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六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和大爱洒在了北票乡村教育这片神圣的热土上。她是一名教师,在她的教学生活中,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更是孩子们的大姐姐,她用对乡村教育的爱,在三尺讲台上敬业奉献,默默耕耘。</p><p><br></p> <p> 倪悦,出生于1993年5月,老家朝阳县,是一名90后。2015年毕业于朝阳师范,同年9月,她带着自己伟大的梦想,带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来到了马友营蒙古族乡小乌兰小学,成为了一名村小教师。由于老家离学校近150公里,路途较远,她只能住校。在那里,一晃就是四个春秋,一住就是四年……</p> <p> 夏季午休时候,孩子们吃过午饭,倪老师就在班里陪孩子们睡午觉。由于孩子年龄小,有的睡不着,她就每天去播放一个小故事或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伴着他们入睡。孩子们享受着正午的美好时光,做着幸福的梦!有的孩子醒来的时候还会不经意的喊声“妈妈”。虽然孩子们都笑了,但倪老师的心里却是幸福的,这也许正是孩子们对老师的认可和爱!</p> <p> 天气炎热时,倪老师经常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雪糕解暑,孩子们拿着小小的冰棒,坐在室外的阴凉处,享受着甜甜的冰棒,美滋滋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p> <p> 一次感恩报告会上,孩子们与老师团团相拥。他们感恩老师的辛苦付出,感恩在他们成长中一直相伴的这位姐姐,看到孩子们懂事了,倪老师笑了……</p> <p> 数学课《三角形的面积》,倪老师,没有着急讲课,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互相帮助,共同画图分析。活动的丰富多彩,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p> <p> 语文课《负荆请罪》时,她用合作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穿越战国时代。室外虽然寒冷,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及温暖的火炉点燃了整间教室。围观的小朋友,脸上洋溢着稚嫩的笑容,殊不知,在那里正上演着一位名人的故事。</p> <p> 每周的最后一节课,倪老师都会给孩子们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这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堂课。下课后,孩子们就直奔那间小书屋,村小的书屋里,虽然范围狭小,冬天时候寒冷,夏日时候闷热,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高涨,他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仿佛遥望到了辽阔的世界!</p> <p> 倪老师带的第一个毕业班即将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倪老师生日,孩子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的这个事情,商量着要给老师一个大惊喜。小班长说:“我们的老师不容易,我们想在老师生日这天有我们这些弟子陪着,老师许愿一睁眼就能看到我们”。孩子们毕业给老师的留言中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你不要那么累了,老师你胃不好,别吃凉东西,老师再忙也要记得吃早饭……</p> <p> 一位已经进入初中的孩子,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感恩——照耀我心灵的阳光》。文章中,她把倪老师当成自己的姐姐,看成照耀她心里的一束光,本想收获一缕清风,却带给了她整个春天,原想收获一朵浪花,却带给了她整个海洋!</p> <p> 2019年9月,倪老师由马友营乡调入巴图营乡五家子小学,又是一座村庄,又是一处新的环境。在那里,她担任三年级班主任,任教语文、数学。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倪老师同时还担任其它小科的教学任务。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到枯燥,她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歌画画。当然,她更多的依旧是扎根教室,有的孩子基础差,她就采用多种方法辅导孩子学习,让他们更多更快的识字。有了她的存在,教室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她与孩子们迎着朝霞送走晚霞。她正引领着这群孩子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为国立功。</p> <p> 孩子们在帮倪老师抬水,一口水井折射出孩子们对老师的爱。</p> <p> 马上放寒假了,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开心的假期,快快乐乐的过新年,倪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小礼物,给他们分发小惊喜。2020年,他们整装待发,一起加油!</p> <p> 疫情期间,倪老师又从百里之外的老家赶往学校进行家访,和家长们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教育孩子们无论在哪儿,都要认真对待学习,这是对自己负责。而老家到学校的那条路,也不知走了多少次!</p> <p>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时间,五家子村小合并到现在的这所村小——大夫营小学。合并后,学校安排倪老师接手了一年级。休息时间,倪老师与孩子们打羽毛球,陪他们一起做游戏,有限的游戏活动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更成了师生互动的纽带。</p> <p> 从头做起,从头再来。教育的火种就这样传承,生生不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她给自己加油!</p> <p> 回顾六年来的执教之路,她辗转三所村小,搬了三次家。有心酸往事,但更多的却是微笑和快乐。她经历与见证着当代村小生活,更用汗水浇灌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p><p> 风华正茂献三尺讲台,满腔热血育桃李满园!</p><p> 乡村教育需要一代教育人用青春去付出,走在大山的校园里,倪老师将继续在那里续写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