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促进家校有效衔接,实现家园有效沟通,持续推进“泉家共成长”家园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了解家长教育需求,征询教育发展意见建议,搭建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不断提升我园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我园教育生态,真正打造有温度的幼儿教育。我园开展“家访进万家,满意在教育”全员家访活动,合力推进家园协同育人。</p> 创新形式,线上沟通结合线下面访 <p> 一是明确家访形式,根据实际,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要求,发挥线上线下“双线制”家访的工作经验,遵循“线上沟通+线下面访”的基本原则,确保全员到位全覆盖。在主动征求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制定面访方案,与家长合理约定面访时间,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或借助电话、微信等线上形式,进行沟通交流。</p><p><br></p> <p> 二是明确家访对象:幼儿园要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在园幼儿的基本状况进行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全员家访。根据日常管理情况,确定园级层面重点家访对象;根据经济困难、残疾、留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家庭的情况,确定进行重点面访;对家长提出个性化家访需求的,进行专门家访。</p><p><br></p> <p> 三是明确家访要求:要求家访人员用心用情、尽职尽责开展家访,本着“一家一情、一生一档”的原则,做到深入摸实情,指导有方法,随时做好纪实记录、跟踪回访记录,建立回河中心幼儿园幼儿家访档案,做到访后有分析,后续有追踪,确保家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p> <p>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在这次家访活动中,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p><p> 总之,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园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 ,家访活动是对我园、对教师、对幼儿都有益的活动,领导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积极参加,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年我园走千家,坚持不懈,以后定能走万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