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为我们授课的是——”随着王贺男老师的介绍,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位可亲、阳光、充满活力的优雅女士身上,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朝莹教授。刘教授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师</p><p>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与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 资深专家、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理事、人社部青年教育指导培训师、全国妇联全国网上家长学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美国催眠治疗师学会(AAH)认证催眠治疗师</p> <p>刘教授的讲座主题为《家校合作的体系与方法》,在其乐融融的热身游戏结束后,刘教授从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家校合作的困境、家校合作服务体系和行为契约合作模式,四个方面为学员们做了培训。</p> <p>她带领大家分析了当今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家长学校的标准,对有关家校共育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p> <p>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一起梳理家校合作中“缺人、缺课、缺钱”的困境。</p> <p>为了让大家“知行合一”,更好地吸纳家校合作的理论知识,刘教授采用了实战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向学员们介绍了“行为契约”在家校合作中该如何运用。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确立的目标要少而精,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在发现问题的本质后,要积极寻找切入点,讲究语言的艺术,允许孩子有改变的过程。</p> <p> 下午,柳铭心教授讲座的主题为《理解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实效性》。</p> <p>课始,柳教授带领大家进行活动体验,聚焦学员们的注意力。</p> <p> 接着,柳教授分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向学员们传授如何给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做指导。</p><p><br></p> <p>柳教授带领学员们分享了案例,教会大家理解家长特点和需求的小妙招。例如:每周接待一个学生家庭1小时,交流孩子的近况。请家长到学校给学生“讲课”,这都是在工作中值得借鉴的。</p> <p>最后,针对如何理解家长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案例,互动交流,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找准观察视角,挖掘潜力和优点,更好地理解家长,助力家校合作!</p> <p>一天的培训,两位教授的讲解,让学员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学到了方法,相信大家一定会带回各自的学校,努力做好家校共育,戮力前行!</p> <p> 继续教育网组织的本次培训已经过半,负责班级管理团队的王贺男、付艳、江海洋老师,默默地为学员们提供服务,让大家在霜华时节,异地他乡倍感温暖。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p> <p>愿全体学员精进不休,推诚爱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