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1月20日,西安远东二中高二学生,在姚亚利老师带领下,走进经典,师生一起阅读《等待戈多》!</p> <p>《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译做《等待果陀》,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1953年首演。</p> <p>整部戏剧富有极强的象征意味。两位主人公徒劳地等待,其焦虑的心情,无聊的“生活”,等待的事物总是遥遥无期甚至模糊不清等。整个故事内容与结构,真切地象征了人类的生存状况。</p> <p>剧情的细节也具有各种象征色彩。其中的人物无端地变成了瞎子和哑巴象征了现代人命运的无常、人生的荒诞;两位主人公分别因脚痛而脱靴子、因不舒服而脱帽子,象征了现代人行动和思想的荒谬性。</p> <p>《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p> <p>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p> <p>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p> <p>等待明天,因为明天才有希望!</p> <p>最后再次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吴丽校长亲临指导!感谢政教处高浩云老师,感谢初中陈小平老师友情捧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