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大有可为——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侧记

长弓

<p>2020年11月15日至20日</p><p>西北政法大学</p><p>全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开创平安陕西建设新局面市县政法委干部培训班</p> 11月16日上午,由陕西省委政法委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陕西建设新局面市县(区)政法委干部培训班在西北政法大学顺利开班。陕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明和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玉朝出席开班仪式。 李玉朝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本次培训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领导干部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为了高质量开展此次培训、实现预期培训目标,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坚持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三是要培训中心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确保培训班各项活动顺利落实。 陈明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本次培训班的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近期对平安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1号文件精神,为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规划。他强调,要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贯彻会议精神,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平安建设向更广领域、更深层面、更高水平推进。 第一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讲座 授课教师:汪世荣<br><br><div>法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八、第九届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判例与研究》杂志特邀编委。获全国优秀教师(2014 年)、陕西省优秀教师(2001年)、第二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年)、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8 年)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优秀法律硕士教学奖(2007 年)。2017年5月,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div> 西安市莲湖区平安办副主任王怀涛点评发言 第二讲:全省平安建设考评工作解读 授课人:李汉生 陕西省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 西安外国语大学专家团队解读平安指数测算方法 宝鸡市眉县政法委综治指导室主任王涛点评发言 第三讲: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 授课教师:魏奇<div><br>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院长,三级哲学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三五人才,陕西省精品课《创造性思维训练》主持人;曾长期担任西安文理学院教务处和发展规划处处长,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哲学学会会员,西安市哲学学会理事。香港中华教育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省督学,西安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特聘专家。</div> 延安市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刘伟点评发言 第四讲:深入学习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 授课人:张克祯 陕西省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处长 商洛市洛南县政法委副书记何先锋点评发言 第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 <div>授课人:杨建军 </div><div><br></div><div>中国法学会理事,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长期从事司法实践工作,曾任省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执行一庭庭长、省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处长、省委610办副主任、省综治办副主任、省信联办副主任。他先后参加了中央政法委组织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中央综治办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解决工作机制项目研究,组织起草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解决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被省委、省政府印发全省执行。长期的理论研究工作受到相关院校的重视,被西北大学法学院、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br></div> 安康市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程昶冰点评发言 第六讲:陕西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评析 授课教师:侯学华<br><br><div>侯学华,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政治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新城区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地方政治。代表作有:《从 “各自为政”到“合而为一-”--美 国早期国家主权纵向分配关系的内在变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6期);《邦联国会在美国宪政体制变动中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洛克的古典自由主义自由观及其权利制约》 《理论学刊》(2012年第8期)。</div> 铜川市耀州区政法委副书记马军战点评发言 第七讲: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授课人:朱宏伟 陕西省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 榆林市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吴正点评发言 参观交大西迁精神博物馆 出现背景<div><br>1896年,交通大学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1921年定名交通大学。<br><br>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以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接中央指示当月,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即率资深教授亲往西安踏勘校址,新校区建设随即破土动工。<br><br>1956年7月和8月,苏庄副校长等带队,满载交大师生员工的专列由上海驶往西安。9月10日,西安新校开学典礼在人民大厦隆重举行,交通大学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是年,国务院根据学校内部实际情况和西安、上海两地需要,决定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部分,西安部分对两校实行统一领导。<br><br>1959年7月,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部分独立成为两所学校,即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哲学家,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受命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他和张鸿、陈大燮、钟兆琳、赵富鑫、周惠久、黄席椿、沈尚贤、严峻等许多教授专家一起,为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发展鞠躬尽瘁,直至生命最后一息。<br><br>1959年,西安交大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相继创建。汉唐古都皇家园林旧址上,向现代化进军的著名学府拔地而起,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从迁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革命"十年动乱,任何风风雨雨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老交大优良校风学风得以保持发扬,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10年间,输送人才即达万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毕业生总数两倍。<br><br>1981年4月,教育部部长蒋南翔莅校评价说:西安交大的迁校是我国调整高等教育事业战略布局的一个成功范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1986年6月在西安接见交大老教授时特别指出:事实充分说明,在周总理关怀下,交大西迁是正确的、成功的,历史要记录这一功绩。</div> 发展过程<div><br>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大党委会审议批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即日起正式公布。<br><br>2017年4月5日,西安交大党委会确定每年9月10日教师节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br><br>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br><br>2017年12月16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到西安交大传达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br><br>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说,"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br><br>2018年1月18日和1月21日,随着《新闻联播》的再次报道,"西迁精神"又一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br><br>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视察,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听取西迁历史、西迁以来的发展情况汇报。</div> 重要意义<div><br>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是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付出极大心血。从中央部委到陕西、上海两地政府,为迁校成功作出巨大努力。西部人民群众满腔热忱迎接交通大学的到来。学校精心擘划,教授带头西迁。开发大西北成为全校共同心声,多少人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不惜卖掉上海的住房,义无反顾。在迁校以及新校建设发展历程中,师生员工开拓奋进,艰辛备尝,顾大局,讲奉献,千辛万苦在所不辞,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充分体现交大人崇高风范。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西迁精神丰碑,世世代代给人教育和启迪。<br><br>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br><br>总书记评价到:"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 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div> 社会影响<div><br>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校六十年后,学校迎来最具挑战性的崭新开端,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1959年,西安交大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相继创建。汉唐古都皇家园林旧址上,向现代化进军的著名学府拔地而起,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从迁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革命"十年动乱,任何风风雨雨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老交大优良校风学风得以保持发扬,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10年间,输送人才即达万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毕业生总数两倍。</div> 观摩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办事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有效发挥区域化党建工作服务效能,激发驻地单位、行业系统党建活力,7月10日上午,漳浒寨街道辖区驻地单位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党总支与响塘社区党支部共同建设的“红色驿站”在响塘社区揭牌。<br><br>建立 “红色驿站”,是漳浒寨街道党工委落实《雁塔区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党建品牌,强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九大提升行动方案》,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一种有效尝试。街道党工委将以驻地单位、行业系统党组织和相邻城市社区党组织互联互通为纽带,以党员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以共建组织基础、共促队伍建设、共解群众急难、共办实事好事、共谋双方发展、共建和谐社区为共建内容,通过搭建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关爱、便民志愿服务、凝聚社会力量等多项功能的平台阵地和服务载体,共同建好这个"家"、搭好这个"台",切实让广大党员找到组织、找到家,让基层支部活动通过这个平台动起来,活起来,激励党员在各自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类便利的服务。 结业典礼,收获满满。

西迁

政法委

交大

政法大学

西安交大

陕西省

治理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