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察 </b></p><p><br></p><p>孩子上小学产生了一个矛盾,他们面对的外界环境更复杂了,但咱们当父母的对他们的管控更弱了。以前总有“捧在手心里,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现在是“一进学校两眼茫茫”。越是信息缺失,越是心里焦虑,感觉孩子成了“两面派”。</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提问</b></p><p><br></p><p> 1.“窝里横”,在家当霸王谁也管不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又胆小怕事不敢表达,怎么办?</p><p><br></p><p> 2.“见风倒”,一时一个样,突然情绪暴躁使劲作,说两句又急转直下,像小猫一样瑟瑟发抖,是家长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太脆弱?</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思考</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们何尝不是“两面派”</b></p><p><br></p><p>我们说孩子变成“两面派”,越来越善变,越来越琢磨不透了。反观自身,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善变的人?</p><p><br></p><p>在家里陪孩子写作业,被眼前这个娃折磨得“电光火石杀气腾腾”,手机响了单位同事来电话,转眼间“春风化雨口气平和”,放下电话又是“雷霆万钧”。</p><p><br></p><p>我们的善变可以解释成为“随机应变”,大多数是褒义词至少也是个中性词,但如果是孩子呢?!就会添加好多的焦虑和担忧,甚至贴上一个个“大标签”。</p><p><br></p><p>所以,不是孩子变成了“两面派”,而是家长的旧眼光没跟上孩子的新变化。</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场景不一样,孩子就不一样</b></p><p><br></p><p>我想从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场景”来解释这个问题。我理解的“场景”就是孩子当下能感受到周边世界的总和。</p><p><br></p><p><b>1.“此时此刻”VS“彼时彼刻”</b></p><p><br></p><p>父母判断孩子问题的时间刻度,应定格在孩子面对事情的“此时此刻”,而不是父母发现事情的彼时彼刻。</p><p><br></p><p>举例:孩子晚上回家把作业本忘在学校,家长只是看着书包说“一共就3本书,你都能忘1本,你怎么这么粗心”,家长不知道在孩子放学的时候,环境多么嘈杂,每个同学都在稀里哗啦地收书,书桌挨着书桌,大家的各种书本卷纸都搅在一起,可能是从二十几个物件中挑选这3本书拿回家,这比家长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却不被家长考虑在内。</p><p><br></p><p><b>2.“幼稚感受”VS“成人感受”</b></p><p><br></p><p>父母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考维度,应该是以孩子智力水平为基础的“幼稚感受”,不是以大人经验体系为基础的“成人感受”。</p><p><br></p><p>举例:一张卷纸考了94分,家长就会说“这些题都会,你怎么这么马虎,不马虎不就100分了”,成人感受是“这些题这么简单,我问了孩子他也会啊,所以就是马虎”,幼稚感受是这些题平时确实会,但是因为时间少和考试紧张,我不能一直高度集中注意力全做对,这不是成人感受中“马虎”的问题,而是幼稚感受中“能力不足”的问题。</p><p><br></p><p><b>3.“复杂真实”VS“简单抽象”</b></p><p><br></p><p>父母在分析孩子的当下处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孩子面临的“复杂真实”环境,而不是自己脑中“简单抽象”的环境。</p><p><br></p><p>举例:孩子上课时候跟同桌窃窃私语被老师批评,家长的正常反应是“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课,说话就是错,这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事情的真相是“对于孩子来说,上课不仅是学习知识,上课就是孩子未来十几年的生活方式”。</p><p><br></p><p>如果认可“生活方式”这个非常复杂而真实的角度,想想咱们自己,我在工作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我们交友、我们分享经验、我们吐槽、我们养成习惯......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在工作中体现,我们是活生生地活在工作中的。</p><p><br></p><p>但是,换成了孩子,为什么就变成“简单抽象”成“上课认真听讲”一句话了!?其实“上课认真听讲”一定是对的,但它只是“复杂真实”中的之一,我们的孩子还有更多的真实细节,需要大人们去探索、去思考、去关注、去回应。</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爱而生”为孩子塑造“正能量”场景</b></p><p><br></p><p>现在,我们一定可以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了。孩子不是“窝里横”也不是“墙头草”,更不是“两面派”,他们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了“最真实的自己”。一个好的孩子,一定是无数“正能量”场景的集合,怎么为孩子塑造好场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爱而生</b></p><p><br></p><p>是不是有一种“又假又空又鸡汤”的感觉?!怎么可能有种万试万灵的方法,为孩子塑造出好场景啊!?孩子无时无刻在变化,而且注定是要“渐行渐远”,可能未来多说几句话,人家都不爱听,怎么塑造?!这就是个“伪命题”。</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动</b></p><p><br></p><p>为爱而生,家长们能做的就是“把爱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里”,说来也没那么高大尚。</p><p><br></p><p>我们爱孩子吗?!爱啊!那就有事没事地多跟孩子叨叨几遍,即使他们说“诶呀,诶呀!真肉麻”,至少他肉麻地知道我们爱他;</p><p><br></p><p>也别光嘴上说,也得做啊!他受委屈了犯错误了,别先分辨是非对错,不有一句话叫“如果爱,请真爱”,对了错了都是咱的娃,先照顾照顾孩子情绪,抱一抱,摸一摸,听她吐吐苦水;</p><p><br></p><p>咱们再考虑跟孩子相关的事情时,先把“爱”字放在头前,不还有一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拿出当年处对象的耐心,多了解了解孩子的真实处境,真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大家长帽子摘下来,先拿出足够的诚意相信孩子,别整地跟侦探小说似的,咱们是战友,对待战友要春天般的温暖......</p><p><br></p><p>孩子要是认可家里充满爱,父母都是爱她的,那就像孙悟空吃下了“定风丹”,任平时有多少个铁扇公主拿着芭蕉扇呼呼扇,也如“清风拂山岗,岿然不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