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是我的天空,你是我的鸟巢,你就是我的小屋。小屋很小,只装得下艺术;小屋很大,能装得下梦的原野……。”古镇景德,如公元前希腊的爱琴海边,河滩上有成群的艺术家漫步,珠山山麓,昌江岸边,幽弄深巷……,众多本土和外来艺术家的工作室星罗棋布,或豪华,或雅致,或古拙,形态多样,别具一格。而任向明的画室显得有点寒酸、简陋,他称之为“小屋”。</p> <p>我不知道,从山东到古镇的“小屋”究竟有多远?其实,只有一个梦的距离。任向明说“我为了追梦,不远千里万里,是泥土的味道,还是窑火的神秘?”他想起萧红曾言“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们未曾谋面的故乡。”</p> <p>“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感。”读过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有过创作国画、壁画、玻璃刻画、室内设计的经历,有着厚重齐鲁文化的铺垫,任向明来了,带着他的陶瓷梦来了,孔雀东南飞,从孔孟之道的故乡——山东德州,来到陶瓷的耶路撒冷景德镇。他望着一千年前宋时景德年间遗存的一段光阴,几分感慨。宋真宗已经走远,江山可以易主,艺术经典仍在这里传承发扬;而一个“德”字,让他又多了几分亲切感。在他眼里,古镇景德,是一片大森林,是一片浩瀚的海,是一片广袤的原野。于是,他以“原野”为笔名。哦,瓷上天高“任”鸟飞,墨海浩瀚“任”鱼跃;是骡子是马,在辽阔的原野上遛一遛……。</p> <p>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说“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小块纯净之地,那是留给艺术的。如果灵魂需要栖息的话,那一定就是这里了,因为它需要美善的滋养。”任向明曾感慨言,没有那座城市,那里的工匠,比古镇和景德人更配得上这两个字:“艺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定要有一块纯净之地,留给艺术,那就是古镇景德;我只想在这里有一间适合自己的小屋。古镇,可是当年的长安?我能否当一回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p> <p>昌南的南山山脉,蜿蜒起伏;古镇的母亲河昌江,日夜流淌。任向明艺术工作室,依山傍水,座落在曙光瓷厂一憧破旧的车间厂房里,如鲁迅先生曰“数年粮食,一屋图书”,偌大的画桌,满墙瓷画国画和书籍,这都是他的精神食粮,小屋简陋却充实,弥漫着艺术的气息。他想“艺术是属于大自然的,他吸取的是天地之灵气,与豪华气派无关,大概就住在这接地气的小屋里。”任它“满城春色宫墙柳”,我自“独上西楼劝斜阳”。他一头扎进小屋,不声不响,不疾不徐,瓷上宣纸才是他广阔的天地、驰骋的原野。知非之年,少了许多功利,多了许多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追求。</p> <p>都说,中国画是描写画家心意的艺术。任向明说“一个人的艺术作品,其实,最后都是在写在画他自己”,如郑板桥画竹和六分半书,又如八大山人笔下的鸟,“天地间为之一寒”。有人说,徐悲鸿的画,让人读出男人的阳刚和实在的泥土味;刘海粟与其说他是在挥毫作画,还不如说他在扬眉吐气。对于任向明来说,画为何物?或许只是内心情愫的一种排遣,或许是梦的张扬。也许因为有中国画的扎实功底,也许因为在山东淄博创作过陶瓷壁画,对陶瓷原料应用打下的基础。任向明在瓷画创作上很快得心应手,瓷上“任”我行。他说,我是一团来自齐鲁大地的泥土,渴望在古镇揉、捏、镂、挤,穿过火的“原野”,在镇窑中淬火成瓷。如果繁复是学者,简约是诗人,任向明当属于后者。他的瓷上与国画作品都极具唐宋推崇的文人画韵味,配上他自题的诗,题款的书法,都洋溢着唐宋的昂扬与朗润;我尤其喜欢他画的唐马“昭陵六骏”,那斑驳的色彩,那雍容华贵的姿态,出落得何等温文敦厚,又开阔俊爽,“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好像刚从唐大都长安城奔驰而来。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留白处,是西画中的光色变幻所致,而任向明的唐马,留白处却是即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奇趣乃出,“此处无声胜有声”,多了几分中国画的含蓄。任向明喜欢画梅,“墙头数枝梅,凌雪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笔下的梅花有唐末滕昌佑和宋人杨无咎的味道,但更有自己的“任”性,孤标雅韵,独具一格,疏密有度,倔强昂然。鲜明的个性风格,不拘一格的“任”性,让任向明在景德镇庞大的艺术家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p> <p>闲时,任向明“出去走走,心站在高处,像一只鸟,只闻花香,莫想忧愁。”一人背着画夾,边走边画;花鸟虫鱼,人文景观,小巷码头,甚至停放路边的摩托车,皆成为他笔下的精彩,无一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他的一幅写生《观菊图》妙趣横生,一束束鲜艳欲滴的菊花,一位历尽沧桑老人,形成鲜活的对比,竹椅、茶壶,老人品茶观菊,悠然自得,他配诗言“南山绵雨吹天凉,归雁飞过莲花塘,浮梁县里采黄菊,萧瑟秋叶落昌江。”将古镇山水镶嵌其中,一派陶渊明的田园意境,也是任向明心底世界的真实写照。</p> <p>宗白华先生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任向明栖息古镇,一步步走进内心的欢喜。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陶瓷对话。与书画对话。与心中的自己对话。十个春秋,花开花又落,真的成为了“任居易”;他明悟古镇的包容与大气,那纯洁的高岭土是给自己的留白,给来自天南海北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留白;让他在白泥里遇见另一个自己。他画风在变中升华,无论瓷画还是国画,寥寥数笔,简洁大气,时有大面积的留白,他说“留白之处,皆有画;留白给他人,也留白给自己。”很多人说,看任向明的作品,品味诗情画意,能让人沉浸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美妙境界,让美一下子变得真切起来。是呵,当物和那个人连在一起,那个人就自然成为一个“人物”。</p> <p>这个世界,总是在偷偷奖赏努力的人,一副好的作品,也往往会悄悄暴露他的作者。好酒不怕巷子深,酒香引得蝴蝶来。于是,往日偏僻的角落不再宁静,小屋显得有些拥挤。很快有不少人拎着钱袋,七弯八拐,寻找到任向明工作室时,却在小屋门口呆住了脚步,没有当今许多大师画室的气派,不敢相信艺术之花竟开放在这简陋的角落;眼前是一个憨厚的山东大汉,没有时兴的光头或者长发的大师尊容,分明是刚从篮球场上下来的运动员,浑身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气息。也许这才是任向明,姓氏和骨子里都是这样的“任”性。</p> <p>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他,从角落走出,从小屋走出,从墨海瓷上走出,遥望不远处的昌南南山山脉,此情此景,颇多感悟;悠然的南山与世无争,落日的余晖褪去了锋芒,山间的气息复归平淡,他一个人隐居的小屋,因改制有几分衰败的厂房,显得格外寂静,这样的空间赋予人一种诗意的生命状态。他疾步走回,一篇散文《小屋》从心底流出,“小屋,是我创作,我栖息的地方,也是我做梦的地方,我用我的画笔,在小屋里编织着我童年的梦……。”经景德镇电视台主持人殷红朗诵传播,这间不起眼的“小屋”,因为任向明而高大明亮起来,激起不少人窥视的欲望,让人神往。</p> <p>于是,不断有人找到“小屋”,来看任向明瓷上墨里创作,享受美的熏陶,不少人当即请求拜任向明为师,跟他学画。如一块渣饼漂过昌江,在水中泛起一道道涟漪,象雪后的鲁西北平原滚雪球,求学者越来越多。来自万世师表孔子之乡的任向明,他愿意把艺术的美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艺术的温度,有更多的“颜回”。简陋的“小屋”又变成了课堂,每周两次授课,小屋人满为患。“大自然才是我们的老师”,任向明经常带学生出去写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陆续有不少学生学业有成,成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请老师题匾。每当此刻,任向明兴奋的一边调侃问周围人“写,还是不写?”一边一挥而就,笑得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接着,带有鲁西北口音的京剧唱腔脱口而出,引吭高歌,“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否则无法抒发他内心的豪情。他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就如古镇的氛围,外来的艺术家,如雨入湖,不分彼此。是啊,一花独放不是春,独木不成林,人生需求的最高层次是帮助他人,净化自我,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p> <p>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每一次应邀外出参加笔会,都有学生加入。上海。内蒙古。河南。安徽。山东……,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任向明为了便于大家学习与交流,他组织了“墨之缘”中国画学习群。每次上课时,他都同步在群里直播,“小屋”变成“大屋”,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走进这空间大课堂。今夜星光灿烂,可是孔老夫子从天上投来的羡慕目光?</p> <p>“谁,醉春烟雨,大器飘逸;他,窑火中来,无暇透玉;你,名葩国色,沉韵伏笔;我,憧梦艰辛,一路寻觅。”景德镇电视台慕名走进了他的“小屋”,专访“景漂”艺术家的任向明,异地他乡的《最昌南》栏目平台,恰如家乡春日的麦田;他娓娓道来,言语朴实如泥,却诗意盎然,小屋里一地激情与明媚。“人,这一辈子都在登山。我是站在珠山之上,才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是这座千年古镇给了他的底气和视野。</p> <p>秋天来了,硕果累累。“美丽中国,魅力上海——世界华人中国画展”,在来自全球华人画家众多的投稿中,任向明的“秋山鸣泉图”一举入展;庐山白鹿洞書画院邀请全国画家以历代文人庐山诗意作画,任向明六幅作品入选,被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先后被澳洲悉尼书画院、上海画院和上海华侨画院聘为特邀画家,他的画作被选为邮册,成为国家名片。这时,有人邀请他入伙,并帮他乔迁到富丽堂皇的工作室,可是,他觉得“象庄稼人穿着西装干活,甭谈多别扭”,没多久,又搬回了他的“小屋”,自在。随意。充实。他有了许多头衔:大师、院士、艺术家……,然而,他说他还是任向明,来自中国景德镇。哦,“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p> <p>庚子初冬,任向明带学生在昌江大桥边写生,心若江水,涛涛不息,身在凡尘,无事不触于心;不禁似问非问,南去是大海吗?江水无言,流走了他古镇十载光阴,已是花甲之年,蓦然回首,感悟几许?青山不墨,流水无弦。一团白泥,自高岭而下,顺昌江逐流,行至古镇,抚摸沧桑,有彼岸可停靠,有港湾可歇息,心,有了归宿,身,不再漂泊,这便是昌南,这便是景德。人,何尝不是如此?</p> <p>记得谁说过,一天一天光阴,三笔两笔涂抹,颇可消磨晨昏多余的时光,鲜活渐渐增添的生命年轮,可谓养心也。任向明喜欢“每晚,坐在小屋里,泡一杯茶,一边听着古典音乐,一边看着杯中的茶叶浮起沉下……”,此刻,可越天上地下,可览古往今来,亦可得些许感悟。记不起是那一夜的瞬间,让他顿悟,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古镇不也是一间“小屋”吗?因为陶瓷,他却是所有热爱艺术人们的精神家园,“小屋”的窑火如漫长黑夜里的灯光,从未熄灭,照亮多少陶人瓷工回家的路,温暖着在艺术的道路上日夜兼程的人们,照亮人类陶瓷文明的进程。</p> <p>呵,“你是天空,也是鸟巢。”“你走下王位,站在我小屋门前……。”泰戈尔深情吟诵的原来就是你呀,古镇!我“未曾谋面的故乡”,一间神奇而温暖的“小屋”,多少人在向你奔来……。</p><p> </p><p> 初稿于2020.11.17夜</p> <p> 图片取自《任向明诗瓷书画》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