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为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20-2021学年度,我区小学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这一课题开展系列研究活动,旨在通过课题研究,做实课堂教学,做实教师发展,做实学生成长。</b></h1><p><br></p> <h1><b> 为真正实现“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实践化”,从2020年11月16日开始,小学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在李万岭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学校,深入课堂,观摩了每校一节的展示课,听取了各校关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这一课题的进展情况工作汇报,并在每一处单位,都进行了核心素养理念的解读、课题研究活动意义的宣讲。</b></h1> <h1><b> 我们的足迹遍布全区各个中心校、区直小学:<br>11月16日,在大新庄镇指导教学,与讲课教师一起研课、磨课,为“大新庄、柳树O、尖字沽三镇打造核心素养理念教学共同体启动仪式”做准备;</b></h1> <h1><b>11月17日,上午西葛中心校、下午尖字沽中心校;<br>18日,王兰中心校;<br>19日,上午唐坊中心校、下午南孙中心校;<br>20日,黄各庄镇中心校分两场进行,上午在黄各庄小 学、下午在宣庄小学;<br>24日,上午胥各庄镇中心校、下午实验小学西校区;<br>25日,上午实验小学东校区、下午岔河中心校;<br>26日,上午小集中心校、下午大齐中心校;<br><br></b></h1> <h1><b>27日,在大新庄中心校,参加了大新庄、柳树O、尖字沽三乡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打造教学共同体启动仪式;</b></h1> <h1><strong>12月10日,再次到大新庄中心校;<br>12月11日,钱营中心校;<br>12月14日,东田中心校;<br>12月15日,黑沿子中心校;<br>12月16日,柳树O中心校;<br>12月17日,再次到尖字沽中心校,观摩、跟进、指导三乡镇打造教学共同体活动。</strong></h1> <h1><strong> 至此,历时两个月的历程,我们走遍了全区每一个乡镇,听遍了全区每一所学校的课。<br> 两个月的历程,是调研交流的历程,是宣讲互动的历程,也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历程。<br> 每一天,我们都在倾听、 观看,时时都在大脑中进行分析与判断。<br> 每一节课,我们都进行交流、研讨,处处都给老师们进行修正、给予点拨。<br> 每一场,我们都有总结、宣讲,场场助各地对核心素养研究的理解与提升。</strong></h1> <h1><b> 李万岭主任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话,将高深、虚化的理念赋予了清晰、具体、灵动的生命,有效带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提升。他强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站位,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要懂得抓住三个点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第一,是教师的三项核心教学能力,即理解能力(指教师读懂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的精准程度)、设计能力(指教师盯准目标,设计教学细节模块的布局水平)、实践能力(指教师着眼养成,训练学习素养的方法和效果)。其中,理解力是三项能力的基础。第二,是基本教学策略,即整体-模块化策略;主题-情境化策略;活动-体验化策略;自主-探究化策略。第三,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六个维度,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其二是学生学练习得的三项收获,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素养方面的收获。在这三个点中,教师的三项核心教学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基本教学策略是手段,而学生的素养养成是目标,是归宿,是落脚点。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不能将其割裂开来。</b></h1> <h1><strong> 要真正在课堂中做实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把握好核心素养理念的三个层次内涵,即:塑人品--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核心目的,与核心素养中“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相对应,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去推动、提升和升华;训大脑--这是培养学生思维构建的过程,与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认知、判断)”相衔接,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步骤,是教师肩上的责任与义务;教知识--这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与核心素养理念中“学科素养(知识、能力、方法)”培养相匹配,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之后,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做到“授人以渔”,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strong></h1> <h1><b>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因此,李主任结合实际教学课例,对核心素养理念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解读和分析。以《掌声》这篇文章为例,我们在执教时,要了解课文的背景:英子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女孩,以前的班主任了解这种情况,因此会避免出现让她上台展示的局面,可是新换的班主任并不清楚,于是就有了要求全体同学分别上台去讲故事的场面。然后,便发生了课文中的故事。英子很自卑,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了英子鼓励,当英子出色的讲完故事,同学们又给了她第二次掌声,表示赞美。很多老师在执教时,都抓住了对英子的描写,通过两次掌声(鼓励和赞美),抓住了英子心情的变化(自卑到自信),这样的定位说明教师抓住了学科要素,即学科素养。但是,还有很多老师,忽略了单元导语的作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第一部分内容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因此,这一单元,除了学科素养外,我们还要关注人的品质。《掌声》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对别人善良,给予别人关怀,这是编者的意图,但同时我们还要向学生渗透:我们要珍惜别人给我们的关怀,学会感恩。这就是本单元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因此,当我们每次都能实现这样的推动、提升与升华,我们便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助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学生的素养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教育的意义便会在运筹帷幄中突显。单元导语第二部分内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提示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构建,要在学生思维培养和构建方面有强烈的主动意识,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b></h1> <h1><b> 在教学策略方面,以《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为例,可选策略如下:</b></h1><h1><b>1. 诵读--现意境</b></h1><h1><b> (通过反复品读课文或片段,头脑中浮现四季之美 的意境);</b></h1><h1><b>2. 演示--出意境</b></h1><h1><b> (通过一图一景、一图一物的演示,出示四季之美的真实意境);</b></h1><h1><b>3. 想象--创意境</b></h1><h1><b> (通过学生的想象,使得画面由点成面,更加丰富、丰满起来,创出四季之美的别样意境)。</b></h1><h1><b> </b><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教学中,只需要抓住一段,通过“读--想--现--再想”这样的策略和方法去详细地讲,其它段落就可以采用“扶”和“放”的教学方式。</b></h1><p><br></p> <h1><b> 这一路走过来,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只关注了学科素养,紧盯重点知识和能力,而淡化和削减了人文素养和思维构建及养成,这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丰富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一部分老师缺乏整体意识和单元备课意识,忽略单元导语的立意指向作用,忽略一组单元内部之间的联系,忽略课后习题的提示作用,忽略交流平台的价值。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对教材的理解力没有落实到位。比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语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意谓做文章,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必强调辞藻华丽,也不必着重其写作技巧。现引申开来:指写作叙事,一定要突出中心,减少赘述。因此,我们在教学本组单元内课文时,就要强化、指导学生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要有中心思想,要学会突出中心意思。第三:教师的站位尚未达到高度。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们教师要懂得适时推动、提升和升华。让所有学生都能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共鸣,此时,教育才算是完成了它的本质,因为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唤醒,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唤醒。当文章没有明显中心句点题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帮助学生提炼,帮助学生走向立意的深刻一端。例如:讲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们在评价周恩来时,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不只是他的爱国,而更应该告诉学生,做人要有担当。在我们面对个人选择、家族、乃至民族和国家的危难或困境时,我们要能够做到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第四:部分教师对“评价”内涵和本质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有的老师认为给学生评价就是简单的“你很好”、“你很棒”,就是分给学生小奖贴,就是分给学生小礼物,其实不然。评价,应该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点评,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修订,是对学生观念上的一种价值引领。我们要把对学生的评价具体化,过程化、个性化。</b></h1> <h1><b> 这一路走过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全区“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课题研究活动已经初见成效,各个学校的活动全面铺开,中心校、学校领导和老师有了跟进意识、行动意识和整体推动意识;核心素养的理念得到普遍的提升,各学校通过学习、考试、研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在进行研究活动,并对过程性资料进行梳理和汇总;课题研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在聚焦目标,在突显策略,在着眼学生探究体验。</b></h1> <h1><b> 关于研究成果,李主任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理性的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总结;二是个例的具体展示,强调一个点、一个方向的认识,无需抽象出规律,可以以一节课为例,你研究的侧重点是什么,便围绕该侧重点设计教学。以上两种成果中,推荐后者,强调实践,突出课例研究,突出强烈的主题意识。</b></h1> <h1> <b> 下一阶段,希望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们,都当教学研究的明白人:<br> 知道我们丰南区的核心素养理念教学改革不是笼统意义上的跟风,不是模糊、空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抓实具体的操作点和切入点;<br> 知道我们丰南区核心素养理念课题活动的四个阶段;要一环扣一环,步步推进;<br> 知道我们的课题活动不仅仅是理念的引领,更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贵在行动落实。<br> 各位校长和领导要组织“再学习、再研讨”,进一步学习、领悟、吃透、吃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要求,并运用这一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进一步突出课例研究,带着观点,带着目的去研究课例,并从研究过程中得出方法、得出措施、得出经验、得出成果、得出学生的素养达成;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策略、眼中有学生”;当我们真正关注和落实核心素养时,我们便找到了教育的家,抓住了教学的根。期待新春到来,我们一起欣赏“千树万树梨花开”!</b></h1> <p><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