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又一程出发,一期一会在当下

伏羲云书院傅维伟

<p>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十一月,指尖的光阴,裹挟着浅冬的清冷,悄然而至。</p><p> 身处喧嚣、忙碌的尘世,大家从起床就开始忙碌:忙着上班、忙着工作、忙着下班、忙着吃饭、忙着看手机……于我们而言,还忙着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静好,天寒了,和我一起读读书,聊聊天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期一会,读好此刻</b></p><p> 人生如浮萍,我们在世事纷纭的尘世间,如一叶扁舟,在羁旅中漂泊。但如若能心系一事,便能专心一事,把自己交付给每一刻,一颗心也能够由此找到依托,有所栖泊。如小朋友蹲在树下看蚂蚁,或是每天在家里写着字,会忘记周边的光影变幻,只专注于蚂蚁小小的身体,它们行进的路径,专注于手下笔墨与纸张间的欢愉的时刻。</p><p> 当我们纵身投入此刻,同时知晓结果并不是全部,于是没那么紧张,没那么计较,便可以自在、安然。带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去读书写字,不是为了读得如何,写得多好,也不是为了能够在2分钟之类能够读诵完《学记》,而是为了自己高兴,为了抒发当下一刻的真心。</p> <p>  庄子说:乘物以游心。让心灵在万物间游走,去饱览,去看到,写字如此,生活如此,读书也如是。不带功利目的地,会更容易投入进去,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能真正做到心无杂念,澄澈清明,好像有溪流在心底流过。小时候我们背过很多诗,但是诗里的意思,可能要到该懂的时候才会懂。</p><p> 看看眼下拥有的,能做的,就是把热情投入到现在所能做的事情里,因为我们真正能把握的也只有当下。《刻意练习》那本书里说,“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在自如表达我们的性情之前,这是我们必经的途径。而精心地诵读,书本的娴熟,是一些方法。我们所诵读的每一页,每一首,每一本,都来自当下自己的真心,我们最终要读的,是我们的心与此刻。</p><p> 一卷经书,不争河山,不念过往,不问将来,愿我们都能以一期一会般的珍贵,去投入与对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若是真心想读</b></p><p> 读书学习,本来就是一件主动的事儿,也是时间和空间都不可作为借口的,若是有一颗笃志求学的心,无论何时,去到哪里,都是可以有所习得的,也永远不会没有时间。董遇,好读书,有声名,他曾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冬日可读,夜里可读,雨天可读,都是忙的这一刻与忙的下一刻之间,那一点闲余的时间,只要有心,总是能找到那一点点时间的。</p><p> 每当读书的时候,都要有一个非常直觉的东西让我们拿起书本,就是“我要读书”。相信让我心动的不止是可以背出整本《学记》,还有那个满怀热情的自己。</p><p> 古人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愿我们都如此,能够付与同样的珍惜与热切,读书快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66天和它们相见</b></p><p> 在这里和学友们一起度过了366天,从秋意凉凉到落露为霜,由草木繁茂到天朗气清,一日一日读过来,转眼已是初冬了。</p><p> 在练功夫这条长长的路上,不停下前进的步伐,也一路移步换景。相逢周年纪念日之时,小小地驻足并回望,一日一月的诵读里,相信我们都进步不小呢。所以也想要好好地记录我们一同进步的时光,为这一年里的投入与专注,也为我们好好读书的情意。🤗</p> <p>  春天,春光明媚,惠风和煦,柳树发芽,鸟语花香,打开吴教授手写的经典书籍,墨香扑面而来,清新中透出几分惬意,舒卷耕读,书与人共鸣互融,快乐俱在其中。</p> <p>  夏天,太阳早早升起,我们也适宜与太阳一同起身的。夏日苦热,白日漫漫,早晨的时刻,四下安静又清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拿起书本与自己好好相处,给自己一片安定与清凉。</p> <p>  秋天,坐在秋天的阳光里,喝会茶,听会音乐,读读书,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散着茶香,书香。我们端坐于时光的一隅,这样的遇见,是不是也很暖。亦或是,碧云天,清风起,片片银杏叶被微微寒意染成金黄,纷纷扬扬飘落而下,为大地铺成一片“银杏黄”。此时此刻,趁着冬雪未至,带着经典,在层层落叶上走过,想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p> <p>  冬天,万物且收着,藏着,裹上披肩,窝在家里,一杯热茶,一本经书在手,书里有勃勃的生机,也有娓娓的故事,我们一起同享这岁朝乐事。这样的冬天想想都美吧!天寒来,读书去!🤭</p> <p>  一期一会,日日相见,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辉甫上,是不是一点一点发现了它的好,也愈发地觉得,身边少不了它。</p><p> 愿我们都能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把它读成生活里最美好的习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如愿的时刻</b></p><p> 在练功夫的日子,会发现大家对读诵经典书籍多多少少有畏难心理,练功夫这件事儿,捷径无用,不企望越级成长。过目不忘的,是天才,天才很少,我们都是平常的大多数人。所以眼要高,亦肯接受现阶段中的“手低”,如实以待每一阶段的自己,才可以扎实成长。</p><p> 像砌砖师傅堆砌砖块一般,耐着性子仔细地垒好,将一个个未来的日子拖至身畔,再送向身后,一日一日,扎扎实实。</p><p> 在万事万物都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被生活推着走,很难没有不进则退的焦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自己的时间里,自律,专注,不急,不间断,老实,听话,真读,不急不急,一步步踏实往前,如同一位有智慧的农夫,只是心无旁骛地看顾着自己的一方园地,不教一日闲过,最后的果实自然而然会到来,所以我们只需安静好好用功成长就好了。</p><p> 只要有一些片刻,是温柔的片刻,专注的片刻,投入的片刻,俗事暂时忘怀于心的片刻,便已是如愿的时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同好</b></p><p> 在写这篇心得的时候,宸宝那天发着高烧,自己躺在沙发上,我隐隐约约听到嘀嘀咕咕的声音,我看过去,发现宸宸正一字一字的指着沙发上的字,仔细一听,“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原来宸宸正在背《易经》,虽然没有带宸宸读过,但因有时我读书的时候,宸宸在旁边,所以也能背一些出来。</p><p> 每次我录音频的时候,宸宸就会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或者和我说:“妈妈,你读《易经》,我读《学记》好吗?”也会说:“妈妈,你听我读,你先给我录音。”然后就开始自己读了起来“一起读好书,一起练功夫……”在他的意识里,就是每天要把读书、写字这些事都做一遍。</p><p> 所以,我们希望小朋友做到的那些事情,大人最好能够自己先体验一下,也与他们一同去做,会让他们觉得有一个朋友,有一个陪伴。我们期待小朋友很爱读书,那我们自己有没有先读书呢?</p> <p>  丰子恺先生说孩童天生有一种能力,叫做“绝缘”,就是可以摒除掉前因后果,去掉外界的牵绕,单单纯纯地活在当下,专注在这一刻里,眼前一颗糖果,一支笔,一本书就值得全心全意。</p><p>  当然,书能够背诵出来,那只是一个表象的结果,它不是一个原因,也不是一个起点,更不是唯一的目的和收获。是通过每天读书,对家庭,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让我们在每一刻的进步和快乐中,有自己和孩子们共同造就和享受着的每一个扎实的当下,它是礼物。我们要珍惜这能够和小朋友一起成长的机会,如同一趟旅程,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去探险,一起去经历。</p><p> 花朵盛开,孩子可爱,都是珍贵且不易再来的时刻。所以愿我们都能投注以深情与热忱,以日日月月诵读的用心与记住,惜取这些片刻,也让陪伴孩子成长所遇的所有美好,一一停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起品尝过的“开胃菜”</b></p><p> 关于“开胃菜”,姜博士如是说:“通过每天不同风格、内容、调式的诗词吟诵,我们能进一步感受古人读书之乐、读书之美。其次,能避免我们每天只读《学记》的单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每天既温故又知新,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与活力。”</p><p> 忆往昔,《劝学诗》《观书有感》《陋室铭》《正气歌》《兰亭序》《水调歌头》《短歌行》《将进酒》《关雎》...我们在诗词里一句一句读诵,在抑扬顿挫中,同享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操和志趣,缓慢入心,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慢慢的,慢慢的,心里会有酒,有夜,有漫漫江水,有悠游的船,有甜蜜,有清香,有友伴,有欢喜,有清清浅浅的柔软,以及那些书卷里的清欢,也弥漫开来。</p><p><br></p> <p>  你呢,是不是也一样,在日日精进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可爱和闪光。当我们身心明净,放松下来,每天长进一点点,这样的开心,也是扎扎实实的。</p><p> 最后想说,愿每一个有书可读的日子,我们都能带上爱与热爱,用心去感受,认真去践行。好期待,也好欢喜,等你来,邀请你和我一起以童子之心,浅浅行,慢慢过,且耍且读,读出当下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