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支教”,初冬温暖相伴——山东省教科院“送教支教”小学数学学科活动

佩佩

<p>  初冬时节,寒风飒飒。11月20日山东省教科院选派省内名师在临沂一小开展"送教支教”活动,如冬日暖阳,温暖小数教师的心田。</p> <p>  第一节课是徐美霞老师的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本堂课由一首《一字师》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单位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大到浩瀚宇宙小到一粒沙,都可以看做单位1,由单位1累加得到整数,单位1均分得到分数。徐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诗词歌赋谈到数学历史。</p><p><br></p><p><br></p><p> </p> <p>  第二节课是迟辉老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意义》,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等等。迟老师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自己感悟出了“小数是为了生活更精准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与儿童的发展同步。</p><p><br></p><p><br></p><p> </p> <p>第三节课是于伟老师带来的《小数的意义》,于老师一直在强调我们的数学课是有灵魂的。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于老师的几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就是“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事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就是这些鼓励性的 引导性的语言让孩子们由0.1想到0.9,1里面有几个0.1这是包含思想的渗透,这一渗透为后继学习“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做好了铺垫,整个过程,于老师大胆放手,让孩子被牵引的痕迹被淡化,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数源于数,孩子们数着数着就悟出了小数的意义。</p> <p>  第四节课是由王晓艳老师《和的奇偶性》,王老师先让学习摸数字游戏中猜想出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规律,然后数形结合探究出两数之和规律,继而扩展到多数之和,最终得到多数之和的奇偶性本质上取决去奇数的个数。</p> <p>  第五节课是康立军老师带来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康老师的课堂妙趣横生,轻松愉快,通过让学生去用体积单位测量,进而感知到,“量是量出来的”,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一样,本质上是数体积单位的个数。</p> <p>&nbsp; 一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老师们用心倾听,且思且记。感谢省教科院与市教研室组织此次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领略省级名师的课堂风采、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策略。名师的报告更让我们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体现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和体会。有所学,就要有所思,我要用今天的所学所思指导今后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p>

小数

老师

课堂

单位

课是

教科院

学生

名师

奇偶性

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