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月20日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承办,为期一天的山东省小学数学“送教支教”暨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观摩会隆重召开,给全省的小学数学教师们送来了一场数学教学文化的盛宴。</p> <p>第一节课是由临沂朴园小学徐美霞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 </p> <p>课前的交流中徐美霞老师用清朝 陈沆的一字诗:</p><p>一帆一桨一渔舟,</p><p>一个渔翁一钓钩,</p><p>一俯一仰一场笑,</p><p>一江明月一江秋。</p><p>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文化。 </p> <p>紧接着徐美霞老师提问:你能用数学的眼光说一说生活中的1吗?</p> <p>徐美霞老师用课件中呈现的一个苹果,一把直尺,一群小鸡和一个班里的同学,继续让学生思考体会,是否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p> <p>从而认识到不论是一个物体还是几个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也都可以当成是一个计数单位,即:单位“1”。 </p> <p>在让学生认识了单位“1”以后,徐美霞老师的教学环节顺承而下,让学生去思考探究:</p><p>当分别把 一个苹果看作单位“1”,一个长方形看作一个单位“1”,一条线段看作一个单位“1”,和4个圆看作一个单位“1”时,几个苹果、长方形、线段、几组圆,3/4个苹果、长方形、线段、和圆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p><p>从而由生活中的实物→数学中的图形,</p><p>几个单位→几分之几个单位 延展开来。</p> <p>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徐美霞老师利用单位“1”构建了整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突出单位“1”重要性的同时,更把整数和分数放在了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中,给人以整体感。</p> <p>徐美霞老师在初步揭示出一个整体、单位“1”,还有建立在单位“1”联系之上的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后,紧接着便引导学生着重去探究建立在单位“1”基础之上的分数。</p> <p>徐美霞老师抛出了:把12个Δ看成一个单位“1”你能创造出什么分数呢?</p><p>在学生灵活展示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去思考:</p><p>1.单位“1”相同,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同?</p><p>2.当分成的份数相同时,为什么仍然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p><p>顺其自然的也就得出了:平均分的份数→分母 表示的分数→分子 的结论。</p><p><br></p> <p>顺其自然的也就得到了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p> <p>紧接着徐美霞老师抓住了“一份”这个定义中的重要字眼,让学生找出上图中表示一份的分数,既而认识了“分数单位”在探究中体会到:分数的分子是几就包含了这样的几个分数单位。</p> <p>更让人叹服的是:徐美霞老师在引导学生上面的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了→分数、分数、就是“先分后数”虽简单却引学生深思的话语。</p> <p>徐美霞老师提到:在分数的历史中,最先产生的就是分数单位。并以“莱因德纸草书”为证。</p><p> 更是延伸出→其他的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进而得出数学中重要的现象:聪明的埃及人把其他所有的分数都写成了不同分数单位和的形式。</p><p>例如:3/4=1/2+1/4。</p><p>课堂中数学文化的合理运用,既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厚重,又拓展了学生数学的眼光。</p> <p>在巩固与运用环节,徐美霞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两道题。</p><p>第1道是:分别以 2个圆,1个圆,1/2个圆,1/4个圆,作为单位“1”,1个圆,1/2个圆和1/4个圆,该用哪些数字表示?</p><p>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图形相同,但在单位“1”不同的时候,所用来表示的数字也不同。</p> <p>在上面这道练习题的基础上,徐美霞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在数学中1的深奥→1生万物。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与探究欲望!</p> <p>练习中的第2道题是:当一盒巧克力作为单位“1”时,请学生依次拿走它的1/2、1/2、1/2…</p><p>继续体会:虽然物体相同,但是当单位“1”不同时,取走的1/2的数量不同。</p><p>以及让学生去体会数学中的极限性思想。</p> <p>最后,徐美霞老师以庄子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作为结束。</p><p>极限思想继续渗透的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中的数学文化,让学生感悟到古人的思想智慧,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p> <p>徐美霞老师的这节课,浅入浅出。</p><p>由生活中的实物到数学中的图形;</p><p>由整数到分数;</p><p>由数学中的知识到数学中所蕴含的文化。</p><p>条理清晰而又巧妙!知识的解读浅显易懂,而又蕴含了深奥的道理!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又遨游在数学文化的智慧与博大精深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