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2020年茂名市小学数学“聚焦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教研活动</p><p><br></p><p><br></p> <p><br></p><p>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小学数学课程和课堂改革,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特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2020年11月18日上午,围绕“聚焦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主题的研讨活动在茂名市教育局副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出席本次活动的人员有:茂名市小学数学区域联动教研团队全体成员及各区(县)级、市级小学数学教研员;茂名市小学数学优质资源建设团队成员;茂名市局直属小学数学、科学组长及“聚焦课堂教学,发展心素养”研究团队成员。</p><p><br></p><p><br></p> <p><br></p><p> 活动伊始,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同志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1.观摩吴正宪名师的《解决问题——归一问题》的课。2.观摩后反思:怎么才能做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现场即席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收获。</p><p><br></p><p><br></p> ————————— 观摩名课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从问题出发,从数量关系出发,解决从“1”到“多”的问题。回顾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就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span></p> <p><br></p><p><b>1.从多到1,从1到多,明晰数量关系</b></p><p><br></p><p>第一个问题:12件衣服需要多少个小珠子?</p><p>学生记录:一件?</p><p>第二问题: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p><p>学生记录:一个碗?</p><p>第三问题: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p><p>学生记录:一小时?</p><p>吴老师在黑板上圈出了1件、1个、1小时的,边圈边说,假如我们能知道了一件的,就可以求12件,还能求......</p><p><br></p><p><br></p><p><br></p> <p><br></p><p><b>2.从数据到关系:多元表征,沟通本质</b></p><p><br></p><p>出示问题:4件衣服钉了24个扣子,24件衣服要钉多少个扣子?</p><p>吴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发现重要数据,像4件、24个、12件,还有要求的问题。这些数量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我们解决问题就是研究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p><p>再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总结出他们的倍数关系。</p><p>整个交流过程完全尊重儿童的交流理解过程,有条不紊地让孩子利用了多种画图方法解决了问题。</p><p><br></p><p><br></p><p><br></p> <p><br></p><p><b>3.从现实到未来:建构模型思想</b></p><p><br></p><p>通过练习巩固单价、数量与总价,时间、速度与路程等数量关系,总结出1就是每份数,多就是总数。有了每份数和总数,就可以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用每份数x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首尾呼应,提升模型思想。</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聚焦深度学习的样子真美!</b></p> —————————— 反思交流 <p><br></p><p>(化州市第十小学 吴志丽)吴老师课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鼓励语丰富多样,无论她上哪个年级的课,都能融入到学生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实实在在的课,因此我在往后的教学中也要实实在在地备课,跟吴老师一样做一位踏踏实实上好数学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等。</p><p><br></p><p><br></p> <p><br></p><p>(茂名市官山学校 张水凡)吴老师的课很实在,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一步一步地实现教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深度的学习不在于题量的多少,而在于它的深度。</p><p><br></p><p><br></p> <p>(电白区大衙小学 陈超波)这是一节很实在,很接地气的课,里面有多地方我们是能做到的,能借鉴的,吴老师的课上得很随性但又不随便,留给学生一个充足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精彩迭出。听完这节课,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是: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深入的思考与动手,以核心素养为方向,发展数学能力。今后的要教研结合,常教常研,把研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促进专业成长。</p><p><br></p><p><br></p> <p><br></p><p>(高州市第二小学 吴肖娥)吴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与数学的实际有机结合;重视学生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写、画的能力,关注情感体验,丰富的鼓励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不搞虚的!</p><p><br></p> <p><br></p><p>(茂名市新世纪学校 吴英)吴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两个字:等、慢。我们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急,等是为了能获更多的课堂生成。听完这节课,我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究与发现,而不是把你知道的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p> <p><br></p><p>(茂名市福华小学 陈茜)吴老师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比较注重孩子的想法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两方面。我理解的深度学习是:并非以学习内容作为评价,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深度为主,今后在课堂上要多为孩子创设有深度的探究活动。</p><p><br></p><p><br></p> <p><br></p><p>(电白区滨海小学 李琼娣)听了吴老师的课真是受益良多。吴老师把课堂核心问题抓得很准,在引导学生去思考时又放得很宽!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非常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兴趣浓厚!老师真正做到“组织者”和“引路人”。我理解的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是自己的内在需求,与自己有关联,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对学习意图和学习策略有自我反思,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p> <p><br></p><p>(茂南区高山中心学校 莫云)吴老师的课做到情感触动,思维调动,全体出动,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教与学同位、同等、同重。</p><p><br></p><p><br></p> <p><br></p><p>(电白区教研室 吴斌)听了吴老师的课最大的的感触是,一位66岁的老人家,能在课堂上焕发出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的感染力,是一种很轻松很享受课堂的状态,能呈现这样的状态皆因她能大胆放手。老师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探究活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都体现了孩子们参与了深度的学习。</p><p><br></p><p><br></p> <p><br></p><p>(信宜市教研室 徐坚)教学的核心在课堂,课堂的关键在老师。吴老师的课堂能体现她的素质,充满了激情、热爱与机智,关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p> <p><br></p><p>(高新区教研室 李永玉)吴老师的课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本节课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那么,我们也要在备课时深入研读教材,思考我们每上的一节课,它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所提出的问题有没有针对性 ?</p><p><br></p><p><br></p> <p><br></p><p>(茂名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盘泽南)怎么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1.要认真研读教材,备好课。2.要熟悉课标,把握好要求的程度。3.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无招胜有招。盘老师鼓励在座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大胆尝试,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交流的空间、表达的空间、实践的空间。</p><p><br></p><p><br></p> 成员感想 引发思考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什么是深度学习?</b></p><p>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如何才能做到深度学习?</b></p><p>一是深度学习、深度参与学习,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二是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表达空间、交往空间、实践空间。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知识的切入点、生长点,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探索解决认知冲突(新知识、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活课堂教学,避免走流程的课、学生被动学习的课。</p> —————————— <p><br></p><p> 聚焦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五项数学指标。我们要抛开“花哨”的课堂、“热闹”的课堂 ,“实实在在的研究,踏踏实实的上课!”在教学中,我们时刻要让学生把握数学的知识,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