸庆其墓位于和顺正中后山橄榄坡下灵秀一坡脑上,如将寸氏宗祠及远眺之笔架山连在一起,又恰在一条中轴线上,真可谓是风水宝地。</p><p>  作为门面,寸氏宗祠大门显得与众不同,别家宗祠大门均为传统的飞檐斗拱、瓦木结构,唯独寸氏宗祠大门从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标新立异,典型的南亚风格,“洋”气十足。大门是由祖先父寸性怡任族长期间主持重修。他在缅甸请印度工程师设计大门,并请印度工匠到古镇施建,建造所用的钢筋、水泥、沥青等全部从缅甸用马帮驮运回来。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的西洋大门,配上中国传统的匾额楹联,最终成就了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经典之作,收到了美好的视觉艺术效果,获得了比传统中式建筑更坚固耐久的实用价值。大门气势恢宏,壮丽华贵。其造型中西合璧,三道罗马式圆拱门,每道门上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如意顶,均刻有忍冬雕花,充满浓浓的西洋风格。</p><p>  大门外设有两层月台,全都采用石栏护围、石板镶铺,尤其是紧靠乡前大道的下月台为一半圆形,面积广达数百平方米,特别宽畅,在八家宗祠中首屈一指,堪称最“阔”。</p><p>  临门月台的左右两边分别立有一根高达两丈多的石柱标杆,即古代的旗杆,相较其他宗祠的标杆,迥然有异,特别醒目的是别家的标杆只有一个方斗,而寸氏宗祠标杆上有两层方斗。这里很有考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是有严格规定不能越矩,由于在明清两朝,寸家不仅先后获取功名的有223个秀才文武生,4个举人,并于光绪乙未年还出了一个进士,故按律允许悬两斗,其他宗祠则无此殊荣,寸氏宗祠的双斗标杆就成了最“牛”的。</p><p>  寸氏宗祠里悬挂的匾额楹联极为丰富,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儒将邓子龙为缅怀"桥头老爷"寸玉题赠的"白发朝仪"匾额。据说,邓参将当年统兵驻节腾越时,闲暇之余漫游和顺,偶经寸玉家门,见其中热闹异常,便使人问知是后辈为寸玉作祀典,将军受邀欣然入席,寸玉后人恭请他留墨为记,乘酒兴他豪气大发一挥而就,蓝底白粉,据说“白”字尚缺中间一横,众人皆疑是否笔误,将军含笑不答,待匾额悬挂后,只见他手撮一团粉泥往匾上用力一掷,刚好填充了"白”字中间所欠一横,举座拍手叫绝。此匾多年都一直挂在寸玉家,宗祠兴建才由后人赠送到宗祠内悬挂,可惜这一难得的宝贵文物,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被移作他用。万幸李根源先生闲居和顺魁阁时将“白发朝仪”拓下并刻于石上,邓参将的笔迹才得以保存。</p> <p>  84年来,经由数代人的陆续添置增补,寸氏宗祠汇聚了众多匾额楹联,不但贴切得体,从不同角度追本溯源,忆先祖、励后昆具有很强的启迪教化作用,而且撰、书均系一时的名人雅士,行、楷、隶、篆纷呈各异,是供人鉴赏的书法佳品。</p><p>  寸氏宗祠自建成后除供族人春秋祀祭,缅怀祖宗外,多年来都是初等小学校舍,在古镇教育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p><p>  宗祠中有寸氏祖先墓的照片及解说,值得一提的是,祠中悬挂着清代光绪乙未进士寸开泰手书的“寸氏家训”,寸氏家训共十六字:礼、义、廉、耻、忠、信、孝、悌、宽、和、谨、勤、慈、让、恭、俭。这十六字,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每字下面均有解说。写好后裱为单条,张挂于宗祠之中。宗祠中还有二十四孝彩图。这些都是不大容易看到的内容。</p><p>  寸氏宗祠整体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还糅合了佛教的图腾、符号。其门前的两个石头立柱是明显的佛教的图腾。宗祠两边的粉墙黛瓦、翘角飞檐是地地道道的中式风格。</p><p>  寸氏宗祠以其精美的木雕而闻名。门窗、门枋、插枋、吊柱、垂花等位置均刻有透雕或者浮雕,雕刻花纹十分丰富。中堂的门窗是方格纹眼演变而来的漏雕,中有刻字,十分精致。两侧厢房的门窗花饰也十分精美,上有花卉的漏雕并且所刻花卉形态各异。四扇门的裙板上刻有梅、兰、竹、菊的浮雕,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窗户的装饰多为连续图案或条形窗棂,其格式有“丁字花”“双线”、“梅花”、“冰凌”等。二层的窗户来自缅甸,由铸铁制成,花饰精美。</p> <p>  刘氏宗祠位于水碓村与尹家坡之间的交椅凹山脚,与李氏宗祠相邻,占地面积3139㎡,由正殿、两厢楼、东西花园、前厅、大门、月台、荷塘等 建筑组成,沿纵轴线排列成两进院落。整个宗祠建筑均以腾冲本地优质楸木修建,地面均以火山石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式样美观。据刘启义《先后修理祠堂记》所述,早在清嘉庆年间,刘氏十三、十四族人,在尹家坡下巷刘姓聚居地之下的公地建祠,因觉“地势狭隘,规模不宏”,且“逼近邻居,难作祠宇”,便停工另行选址。清咸丰三年(1853年),购得寸姓山田地基一块,即今宗祠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如“玉带龙椅”实为发祥之景象,于是乎兴工建祠。1920年,扩建前厅,新修大门,增建月台、荷塘和石桥,并立一个方斗的石柱标杆一对于月台左右,标志着刘氏族中出过举人。</p><p>  刘氏宗祠建筑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方位是坐南朝北,这种没有以“南面为尊”的做法,反而受到当地人称赞,说它风水好在“前有池径,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p><p>  牌楼式大门,十分豪华气派,重檐歇山顶,斗拱飞檐,雕刻精美,彩绘富丽堂皇。门柱有对联云:“温暾世家仁智礼,腾阳冠冕龙凤麟。”门框有联曰:“门对龙潭千古秀,族居旺地万年春”。两副黑底镏金的楹联把环境的优雅、家族的信仰、荣耀、美好的愿望都表达出来了。</p><p>  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米芾的梅花赋石碑平添了几分雅气。米芾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精妙,刀工精准,连笔韵也刻出来了。修竹之下,修竹篇石碑是腾冲巨商张木欣收藏的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作品。这幅作品不见于黄庭坚的出版作品中,为刘氏宗祠所独有。</p> 米芾梅花赋石碑 <p>  进入宗祠,沿石阶走入过厅、厢房和正殿,这些厅房依山势步步高升。祠内布局错落有致,风格典雅。刘氏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后代。大殿两旁陈列有乾隆时的"永免钱粮”、"保我子孙“古碑和恢复的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刘姓的“三祖遗训”碑。</p> 刘氏宗祠家堂 <p>  正堂里面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从第一代直排到第五代)。</p><p>  祠中的镂花木圆门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木刻暗窗也下足了功夫,很能表现云南木雕的艺术特色。暗窗内隐约现出内壁墙上的“忠”“孝”二字。尤其是二进三院左右门头雕刻的“醉花”、“秋月”,有出处,尽显文化内涵。</p><p>  刘、寸两姓同为和顺的开镇之祖,《刘氏家谱》于此有记述:“继宗公……由是当闲暇之时,与寸氏始祖太师庆者,遍览腾阳胜地,见一境焉, 其山之峙也如砺,其水之流也如带,且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圻……两人心甚慕之,不忍舍去,访诸土著,知为阳温暾村也。太师庆曰‘是泱泱大邑风也’,继宗教曰‘可以卜居矣’,遂家焉。”</p><p>  刘氏宗祠在清光绪初年曾设书塾“芸香馆”,民之后为小学校。如今刘氏宗祠已成为旅游景点,成为旅游休闲、陶冶性情的好去处。</p> <p>  李氏宗祠位于水碓村西侧黑龙山下,左为刘氏宗祠,占地面积约4000㎡,方位是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落差建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正殿、两厢、二门、前天井、大门及两拱形门。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热,层级分明,左右对称,建筑结构精巧雅致,建筑样式端庄秀美。以其地势高峻雄伟,依山傍水,布局宏伟、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著称。</p><p>  李氏家族始祖为“李黑师波”,源于蒙古,几经辗转,定居于和顺古镇,迄今子孙已达20余代。宗祠始建于1920年,发起者为李氏第17代后裔李曰垓(即艾思奇之父)——民国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全部工程历时14年才完成,建筑规模气势为和顺八大宗祠之最。</p><p>  宗祠由享堂、东西厢、天井、花厅、山门及左右石拱门组成。从和顺沿湖小径经过一百级有余的石磴可达祠堂。拾级而上, 台阶转折处设有两道拱门。接着到达月台, 山门是装饰繁复的三段式门楼, 接着穿过山门进入前院, 再拾级而上到达整个空间的核心。院落递进富有层次感, 依山就势, 是典型的“重堂式”。总平面除损毁的部分外, 基本遵循着对称布局的礼制建筑法则,是以“三坊一照壁”为基本形式演化组合而成的一正两厢带花厅拼连合院。宗祠为典型的三进院落式布局, 每一进皆上升一个台面, 并且与入口山门处的月台相呼应。</p><p>  门楼沿用了徽派宗祠常有的五凤楼形式,为三段式。两侧皆有门匾,分别为繁体的“礼门”和“义路”,喻注重礼、义。牌匾与额坊均雕刻有双龙戏珠,这也是边陲小镇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才独有的特色。</p><p>  宗祠拥有丰富的外部轮廓造型,优美柔和的屋顶曲线。屋顶参差起伏,错落有致,墙体下部均以石块砌筑而成,既保证墙体下部的承重与防腐,又使得上下墙面材料形成质感和色彩对比。滇西南地区与滇南地区特有“猫拱墙”与独特的圆拱小窗,形成了外形上的呼应,白墙与灰尘瓦之间有了虚实明暗的对比,富有建筑造型艺术。</p><p>  以门楼为引子的前院空间,院内空间开阔,让人在长石阶的疲惫与门楼处的惊喜之后,感受到一种安祥平和。院内平坦空旷,两侧房屋(原为书堂,后用临时会客)朴实无华,仅在山墙立面以猫拱墙作为装饰,以此承托内院享堂的华丽。屋顶沿用古镇民居惯常使用的手法,混合使用“响瓦”屋面与筒板瓦,产生变化的屋面的纹理,独具匠心地将筒板瓦用在檐口的两山处走边,使其拥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低调而用心。</p><p>  站立于前院空间,能望见花厅内建筑那参差起伏的屋顶,富有层次的三叠水照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配以独特的猫拱墙,与山墙上手工绘制的悬鱼,以及明暗呼应的小窗,更凸显了古镇在“走夷方”的历史背景下建筑所具备的独特韵味。</p><p>  在圆拱门的引导下,进入花厅空间,顿觉古人智慧之妙哉,空间层次分明,引人入胜。花厅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和顺人对于山水花的精神追求,花厅与错落有致的照壁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空间,是诗书、休闲的胜地。处于花厅之中轴线上,近能望见山门,远能眺望野鸭湖,空间极富层次感,充分体现了整个院落空间格局上对于传统“礼”制宗法思想的缜密考量。</p><p>  主院内部空间主要由院坝、水池与月台共同构成,月台高于主院地面 1.3 m , 而享堂沿廊又高于月台地面1.3 m , 空间循序渐进,递进明显。享堂作为祠堂空间的精髓,是族人祭祀祖先、宗族议事的场所,使用频率以及建筑地位最高。享堂为三开间,明间约4.5 m,进深约7 m,设有进深约2.6 m的前廊。两侧耳房面阔5 m,进深同享堂一致,平面以享堂为中心对称布局,用途为居室,为增加其私密性,设有入口约1 m内廊。享堂内部采用减柱作法,使中部空间更具延展度,凸显宗族祠堂之大气。屋架为八檩带前廊构架, 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 脊高约7 m,屋面有明显举折,坡度约为三分半水。享堂大厅空间梁架形式为五架梁,作露明处理,简约大方, 为祠堂中最宽敞的室内空间。体现在装饰艺术中,享堂也是独一无二的精致。屋顶为等级最高的庑殿顶,正脊运用琉璃莲座葫芦作中花脊饰,配以镂空雕花灰塑,两侧以鳌鱼收尾。垂脊虽短,亦施以镂空雕花灰塑,檐下墀头作卷草纹饰,并以鳌鱼与屋檐相连接,颇具地方特色。檐下梁柱交界处均有吊瓜与雀替,作为主要装饰构件, 梁头均有雕花。种种繁复的雕饰,体现出了享堂在整个祠堂建筑群中独一无二的地位。</p><p>  享堂正中是供奉着始祖至五世祖神位的神龛。神龛最高的雕刻有七层,两边为对称的五层雕刻。基调为黑色,雕刻和神位为绛紫,有金色点缀,字体亦为金色,庄重肃穆而不显呆板。右侧立有李氏宗族、宗祠简介碑记,右侧立有修缮李氏宗祠序和捐资芳名碑,同样的分人民币和缅币记录。</p><p>  廊柱子上挂满对联,主联为李曰垓所题,98字长联写出了李氏家族的历史。李氏家族还出过一位名人,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艾思奇(本名李生萱)。艾思奇纪念馆离李氏宗祠直线距离不到200M。</p> <p>  厢房为五开间, 明间约4.4m ,次间约3.4m,进深约3.8m,一侧梢间为宽约2m的抄手游廊,另一侧梢间与享堂的耳房相连通。厢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由于地形高差,脊高虽达9m,但恰好略低于享堂屋脊,体现建筑群中的等级秩序。厢房为歇山七檩构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屋面坡度约为四分半水,转角处作翼角处理。其构架与享堂相同,木构架雕饰纹样较享堂简单,唯有庇面采与筒板瓦混用,产生变化的屋面的纹理,独具地域特色。</p><p>  穿过享堂两侧的木板门可进入后院空间,从六边形水池以及三段式装饰的围墙,可以看出李氏族人对于花厅院落的重视和喜爱。侧院的围墙采用三叠水照壁,并种植各类花草树木。在半圆形水池与照壁之间,甚至还颇为用心地以花台进行连接。厢房作为族人祭祖时休息的空间,在以往作为卧室使用。其装饰的用心以及与主花厅独特的连接方式,证实了和顺人自古喜爱花厅空间的事实,也体现了和顺人热衷营造良好读书环境之心。</p><p> 李氏宗祠作为和顺建筑年代最晚的宗祠,是纯粹的中式传统建筑,折射的是华夏文明,体现的是“和”、“顺”,是中原文化在边地落地生根的例证。</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