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文章作者:彭名辉</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图片:文作者和网络 </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视频制作:张运祥</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配乐:夢幻曲(舒曼)</i></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这是文作者小時的照片</i></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因为父亲所在川陕公路工程局工作的需要,我家在川北的太和镇住了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在记亿里却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印象中太和镇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没有电灯,街上汽车都很少。但农产品却很丰富,用一种带自然色彩的棉花织成的布叫紫花布(其实不是紫色 ),吃的东西也很便宜。晚饭后父亲经常带着全家上街散步,顺便买些花生、柚子之类的零食,很好吃。城外有一条江叫涪 江,江边有一个公园,我们常去那里游玩。坐在江边看看清澈的江水,看看江对岸宜人的风景,令人心神怡。江边经常能买到鲜活的大鱼。我们曾经买到30几斤重的大活鱼,味道鲜美无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每年端午的划龙舟比赛,是这里仅次于春节的节日。两岸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小贩们趁机兜售各种小吃,生意十分火红。这一天,江中有很多装饰得五颜六色的龙船,船上的人个个打着赤膊,摩拳擦掌。比赛哨音一响,观众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龙船上。顿时,锣声、鼓声、人声混响成欢乐的海洋。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节日的盛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妹妹名燕那时两岁多,非常顽皮。职工食堂的仓储室堆了很多米,一天厨司到我们家说,发现米里面有一坨屎,大家问名燕是不是她拉的,这傢伙又比又划的说道“是小猫拉的,又用手盖起来了”大家其实就是她拉的,真是让人啼笑不得。她的女儿遗传了她的天性,小时也是个调皮鬼。</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这年夏天,我们正在江边玩,忽然听人说江水涨了。的确,看着看着,江水就慢慢地向上涨。当时还觉得饶有兴趣。江对面有一乘迎亲的花轿正吹吹打打要过江。由于涨水了,只得耽搁在对岸无法过来。快到傍晚了,水也快涨到我们的脚边。周围的人开始骚动不安,但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就回家吃晚饭。</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到了家中才发现不对劲,家里的东西已搬到“顶楼”。妈妈和几个工人正在紧张商议躲水的方法。当时我父亲出差去重庆了,家中只有妈妈带着我们四个姐弟。那年姐姐11岁,我7岁,弟妹更小。妈妈见我们回来,叫我们赶快吃晚饭。饭还没吃完,水已开始漫进屋来。工人急忙找来一副楼梯,爬上从未去过的“顶楼“。</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它实际上是屋顶和天花板间的一个矮矮的空间,从未住过人。我们姐弟还不知道害怕,只觉得新鲜好玩。这时几个工人还在不停地把下面的东西往上搬。一个姓何的工人还把一坛很重的电石也搬上来了。电石在当时是用来点灯的,它遇水就会挥发出乙炔气体,可燃性极强,甚至会引起爆炸。</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们上顶楼后,妈妈叫我们睡觉,可我们却兴奋得睡不着。水继续上涨,下面的人连走路都困难了。只听见街上人声嘈杂,人们都在设法逃命。太和镇地势平坦,又没有楼房,人们到那里去栖身啊,好多人只有爬到房顶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半夜后水势继续悄然无声地上涨。开始,四周是一片死寂。突然,传来凄厉的呼救声。紧接着是房屋的倒塌声,远远近近此起彼伏。我们也有点提心吊胆。第二天一早醒来,把我们惊呆了,水已经把我们的房子淹了一大半,我们坐在天花板上几乎可以洗脚了。屋子外面是一片汪洋,几乎没有什么房子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白天,各种奇闻纷纷传来:说有一个娃娃一直漂在水上,原来是一条蛇缠在他的颈子上保护了他;又说有个军人看见大水中见两个大灯笼,开枪打熄了其中的一个,原来打熄的是一条龙的眼睛。龙发怒了,为了报复这鲁莽的军人,让水涨起来。。。。。</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后来发现水渐渐退了,提着的心也放下了。突然又传来消息说,水还要涨,再涨我们就没有立锥之地了,后果不堪设想。妈妈忧心忡忡地出了决定,万不得已时,只有把我家唯一的男孩——我弟弟放在家里唯一的木澡盆里,让他随波逐流,看他能否找到一条生路。妈妈和我们三姊妹只有坐以待毙了,多可怕啊。幸好水没有再涨,当天就退了。我们下楼来一看,房里一片狼籍,一堵墙已歪斜了30度,差点就要倒了。真是不幸中的大幸,我们终于逃过一劫。</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据统计,这是太和镇百年不遇的大水,共死了两万多人(?)。我们能死里逃生的,多亏两点:首先是我们的房子比较结实,且有个顶楼,没被冲垮;再就是多亏工人老何,忠心耿耿地把那么重的电石搬到楼上,否则我们不被淹死也要被呛死烧死。</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水灾过后,在离我家不远处的城门外,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吓得我父母亲赶快作了逃离的准备,还好火没有烧过城门,只是一场虚惊。不久,父亲单位的工程结束,我们又回到成都。</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005 年2月重庆</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这是我們国庆节故地重游照的相片</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后记</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今年国庆节趁和孩子们假期出游,选定了交通不堵的非热门旅游区_往川北方向,正好路过我早就想看看的太和镇,故地重游,来到太和镇后,漫步在滨江路上,我特意拜访了几位坐在江边休闲的白发老人,居然没谁知道这段历史,太和镇早已没有我想见的旧貌,只有这桀驁不馴,泛濫成災的涪江仍在缓緩地流淌着,而它早已被高高的堤垻管控住,成为造福一方的河流了。</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名辉 2020年10月重庆</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