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文化润疆”的“工笔画”

米米果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绘好“文化润疆”的“工笔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记泰山中学援疆教师戚焕祥校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文/山东援疆教师 李东国</b></p> <p>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文化润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我们需要做的是精雕细琢,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润疆工笔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十年援疆薪火传,文化润疆谱新篇</b></p><p>&nbsp;&nbsp;&nbsp;&nbsp;芙蓉雪莲,并蒂开放;灼灼其华,香远益清。自1997年2月第一批援疆干部进疆以来,从天山脚下到准葛尔腹地,从坎儿井旁到葡萄藤下,都留下了一代代援疆人奋斗的汗水。2020年9月伴随着“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山东泰安对口援助新疆喀什岳普湖的“文化润疆”,拉开了又一段慷慨激昂的援疆大幕。</p> <p>  戚焕祥,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一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积极响应号召“文化润疆”的号召,来到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喀什岳普湖,进行为期一年的的援疆支教活动。</p><p>来到岳普湖泰山中学,担任学校业务校长、九年级重点班的语文教师,从此开启了他的援疆历程。</p><p> 到任后,他首先向身边的同事了解当地的教育状况、学校的基本情况、当地的人文历史,听课、座谈、走访,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准备。他常常和我说:“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我相信,他会用他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明月有情来相照,文化润疆情更浓</b></p><p> 所谓“润”就是滋养,按字典上的解释,“加油或水,使之不干燥”,也有人说其本义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正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 教育局副局长董广军说:“我们来到岳普湖,要想明白,今天我来到这里,我能为这所学校带来什么?明天,我离开这里,我能为这里留下什么?”</p> <p>  岳普湖泰山中学是一所新建学校,由原来的两所农村学校合并而成,还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管理如何摆脱低层次徘徊?戚校长抓住这个契机,经过几周的反复调研、酝酿,决定从教学、教研、学生管理、文化氛围等几个方面帮助学校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在他的努力下,《岳普湖泰山中学常规管理规定》《岳普湖泰山中学七步课堂教学模式》《岳普湖泰山中学半天课日工作方案》《岳普湖泰山中学毕业年级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小组合作学习也在探索之中。</p><p> 在学生管理方面,看到“泰山中学”这个名称,戚校长创造性的将学生班级量化管理和泰山文化结合起来,提出了学生管理“登山卡”的积分换卡的激励性学生评价策略,深受师生欢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惟其勇毅笃行,方显英雄本色</b></p><p> 疫情突如其来!</p><p> 十月二十四下午,突然接到通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支教老师回公寓隔离!后来得知,是喀什地区疏附县突然出现了本土病例!</p><p> 按指挥部的要求,援疆老师在公寓待命,随时准备上网课,一旦到学校,不得回公寓,直到疫情结束。岳普湖泰山中学的学生全部住校,需在校上课。戚焕祥校长没有一丝的犹豫,背起铺盖坚持到学校上班,吃住在学校。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有三十多个老师不能到校上班,戚校长除了九年级的正常上课,组织学校教研活动、还帮助教师盯班、值班。</p><p> 他的这种精神,小而言之,是为这些孩子,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考上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未来;大而言之,是为国家,是文化润疆、铸民族和睦的践行者。</p><p> 大家都钦佩他的责任心和逆行精神!饭后,我佩戴口罩,帮他把行李送到小区门口。他挥一挥手,却带不走一片云彩!他坚定的步伐,恰似泰山挑山工稳定,执着,坚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天山泰山心连心,重整行囊再向前</b></p><p>&nbsp; 两个月的援疆生活,可以说他没有辱没“援疆人”这个光荣的称号。</p><p>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相信,我们所有的援疆人,将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舍家为国、开拓创新,为边疆巩固、民族和睦、人民幸福、国家昌盛,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用“援疆人”的青春和热血,铸造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绘好“文化润将疆”的华美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