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宁静致远

<p>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单位,建院于1931年3月1日,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徐汇院区座落于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浦东院区位于康新公路4333号。</p> <p>  鎏金的大字格外醒目。</p> <p>  大门口的墙壁上悬挂着38块牌匾,展示了医院的精湛的医术和辉煌的成就。</p> <p>  这是医院的外景,紧靠公路边。大门对面和大门旁边各有一个地铁口,很是方便。</p> <p>  医院门前的街道,隔离护栏上整齐的挂满了花草,周围商业铺面很少,比起六年前少了许多繁华。</p> <p>  今年因为疫情,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医院大门放置了大概60米的由防护拦杆做成的通道,进入医院的所有人都必须通过通道,必须佩戴口罩,扫码才能进入医院就诊。</p> <p>  这个是肿瘤医院的标志。</p> <p>  从医院6楼向下俯瞰院内院外的布局。</p> <p> 医院周边的环境。</p> <p>  院内楼与楼之间的通道。</p> <p>  特需专家门诊配置的就医人员休息等待的露台,环境不错,非常人性化。</p> <p>  来这里正赶上全国第十六届乳腺癌会议,第十五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p> <p>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成立20周年。</p> <p>  第5届上海乳腺癌康复及护理论坛。</p> <p>  第十二届上海乳房重建论坛,第一届上海乳房重建护理论坛。</p> <p>  医院的出口,每天从早到晚人流涌动,川流不息。</p> <p>  我们来上海后选择住在东宝兴路地铁口旁边的公寓里,提前在美团上预订,每天105元,这里距医院较远,干净卫生,生活也方便,楼下卖吃食的也多,不算繁花但也过的去。2014年我第一次来这里,选择了医院附近的旧弄堂,卫生条件不好,每天140元,卫生间和洗澡间就在住房对面搭个简易的,着实体会了一下当年上海人的生活环境,不管住的远近其实加上交通费是一样的价格。</p> <p>  这就是我们住的公寓,大概有16平米是一个大开间。</p> <p>  金秋十月气温适宜,空调也没有开过。</p> <p>  简单的衣柜,凳子,大床,感觉还可以。</p> <p>  临地铁口,街道也不是很繁华,这里当然不是闹市区。</p> <p>  东宝兴路地铁口,花费三元就可以品偿一下老上海特产葱油饼。</p> <p>  每天坐地铁早上出发去医院,下午回来,来去匆忙。</p> <p>  我们从东宝兴路坐3号线到镇坪路下,再倒7号线到东安路,沿4号或6号出口就到医院门口。</p> <p>  地铁上显示站点的电子标识,非常实用方便。</p> <p>  看看周围的上海当地人也是进地铁全都看手机,出地铁匆匆忙忙,生活节奏很快。</p> <p>  现代社会每个人已经离不开手机,离了手机寸步难行。</p> <p>  上海生活就是方便,交通也方便,地铁四道八达,去多远的地方坐地铁感觉也不远。</p> <p>  每天坐地铁,深感上海是年轻人的世界,地铁里老人很少,年轻人居多。</p> <p>  每天早上乘地铁来到医院已经是人流涌动,通过狭长的通道走两圈刷健康码进入门诊,挂号排起了长队,我去问询台和预约挂号台问了工作人员,专家教授的号现在都改成网上预约,现场取号,不在现场排队挂号,挂号排队的都是当天的普通号,但是我看见挂号屏上显示有专家教授的出诊信息及号源,我出发之前就提前约了网上的普通号,现场拿就诊卡机器取号。</p> <p>  大屏上显示的所有专家教授的排班一览表,根据大屏上的提示,可以选择就医。</p> <p>  想挂月底的教授号,碰见一两个当地人(黄牛),他们可以挂到专家号按特需号的价格给我,但是我还是担心他们不讲信用,决定自己挂号,万一预约不上再去找他们(黄牛)。</p> <p>  出发之前我就预约好的普通号。</p> <p>  看普通号的人也非常多,医院门诊大楼内人山人海,吵闹非凡,非常拥挤,我们找个位子坐下,等待叫号就诊。</p> <p>  普通号坐诊的大夫大都是年轻的大学生或硕士生,在专科内造诣不是很深,但理论水平也很高,我们几下就开好了检查单,看到我们是外地来的,为了给我们抢时间,她把预约检查的时间按急诊都提到了前面,还问我们如果紧急,一项检查晚上10点来做,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2014年来就诊前后就20天,因为晚上地铁下班我们回不去,所以我婉言谢绝了,这个大夫真好,上海人素质真高,对外地人很好,我们心里暖暖的。</p> <p>  不过还好,最迟的一项也约到了3天以后。</p> <p>  紧张的检查开始了,每天在楼内奔波穿梭,渴了喝一口水,饿了吃一口馒头。</p> <p>  等待中。每个检查点的护士态度都非常和蔼可亲,有问必答,也非常耐心,大医院就是服务好,不仅医术高超,综合素质很强。</p> <p>  奔波在楼内。</p> <p>  磁共振是预约时间最长的一项,我们约在三天后,顺利检查。</p> <p>  一边检查一边网上挂教授号,可以预约15天以内的号,每天早上6点放号,我们连着几天,每次放号几秒就抢光了,我们的手机不是死机,就是网络忙,人多插不进去,没有办法我们预约了下月初4号浦东院区的号,听说医院很远来回也折腾人。</p> <p>  天天挂号都是这么多的人,在这个医院看病的人都是大病,从早到晚不断线,了不得啊,国家如果再不想办法,从环境,食物方面加大整治力度,堵绝漏洞,肿瘤高发势必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p> <p>  检查结果都出来了,计划月底返程,28日这天就是一个机会,错过了这天就要延长到下个月,我们只有去试着加号了。</p> <p>  加号是指教授看完当日的正常挂号之外还有时间增加的一些病人,我们早上来就在诊室门口排队。</p> <p>  特需门诊专家一览表。</p> <p>  第一次你挂了教授号,开了单,检查结果出来后你找教授看报告不用再挂号,我们就和看报告的病友排在一起。</p> <p>  加号要教授同意签名盖章给个条子才行,一会功夫我发现他们加号的病人手里都拿着个条子,不知道哪来的,保安守在诊室门口死活又不让进去,10点看报告的病人都进去了,我还在排队。</p> <p>  这时候教授的助手出来去护士站,我一下跟过去拉了一下她的白大褂,说给我给一张教授的加号单行吗?她说你看报告不需要挂号,我说我检查挂的是普通号想让教授再看一下,我14年来找教授看过,我告诉她名字,她说我进去查一下,一会门打开了,她让保安把加号的条子传给我。</p> <p>  就这样加上号了,我们马上排队交费,估计14点才能就诊。</p> <p>  特需门诊里非常拥挤,虽然挂号费是398元,但是病人还是非常的多,和正常看病的门诊部人一样多。</p> <p>  门诊大楼6楼这一层都是特需门诊部。</p> <p>  排队时遇到了一个延安病友,简单的交流,她说自己2014年来上海找邵志敏教授做的手术,6年来康复的很好,告诉我平时吃以色列的骨化醇效果很好,我马上就写在便笺上。</p> <p>  排队时还遇到一个上海当地的中年妇女,心神不定的,她在一家小医院确诊后来这里,对这个病一无所知,问这问哪,我们马上简要的把这个病向她介绍一下,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回答她的提问,鼓励她让她坚强的去和疾病做斗争。</p> <p>  专家出诊状态实时信息。</p> <p>  排队叫号系统。</p> <p>  我们的挂号凭证(加号单),确实很贵哟,而且不医保。</p> <p>  下午14点终于排到我们了,我们进入到诊室。</p> <p>  出了诊室我们又排队打印电子病史(打印在病历本上,方便下次就诊)。</p> <p>  出了医院看着这个路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 <p>  一切都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节省了一周的费用,也少了很多折腾,月底可以返程了。</p> <p>  高速行驶的地铁进站了,这人生就像这个地铁站台一样,一程又一程,风雨兼程。</p> <p>  时光依旧,人们上车下车一站又一站,有的人是终点下车而又的人是中途下车。</p> <p>  毕直的铁道很少有急转弯,而人的一生有的人一路平坦,而又的人一路都是急转弯,天地之间转世轮回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p> <p>  中午就坐上了去火车站的地铁,返程了。</p> <p>  雄伟壮观的上海站和站前广场,让人心镜豁然开朗,心若向阳,一切安好,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是多么的美好,又一次再见了,上海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