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参村印象(二)

康康

<h3>位于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的西北部是广东省的最北端,与江西省定南县的天花镇紧邻,属高寒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毛竹林立,景色宜人。村庄四周,五峰环绕,犹如五匹腾飞的骏马,当地人称之为“五马归槽”。如今,这个显得偏远、落寞的小山村,在宋元时代,这里是贯穿南北的古棧道;在明清时期,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驿站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驿马络绎不绝,小参村自然成为南北水陆往来的落脚点。“肇始於宋末,兴旺于明清”, 就是该村历史发展的总结性概述。</h3> <h3>走进小参村的古街,昔日繁华的街景与稠密的人流已成云烟, 一座座显得低矮残旧且布满尘埃与结满蛛网的古建筑,无声地向人 们诉说着几百年前小山村的往事与沧桑。<br>起初,在小参村定居的有白、缪、陈、徐等十余姓人,古街店铺60余间,有盐站、客棧、旅馆、伙店、铁铺、缝衣店、杂货店、 理发店、修补店、布匹店、药铺、肉行等。“头老隆,二贝岭,三小参”的商贾歌谣便是小参村商贸兴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后来,白氏等十几姓人因经商而迁出小参村。明万历年间,李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参村,成为小参村李氏开基先祖。李氏族人和睦乡邻,艰苦创业,人丁兴旺,渐渐成为该村的主要姓氏,如今,小参村多为李姓。<br></h3> <h3>“柱史衍庆”李屋始建于明代,坐北向南。原为三进二横一围布局,土木结构,面宽34米,深32米,建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青砖墙基土砖和夯土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鹅卵石地面。现仅存左斗门、下正厅、中正栋“仰高祠”、后正栋左房间、二横屋及围陇。另外,大门前有一半月水塘。左斗门楼前有二圆木柱承一梁,木门框,麻石门礅、门槛,门后有木楼棚。总占地面积1493平方米。大门木门框,麻石门礅,木门页,门额墨书“柱史衍庆”。中正厅右侧有专门供奉李世相的祠厅,祠额墨书“仰高祠”。此屋是明末参将李世相的故居,因此又称“参将祠”。<br></h3> <h3>明末前,清兵入关时,因该村明末参将李世相率兵抵御清兵而战死沙场,故将小三圩改为小参圩。该圩是粤赣两省边境重要的商贸市集之一。主街长160多米,宽约3米,街面鹅卵石铺砌,有粮食、饮食和日杂等店铺20多间,商贸繁盛。素有“头老隆,二贝岭,三小参”之称。自龙川县细坳、和平县下车和定南县鹅公等开设市集后,小参圩逐渐衰落。昔日南来北往的商客挑夫已无踪影,店铺大多崩溃,鹅卵石铺砌的街面仍存。如今的百年古街,已有不走进小参村的古街,昔日繁华的街景与稠密的人流已成云烟, 一座座显得低矮残旧且布满尘埃与结满蛛网的古建筑,无声地向人 们诉说着几百年前小山村的往事与沧桑。<br>起初,在小参村定居的有白、缪、陈、徐等十余姓人,古街店铺60余间,有盐站、客棧、旅馆、伙店、铁铺、缝衣店、杂货店、 理发店、修补店、布匹店、药铺、肉行等。“头老隆,二贝岭,三小参”的商贾歌谣便是小参村商贸兴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后来,白氏等十几姓人因经商而迁出小参村。明万历年间,李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参村,成为小参村李氏开基先祖。李氏族人和睦乡邻,艰苦创业,人丁兴旺,渐渐成为该村的主要姓氏,如今,小参村多为李姓。<br>少新建的洋楼,当年的店铺已成今日之住房,可拆卸的木板店內,已没有了昔日琳琅满目的南北货物。</h3> <h3>仪象楼建于清代,坐西向东。二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客家方形屋。面宽30米,深16米,建筑占地面积480平方米。青砖墙基夯土和土砖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厅房泥土地面,过道、天井地面鹅卵石铺砌。有六厅、三天井、二十房间、一余坪,总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大门麻石门框、门礅,木栊门,木门页。下正厅有二圆木柱和屏风,上正厅正壁有神龛。<br></h3> <h3>竹园围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三进二横,正屋上七下七布局(房间三层木楼棚),横屋前后有角楼。面宽37.2米,深29.6米,建筑占地面积1101.12平方米。正屋和横屋青砖墙基土墙体。角楼青砖墙基中间土夯墙,上部土砖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厅房混凝土地面,天井鹅卵石铺砌。首层计有五厅、四天井、三十二房间、一余坪。大门青砖拱门洞,石质门框、门礅,木门页,门额墨书“竹園围”。下正厅有二圆木柱。中正厅前檐有四圆木柱和梁架。上正厅正壁前有神台。该屋规模较大、较高,对研清代当地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具竹园围的参考价值。<br></h3> <h3>维兴楼位于小参村沙径口。建于1973年,坐西北向东南,二进合掌屋。面宽14.5米,深17米,建筑占地面积246.5平方米。石墙基土夯墙,瓦木屋面,硬山顶,水泥地面。2006年重修,屋面钢网水泥,上盖灰瓦。有二厅、一天井、十房间、一余坪、二斗门、四个水塘(梯级分布),总占地面积626平方米。大门木框,石门礅,木门页。大门额石刻“维兴楼”,屋脊有灰塑双龙戏珠。斗门水泥屋面,灰塑筒瓦,墙体水泥批搪划清水线。<br></h3> <h3>怡春园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二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客家方形屋。面宽30米,深13米,建筑占地面积390平方米。青砖墙基夯土和土砖混合墙体,硬山顶,灰瓦屋面,混凝土地面,过道天井鹅卵石地面。有六厅、三天井、二十房间、一余坪,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大门木门框、石门礅、木门页。下正厅有二圆木柱和屏风,上正厅正壁有神龛。<br></h3> <h3>在龙川贝细(贝岭镇、细坳镇)一带,人们一讲起闹革命的历史,都会这样说,小参村很了不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村庄,在那革命战争的年代里,小参村人可谓英雄辈出,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接受战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br><br><br> 在革命斗争时期,小参村因为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名扬贝细,曾经是方圆几十里响当当的一个英雄村。知道小参村历史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但岁月荏苒,历经时代风云变幻,小参村却日渐被淹没在岁月里,日渐被世人忘记,就连龙川革命老区的名册也没有小参村这个名字。<br><br><br>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才会找到自己的正确立场,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会热爱祖国和民族。为还原小参村的英雄历史,不少老同志为之着急奔走:李和清,龙川县气象局原局长(小参村人,2004年逝世,享年81岁)受小参村人在广州工作的老革命同志委托,曾多次到龙川县民政部门打听,说是基层政府没有报材料上去,所以榜上无名。老人直到逝世,也因没有为小参村争取到该得的荣誉而遗憾。 作为一个小参村人,笔者有责任给后人还原历史的真实,让我们来听听小参村曾经的英雄故事吧。</h3> <h3>沙径口拱桥位于小参村沙径口。建于明代,东北西南走向,跨越小三河。单孔,石拱桥,红沙岩方条石砌成。桥面总长7.7米,宽4.2米,高7.4米。桥孔高约6.2米,跨度约9米。桥面两边有石砌桥栏,高0.5米,厚0.25米。桥面鹅卵石铺砌。<br>小参村这个“五马归槽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向来崇文重教,尤其是李氏先祖,利用公堂经费办私塾,免费供村内外各姓氏子女上学。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该私塾一直为周边村民服务到民国时期。该村先后出现过4名举人,秀才9人,监生16人,贡生9人,七品以上官员6人。<br></h3> <h3>抗日战争时期,村中进步青年李硕华在龙川一中读书,受到地下党的教育参加了共产党组织,他与细坳黄花村的袁秀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细坳任教,上世纪90年代年迈逝世)、细坳板昌村的李卓宣(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贝岭米贝村马俊(后改名马伟忠,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部任顾问,上世纪90年代年迈逝世)等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李灼华变卖家产(他家境较富裕)资助李卓宣、马俊(贝岭2人)等3人赴延安抗日大学学习。<br><br><br>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派东纵朱文和、蓝梅昌到具有群众基础和革命斗争经历的小参村组建游击武装。小参村12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并带动张田村、大河村20多人,组建了以小参村人为主的“小参游击连”(共140多人),此连后编入东纵二团三营九连,朱文和同志时任三营营长(九连属他部所辖),“小参连”随大部队参加解放定南、上坪、龙母、老隆、兴宁直至广州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小参连”大部分人留在广州公安部队工作。</h3> <h3>  李良才(原东纵二团三营九连连长,离休后在家乡安度晚年,2005年逝世,享年93岁),卢永玉阿婆(她丈夫是当年为红军运送食盐的志士,卢阿婆现年97岁,身体很好,生活仍可自理),李成明(东纵九连的老战士,现年93岁,身体好),这几位老人曾经为笔者讲述了小参村的革命历史故事:<br><br><br> 大革命时期,李云山(李协林)在广州念书时,参加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的首期农讲所学习,接受共产党农友组织起来进行农民运动救国的真理思想,回到家乡在小参村组建“五兴龙小参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与地主豪绅进行反苛捐杂税斗争,在小参村周边地区最早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农民运动,两年多时间后因白色恐怖,农协被国民政府解除。<br><br><br>  土地革命时期,小参村受到江西红色革命影响,小参村的进步志士又与江西安远红军取得联系,在白色恐怖最紧要关头,红军断粮断盐,小参村的李伟民、李炳文、李帮文、李祥文等为首组织10余人的地下送盐队为安远红军运送食盐,后因国民党特务跟踪,被国民党抓捕。李炳文、李帮文、李祥文、李坤林家乡的龙井屋被查封、私藏的食盐被抄扣,龙井屋的门被钉封,只可在屋侧面挖个小洞口让屋中几十号老幼爬进爬出,作为出入通道。</h3> <h3><br>  谈到革命经历时,老人家万分感慨,往事历历在目,他说:那时我很年轻(三营营长),组织上派我与蓝梅昌两人到龙川北部细坳组织游击连,当时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但到了细坳经人介绍后即到了小参村宣传发动革命工作,这个村的进步人士很多,不到几天就有上百名农友报名参军。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都饱经沧桑,经受三个时期的革命洗礼,这个村的人思想进步,革命意志坚强,群众基础牢固,不足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东纵交办组织游击连的光荣任务。特别使我记忆犹新的是,部队刚组建就接到东纵命令,率领这支游击连到和平下车(与细坳张田村交界处)三溪口清剿盘居在那里的国民党一股顽匪。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胜利完成清剿战斗,首战告捷。不幸的是,跟我随行组建游击连的蓝梅昌同志(共产党员)刚派任为连指导员,就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真是一个指导员倒下去,整个连队站起来。连队意志更坚强,怀着报仇雪恨的革命斗志,这支游击连更能打硬仗打胜仗。</h3> <h3><br>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省领导林若、谢非和朱文和等老同志,每到龙川都去细坳小参村看望送子参军的父老乡亲,因为他们都记得那个英雄的“小参连”,记得那些为了国家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小参村的英雄。时任龙川县领导李运麟、张鉴林、袁南炽、叶细初都曾陪同老领导前往。<br><br><br>  2 012年12月,朱文和(在部队担任过团长、副师长、师长,后调省军区机关任职,1987年离休)老同志86岁了,他还专程回小参村叙旧。他回家乡第一站就在河源逗留一天,受到市委书记何忠友接见,市里安排市政协原副主席袁南炽同志及笔者一起接待,龙川县党史办主任朱光进陪同去了小参村。后来,朱文和提笔书写了“世代铭记、英雄九连”给小参人民留念,作为纪念小参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历次革命中英勇斗争的事迹,让人们永远铭记以小参人组建的“英雄九连”。</h3> <h3>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郑群,男,汉族。1921年出生,五华县横陂镇人。1938年冬在五华二中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6年先后担任中共五华横陂区委书记、良田工委书记、和平县委宣传部部长、紫金县委特派员。中共东江后东特委武装部部长,东江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长。1946年参加东江纵队北撤山东,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五大队第五队教导员兼支部书记。1947年至1950年3月历任中共九连工委委员、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副司令员、中共九连地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解放后历任顺德县长,中共南海县委第一书记,惠阳、韶关地委副书记,省林业厅厅长,中共惠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第一政委。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共广东省委五、六两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的日子里,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河源解放作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老革命,更容易唤起人们心底的敬仰和温暖的记忆。8 月29 日上午,本报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广州黄花岗公园附近华侨新村一个简朴的寓所,拜访了今年89 岁高龄、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郑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