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名师工作室基于文本研读,梳理知识脉络,展开基于“学段衔接”的“学生学习活动空间建构”主题研究活动。 <div> </div> 三四年级是小学数学一二学段衔接年级,工作室“中年级组”根据教学进度与教研困惑,决定选择“数的运算”领域中的“笔算乘法”内容,以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活动现场展示课例。 <div> 课例准备过程在主持人于艳老师的指导下,以“研思结合”方式展开,从教师备课切入,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空间”的多角度设计。以不同形式进行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研讨共计6次,学校教研团队再次打磨共计4次,节省了老师们备课研讨过程中路程时间损耗,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div> 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展示历时16天。团队经历了“文本研读--多元修改--分组践行--合力展示”,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的有效建构”进行了实践尝试,并同步辐射带动“校域”教研。 <br> 活动展示现场设在渝东街小学,由渝东街小学李静老师主持。基于疫情防控要求,展示活动依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钉钉直播功能与录播教室录播功能,展开张家口、石家庄、秦皇岛跨地域同步教研。参加本次活动的省、市于艳名师工作室成员、区教育督学、工作室成员所在校一线教师共计40余人。<br> 课例展示由海港区临河里小学鹿鹤鸣老师、山海关区渝东街小学李静老师承担现场授课任务。<br> 课例展示结束后,临河里小学惠玲副校长、渝东街李静老师分别结合备课经历,清晰阐述了对学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空间”的思考,以及教师在活动中的变化与成长。 工作室主持人于艳老师结合整体活动设计与团队活动经历,再一次引导老师们关注学段衔接中“教学目标”与“知识呈现”的特点,引导大家进一步体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带来的课堂上“教与学”的改变。<br> 这次活动再次引发老师们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有效建构”的思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完成自我知识构建,将作为我们长久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