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乞讨者在中国属于比较小众的人群,但孟加拉国人均收入低,存在大量的乞讨者,南亚七国中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文化有着很多相同的部分。类似东亚文化,中日韩在大多数欧美老外的眼中,从外貌和平时着装上是区别不出来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同样无法区别这几个相似度很高的国家文化上细微差异。通过亲身经历记录孟加拉乞讨者的底层生活,由于内容沉重不贴图。</p><p class="ql-indent-1">行乞人的原因和形式各有不同,但在中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大多低声下气。虽然对于“从业”多年的人来说,表面上虽然宠辱不惊,但内心仍然存在耻辱感,请注意:这种耻辱感可能是东亚文化独有的,从小树立荣辱观念,“八荣八耻”不仅是背诵,更是一种文化。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成语和论语的经典故事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代代的传递下去,荣辱观念潜移默化的深入人的内心。外语直译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叶公好龙缺少寓意,无法体现文化精髓。</p><p class="ql-indent-1">欧洲艺术风格的乞讨,如地铁上演奏乐器来首歌,个别有手艺的还能展示一些小技巧,他们仿佛是在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在行乞。孟加拉乞讨者形式上就没有那么文艺了……大街小巷、天桥上,只要是那种人流多的地方就能看到乞讨的人,有的甚至为争地盘大打出手。</p><p class="ql-indent-1">如果你给一个乞丐钱,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在孟加拉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在乞讨者心中你也许只是神派来给他送钱的工具人,因为他可怜又努力的“工作”,这是他应得的报酬。因此,拿到钱之后他们会感谢真主(Thanks.God!),再懒得多看你一眼。留下你莫名其妙,然后感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怪不得在这要饭!下次一定不给钱……我也不止一次的想过下回肯定不给钱,何况我担心给完一个,会过来一堆人把我围住。但给的时候也是各种原因:零钱太破不想放包里,这小孩太可怜,这抱孩子的女人太不容易啦,这缺胳膊少腿的咋生活。最后零钱扔完赶紧跑,甚至练成钱从兜里溜到对方碗里的演技,非常自然。</p><p class="ql-indent-1">人妖乞讨:国内对人妖宣传比较美化,长的漂亮的人妖确实有但极少,大多数是辣眼睛的,即使泰国也是一样,想看的自己百度一下印度人妖(不放图太辣眼睛)。人妖乞讨是有团体的,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普通人,而是公司和商店,店面大的多要,小的少要(还挺讲规则)。有人问我就不给能咋地?那可就开始脱衣舞啦,放音乐开始跳,还能忍住不给那就继续脱呗!反正是一点点试探你的底线,啥时候掏钱为止,如果人家都脱光跳半个小时了,你还能在一边欣赏一边鼓掌,兄弟你是个狠人!但店里顾客可不都跟你一样能经受住这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欣赏这颠覆人生观的舞蹈。</p><p class="ql-indent-1">有次路边的一个乞讨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画面。看起来只有五岁,手里抱着的可能是她几个月大的弟弟,在路边静静的坐着,浑身消瘦但眼神纯洁,不向周围人主动伸手要钱,仿佛还没适应自己乞讨的命运,而与之前见到的“老练”八岁小孩相比,她的乞讨技能显然需要锻炼,眼神和动作都能看出,她还没有被乞讨的文化“感染”,眼神中不是绝望,而是对世界的好奇,不知道这希望的眼神能够持续多久!给完钱转身离开,后来再也没见过,也许这个区域本就不属于她的“势力范围”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