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教而不研则疏</p><p>研而不教则浅</p><p>做学问,研为前,学相辅</p><p>教书匠,学为贵,得为果</p><p><br></p> <p>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拓宽课题研究的思路,11月19日中午,在柳园小学教科室的引领下,县级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课题开题论证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经验分享篇</b></p><p><br></p> <p> 大海航行靠舵手。活动伊始,在课题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汪燕枝老师首先做了分享,为大家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策略,显成果;重细节,实过程。汪老师凭借其多年来的写作经验,作了一次“干货满满”的小结,在座的老师们收获颇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开题论证篇</b></p> <p> 钟婉莹老师就《部编教材现代诗歌中春天的意象对中高段景物描写的实践研究》进行了论证,她着重讲述了立足课堂实践分析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并指出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中才能收获成果。诵读和品读及模仿必不可少。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特别是景物描写部分,需要以学定教,形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丰富研究过程。</p> <p> 刘丽平老师就《农村小学高段学生对统编教材课外延伸阅读策略研究》作了具体论证。她从多渠道搜集材料,合理把握阅读时机,有效组织阅读形式,积极优化评价策略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重阅读方法和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在评价中全面、详实、丰富地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轨迹。</p> <p> 翁丽丽老师就《培养学生理财能力的实践研究》进行了论证,分析了借用学校数学社团及家校联系的网络平台来对学生进行理财知识渗透的方式方法,多次活动的开展使研究过程更加丰满。但同时也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学生理财意识淡薄和实践机会的缺失,教师难以评判。不过翁老师也表示要在反思和案例中多实践便会有更多收获。</p> <p> 郑静老师就《微课在小学高段英语文化板块的应用研究》作了论证汇报。围绕课题要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郑老师扎实的教研,其公开课的开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重视过程中材料的收集积累。但也存在应用的不足,期待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所突破。</p> <p> 胡宁婷老师就《“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实践探究》作了详细论证。过程中胡老师展示了其阶段研究成果,与课堂相结合,在生字教学阶段就渗透思维导图,分类、联系、整合,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但从中也发现因个人学习差异,掌握的程度各不一样,后期还需要更扎实的指导。</p> <p> 饶丽芬老师就《小学英语生活情境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作了具体论证。从尝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出发,运用情境创设氛围,结合多媒体的运用,学习内化,为教学助力。课堂模式多样:听看激趣、仿说训练、练说巩固、交际运用。同时还分析了课堂作为研究主阵地,要不断深化目标的引领。</p> <p> 毛云龙老师就《小学数学五年级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研究》作了论证。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毛老师详细分析了学生错题原因,整理解决和干预的策略,从深挖教材入手,关联课堂,整合知识点进行有效训练。但在实践中仍发现较多学生思维受限,知识难以迁移运用的问题,后期将作为重点研究。</p> <p> 劳永忠老师就《基于Scratch提高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作了具体论证。从要点出发,分析了学生Scratch编程与思维能力的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李燕飞老师评价其依据学校编程教学现状,充分考虑了过程性指导,可操作性较强,论证达到了预期效果。</p> <p> 课题论证即是过程论证,一次开题论证不仅让老师们明晰了课题研究方向,更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丰满论点,求真求实,这大概就是科研最大的魅力所在。我们相信柳小的老师们在学习和研究中一定能得到提升,我们相信柳小的老师们能不断克服困难,提升自身素质,迈进课题研究的新一阶!</p> <p>制作:四楼北办公室</p><p>审核:柳园小学教科室</p>